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键词     
《台声》2014,(8):14-14
“冻独” 7月20日,民进党召开第16届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这次党代会因此前陈昭南、郭正亮、童振源等人发起在大会上讨论冻结“台独”党纲议题而备受岛内外各界关注。当天一如各界预期,“冻独”等相关提案被送交民进党中执会处理。此次“冻独”提案继去年12月民进党党团总召柯建铭提出冻结“台独”党纲案后再度受挫。  相似文献   

2.
从多年来的实践来看,祖国大陆对民进党接触的原则是:民进党废除台独党纲前,不与其进行党对党接触;不与“台独顽固分子”的民进党重要人物接触;一般民进党人士可以私人名义到  相似文献   

3.
5月8日,台湾民进党第八届第二次全代会以233比21票的压倒多数,通过《台湾前途决议文》(以下简称《决议文》)。该《决议文》旨在对民进党的“台独党纲”进行新的诠释和包装,以图淡化民进党的“台独”色彩、  相似文献   

4.
选举结束以来,“一夕变天”的岛内政坛乱象纷呈。各党派不遗余力抢食权力大饼,民进党内围绕“台独党纲”存废问题的斗争,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就在不少有识之士奔走呼号,要求修改、甚至提案删除“台独党纲”的同时,民进党高层,派系大老却逆历史潮流而动,紧抱“台独党纲”不放,这着实令人费解,也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  相似文献   

5.
1991年10月,民进党在“五全”大会上通过了“台独党纲”,从而贴上“台独”标签,沦为不折不扣的“台独党”,其“台独”活动表面上达到高潮。但是,物极必反。“台独”不仅遭到大陆政府和人民的坚决反对,而且逐渐被岛内民众所唾弃。在经历了多次选举失败的教训之后,民进党内一部分人开始意识到“台独”是“票房毒药”,它严重制约着民进党的发展,并且成为民进党走向执政之路的绊脚石。于是,自1992年以来,他们开始降低“台独”诉求,淡化“台独”主张,试图将民进党的路线导向冲淡“台独”的色彩。 一、民进党“台独”升级及其原因 从1983年党外…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6,(13)
正近日民进党30多名党代表提案修改党纲,以"两岸维持现状"为基础制订新党纲,取代1991年"台独"党纲、1999年"台湾前途决议文"、2007年"正常国家决议文"等3份党内纲领。在两岸各界高度关注民进党执政后两岸政策方向之际,民进党基层党员要求处理"台独"党纲不仅牵动民进党的政治神经,也在岛内政坛掀起阵阵涟漪。但对于新党纲能否在下月举行的民进党"全代会"上通过,党内人士多不看好,  相似文献   

7.
童振源 《台声》2014,(7):50-50
<正>2012年民进党在岛内选举失利后,"冻结台独党纲"的说法即偶被提出,甚至也被认为是民进党能否完成"最后一哩路"的指标。去年民进党举办"华山会议"时,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即提出"冻结台独党纲"的提议,虽然时任党主席的苏贞昌刻意冷处理,但这个声音在民进党内从未消失。6月20日,民进党40多名党代表联署"冻结台独党纲"提案,欲在7月20日民进党党员代表大会上进行讨论。"冻结  相似文献   

8.
正前不久,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在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召开的第九场扩大会议上表示,"台独党纲"已完成阶段性历史任务,是民共双方往来障碍,建议民进党考虑正式宣告冻结"台独党纲",此言论一出迅速引起党内激辩与各方关注。令人意外的是,海峡两岸涉台学界很快出现一个以"冻独"概念取代"冻结台独党纲"的现象。这种简化与表述容易造成误解与误读,甚至误  相似文献   

9.
5月8日,台湾民进党第八届第二次代表大会以233票赞成、对票反对,通过该党中机会提出的《台湾前途决议文》(以下简称《决议文》)。该《决议文》旨在对民进党党纲的“台独条款”进行新的诠释和包装,以图淡化民进党的‘治独”色彩,消除台湾民众对民进党“台独”主张的疑惧,为其走上执政之路创造条件。然而,深入分析《决议文》的内容,不难看出《决议文》在“台独”问题上只不过是做出了一个策略性的调整,而并未改变其“台独”本质。对照民进党过去的有关文件和言论看,该《决议文》在对“台独”主张的解释上确有某些变化之处,主要表…  相似文献   

10.
危险的赌博     
从7月下旬正式兼任民进党主席开始,陈水扁多次强硬地表示台湾“要走自己的路”。8月3日,他借激进“台独”势力聚会之机,公然鼓吹“一边一国”、“公投立法”,明确地说出他心目中这条“路”的含义,亮出了欲将台湾民众拖进“台独”深渊的政治底牌。 众所周知,由于民进党的“台独党纲”不得人心,为了骗取选票以求当选,陈水扁曾不得不在竞选的最后阶段声称,其一旦  相似文献   

11.
许珩 《两岸关系》2006,(8):15-17
“台独势力”兴起之初就把“公投自决”作为重要的“台独”手段,1991年民进党通过“台独党纲”,更是明列“建国、制宪”的目标,并且主张“交由台湾全体住民以公民投票方式选择决定”。2003年11月,台湾立法机构制定了“公民投票法”;2005年6月,台湾当局完成了“公投入宪”的法律  相似文献   

12.
刘红 《统一论坛》2012,(1):26-28
蔡英文在台湾执政的努力化为泡影,民进党内出现新一波的权力和路线调整声浪。从民进党的发展过程和政治立场看,权力调整会激烈化,放弃“台独党纲”可能性不大。因此,继续误导“国家认同”、塑造“台独国家认同”是其工作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
民进党大陆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党内意识形态及路线斗争和内外多种因素结合的作用,民进党的"台独"主张逐步升级以至将"台独"条文列入党纲."台独"主张主导了民进党的大陆政策,成为民进党政治主张中最具特色、最受关注的部分,直接影响了该党的发展.随着台湾政治体制改革及政党格局的演变以及两岸关系与国际形势的发展,民进党大陆政策围绕着"台独"主张的升级、淡化与重新诠释而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呈现了各自的特点.走上执政之路的民进党在修改"台独"党纲问题上未有明确的主流共识,使之无法与大陆直接沟通与互动.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公投台湾前 途”一直是“台独”分 子的政治理念。早在1991年10月,民进党在其第五届代表大会通过的“台独党纲”中就声称:“基于国民主权原理,建立主权独立自主的台湾共和国及制定新宪法的主张,应交由台湾全省住民及公民投票方式选择决  相似文献   

15.
苏进强 《台声》2014,(8):57-57
"台独"于民进党是政治符号、理论工具,但也是与大陆交流的最大障碍。这次民进党党员代表大会中,"冻独"与"反冻独"各派角力激烈,最终"冻独"提案被交付中执会处理。民进党党代会历来是党内各派系角力争夺的中心,"冻独"提案未能讨论通过,其实也并不意外。但也可以看出,既无能力面对"台独党纲"的问题,也不愿真心解决"台独党纲"、"台湾前途决议文"与"正常国家决议文"三者之间的纠葛、矛盾之处,正是当前民进党所面临的政治困境。  相似文献   

16.
10月31日上午,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台办新闻发言人张铭清就加入WTO后的两岸关系、台湾学生在大陆就学就业、台湾航空器飞行大陆航区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中国日报》记者:台湾民进党近期决定“‘台湾前途决议文’高于‘台独’党纲”,有舆论认为这是为因应年底选举而试图淡化“台独”色彩,另一方面民进党又说,维持现状就是维持“独立”。您对此有何评  相似文献   

17.
民进党意识形态及其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意识形态是政党的核心理念,民进党的意识形态基本上可归结为台独分离主义和现代自由主义两大形态。通过解读民进党的党纲、文献及其言与行,重点分析民进党意识形态建构的理论基础,揭示其某些理论基础的合理成分,但更多地揭批了其谬误之处。指出由于民进党台独意识形态挂帅,并妄图以现代自由主义的民主、自由、人权等观念包装和掩饰台独分离主义言行,不但不能实现台独,还会扭曲其现代自由主义理念。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1月28日凌晨,台湾“立法院”三读通过了所谓的《公民投票法》,这是陈水扁从“渐进”式台独向“实质”性台独迈出的重要一步,不但造成台湾政局混乱,而且把两岸关系推向了危险的边缘。台湾民主进步党(简称民进党)自1986年成立以来,一直把“公投台湾前途”作为自己的政治理念。1991年10月,民进党在其第五届代表大会通过的《台独党纲》中就声称“基于国家主权原理,建立主权独立自主的台湾共和国及制定新宪法的主张,应交由台湾全省住民及公民投票方式选择决定”。1999年5月,民进党八届二次会议又通过《台湾前途决议文》,再次提出“台湾是…  相似文献   

19.
两岸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两岸关系也不断向前推进,虽然经过“太阳花学运”的冲击,两岸关系发展放慢了速度,但是两岸关系发展中的起起落落是常态,并不影响和平发展的大趋势。此外,民进党"台独"路线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民进党内在两岸问题上的分歧日益扩大,有部分政治人物提出调整两岸政策的动议,甚至冻结“台独党纲”,在党内虽有争议而无结果。下一步,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向什么方向调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0.
《两岸关系》2014,(2):25-26
<正>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日前在民进党内部会议中,提议冻结"台独党纲"。民进党内敢动"台独"神主牌而不至于被乱炮轰杀的人不多,柯建铭算一个。这是民进党重量级实权派人物首次打破禁忌提"冻独"。此情景下,"独"派的反弹声浪虽大,已盖不住"台独"日益清晰的散场征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