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子部委、各直属机构:吸引外国籍高层次人才和投资者来中国服务和投资是我国一项长期而重要的政策。近年来,国务院有关部门在为外国籍高层次人才和投资者提供入境及居留便利方面制定了一些政策,这对吸引他们来中国服务和投资,促进我国与有关国家的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有关政策,经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外交部、教育部、科技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  相似文献   

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吸引外国籍高层次人才和投资者来中国服务和投资是我国一项长期而重要的政策。近年来,国务院有关部门在为外国籍高层次人才和投资者提供入境及居留便利方面制定了一些政策,这对吸引他们来中国服务和投资,促进我国与有关国家的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有关政策,经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外交部、教育部、科技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外经贸部、国务院侨办、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制定了  相似文献   

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吸引外国籍高层次人才和投资者来中国服务和投资是我国一项长期而重要的政策。近年来,国务院有关部门在为外国籍高层次人才和投资者提供入境及居留便利方面制定了一些政策,这对吸引他们来中国服务和投资,促进我国与有关国家的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有关政策,经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外交部、教育部、科技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外经贸部、国务院侨办、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制定了《关于为外国籍高层次人才和投资者提供入境及居留便利的规定》,请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各地区、各部门要站在战略高度,从国家大局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大吸引外国籍高层次人才和投资者来我国服务和投资工作的力度。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方式,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切实把有关政策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特区,正处于创业思想需要重新定位的关键时期。全体创业者,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是否清醒地认识这一点,能否作出正确的选择,及时调整思路,实现创业指导思想的转变,对于能否继续保持并进一步扩展它超常发展的势头,能否顺利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至关重要。经济特区以“政策吸引”为主要特征的第一次创业成就辉煌,但政策引力正日益减弱且明显不足:期待着旨在创造新的引力竭的第二次创业。我们知道,经济特区是以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感召和吸引海内外投资者特别是海外投资者进行开发建设的特殊经济区域。特殊政…  相似文献   

5.
结构性减税政策不仅是克服经济困难的短期政策措施,更是促进经济转型、完善税制建设的长期制度导向。但在经济税源不断萎缩、财政支出压力不断加大、税收征收任务"刚性"压力等诸多约束下,结构性减税政策效应还未显现,实现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下一步,夯实我国税制结构的税源基础、观念基础、制度基础、行动基础及技术基础,实现税制优化与税制结构的调整和转型,是我国结构性减税政策有效实现的基本方式与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新论快递     
吴敬琏:减税也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将持续、稳定的增长可能变为现实,必须实行“两手政策“,降低税收。继续执行“两手政策“重在增强“第二手“的力度,进一步激发企业的活力;要相机减弱“第一手“政策的相对力度,使长期实行扩张性需求政策的负效应不致过分积累。“减税也是积极的财政  相似文献   

7.
主悔 《理论月刊》2006,(1):165-167
农业减税是经济发展较高阶段的必然政策选择,其影响从短期看会引起财政收入下降;从长期看有利于扩大生产、增加投资、刺激消费、创造就业,带动农业支持性和相关性产业的发展,促进财政收入增加。区域政府有必要运用国家减税、补贴、转移支付等政策机遇,配套相应的政策措施,就可以实现农业减免税与财政增收的双重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8.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在里根执政时期,实施了供给学派的减税理论,其政策效果当时争议较大。根据目前已经公布一些经济数据,本文对供给学派减税理论的实践效果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实施“中国式”的供给学派减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第一滩”大扫黄潘长旭银滩,“中国第一滩”广西北海──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北海银滩──1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一。20世纪90年代,当海内外投资者被北海“筑巢引鸟”的“低门槛”招商政策所吸引,争相到北海投资,形成投资热、建设热之时,人们惊愕地...  相似文献   

10.
毕舸 《创造》2009,(2):16-16
事实上,减税从来都是刺激经济、休养生息、培植税源的最好方式。无论从世界经验还是从中国历史来看,减税已经成为宏观经济趋于下行通道时各国政府习惯采用的政策手段。当前,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着一方面必须反通胀,另一方面必须保增长的双重压力。就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重视“民富”显然更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和持久发展。在中国当前经济迅速增长、税收增长过快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11.
"所谓结构性减税就是要调整税收的结构,有增有减,重在减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表示。他说减税也是一种积极的财政政策,对刺激经济增长,对缩小收入差距、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是一剂良方,能有效传递政府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政策思路和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印度、美国等世界主要大国纷纷推出减税政策,已然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对于减税的意义,一般的政策分析家们主要着眼于经济学视野,从减税、经济增长、居民收入增加、税基扩大等角度为减税做合理化的论证。然而,税收绝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涉及国家能力的政治问题。合理的减税政策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国家财政汲取能力,而且在增强政治统治合法性、保障宏观调控实效性、提升财产论证规范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政治功能。世界上许多国家正是通过合理的减税,进而为提升整体国家能力、保障国家权力行使的有效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现在我国关于财政问题的讨论似乎没有理清大道理,突出表现就是很多人认为减税和增支可以并举,受此指导,政策选择走的也是这条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减税和增支都具有刚性,谁都不能保证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在8%以上水平,当两方面的刚性都逐渐增强时,中国财政势必走上高负债道路。把"比重"当"标准",从支出角度看,实际上体现的是公众公...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吸引外资面临的挑战与外资政策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各国FDI政策竞争的加剧、中国低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跨国公司分散投资风险的选择,使得我国在吸引FDI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压力与挑战。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对我国的外资政策选择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今日中国论坛》2008,(2):122-125
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和股市前景,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话题。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股市走势会不会发生实质性逆转?财政政策依然稳健,但又是减税,又是增加开支,是否意味着财政政策会呈现宽松局面?中国经济已处高位是不争的事实,问题是何时、以何种方式回落,这种回落会否出现在不久后的某个时点?面对愈演愈烈的成本推动型通胀,  相似文献   

16.
布什总统在2001年和2003年提出的减税计划遭到了经济学界的猛烈批评。对于其批评主要在于:1、减税政策不能有效刺激美国经济;2、减税政策会带来巨额的财政赤字,给美国经济带来灾难;3、减税政策将进一步加大美国的不平等程度。而在这些争论的背后,则是供给学派与主流经济学的争论。  相似文献   

17.
据媒体2009年12月报道,国家税务部门拟在2010年实施一揽子减税政策,以确保经济从保增长到调结构转型。包括:上调个税起征点、实施对个税级距和级次的调整来增加工薪阶层收入,对中小企业、服务性企业、高技术企业实施新的减税政策等。有关提高个税起征点的消息屡见报端,但愿这次不再只是传说。如果说给企业减税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个税起征点则更能让工薪阶层直接受益。当前,水价、气价、电价、油价“涨”声一片,房价更是一路飙升,  相似文献   

18.
(Situation=Mr.Brown,interestedinChinesefarmers,asksaChinesefriendofhistoshowhimaroundinthecountryside.)布朗:张先生,想请你帮个忙。张:有什么事您尽管说。布朗:听说这些年中国农村有很大的变化,我想亲眼看一看,然后把看到的情况介绍给我的朋友。张:您是想让我给您选个参观的地方吧?布朗:就是这个意思。哪怕只参观一两个地方也可以。张:让我想想。北京郊区的韩村河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农民们都富起来了,连城里人都非常羡慕他们。值得去看看。布朗:在你看来,是什么原因使农民这么快就富起来了?张:主要是政策好…  相似文献   

19.
自1998年以来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其内容主要局限于支出方面,即通过举债来扩大公共支出,投资于基础设施等方面,通过扩大内需以带动经济增长。应该说,这种以扩大需求为导向的积极财政政策,其正面效应是主要的,但也不容否认,这种正面效应正在递减,作用空间越来越小。因此,在积极财政政策既不能“急刹车”,也暂时不宜“淡出”的形势下,对其内容必须作适当调整,即在以改善供给为导向的财政收入政策方面应该多做些文章。笔者认为,从当前的经济态势和长远的经济增长考虑问题,果断地推出结构性减税政策已经是时候了。一、减税是…  相似文献   

20.
时事学习     
我国经济将长期持续稳定增长日前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经济的分析与预测”研讨会认为,在未来25年中国经济将长期持续稳定增长,平均每年增长幅度约为8%。同时在经济发展中,中国也将面临一些新的挑战。中国社会科学院吴敬琏教授认为,中国政府在1995年运用市场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管理措施,有效地控制了通货膨胀并使经济增长放慢。然而,中国仍要面对一些挑战和未解决的问题,现存的政策和法律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未来的一年,货币及财政的控制对巩固国有企业的收益固然重要,但要解决国有企业亏损这个难题,银行系统需要进行全面的改革。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