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法制》2011,(21):12-12
据《法制日报》报道,4月20日至21日,上海检察机关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创建25周年之际,由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和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改革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本次研讨会以宋英辉教授主持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改革实证研究项目为背景展开。近年来,各地陆续开展了一些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方面的创新机乱包括流动人口中涉嫌犯罪未成年人的取保候审、未成年人案件审查批捕程序中的律师参与、合适成年人参与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2.
刘嘉 《法制与社会》2013,(20):255-256
司法实践中,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人民法院在审判组织、审判程序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如在审判组织上,大多数法院设立了专门的审判组织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而在审判程序上,各地法院普遍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各类新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模式,比如近年来实践中就有越来越多的法院开始探索"恢复性司法"模式。但在我看来,当下包括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中广泛实践的"恢复性"司法模式只是给传统的一些习惯做法贴上了"标签"而已。正是基于这样的印象,本文将考察当下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实践中被称作"恢复性司法"模式重在揭示这一模式是否有效的实现了恢复性司法的目标和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成年人刑事审判"恢复性司法模式"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3.
陈宓 《法制与社会》2010,(12):134-137
品格证据在域外特别是英美法系国家的刑事司法活动中被广泛应用。为了有效地教育、挽救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研究未成年人品格证据在司法过程的合理运用问题,其现实价值不容低估。本文拟在分析我国现行司法实践的背景和品格证据在刑事司法中的效果基础上,通过比较借鉴国外相关的立法和司法经验,从法理上探索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未成年人品格证据运用机制,力求为保障未成年人的人权及其诉讼权利与正义的实现,帮助未成年犯顺利重返社会,减少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是刑法谦抑原则在少年司法中的反映,有利于修复被犯罪侵害的各种社会关系,防止犯罪人重新犯罪,顺利地回归社会。未成年人刑事前科消灭制度是各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成世界范围内未成年人刑事立法的趋势。本文在分析我国各地试行的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实践做法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解读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国际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司法实践,指出我国在未成年人立法层面、"惩罚为主,教育为辅"执法理念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欠缺,提出健全立法,提升规范化、法制化水平;深化贯彻执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强化机构配合机制,形成体系之构想.  相似文献   

6.
岑忠平 《法制与经济》2010,(4):86-86,88
本文在解读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国际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司法实践,指出我国在未成年人立法层面、“惩罚为主,教育为辅”执法理念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欠缺,提出健全立法,提升规范化、法制化水平;深化贯彻执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强化机构配合机制。形成体系之构想。  相似文献   

7.
与西方刑事和解起源于少年司法实践不同,我国的未成年人刑事和解是在刑事司法的现实难题和政治使命背景下,主要作为轻微刑事案件办理机制展开的。它以补偿被害人的物质需求为基本导向,被害人心理修复和加害恢复的目标一定程度上被置之不问。在此框架下展开的未成年人刑事和解的独特性被消解了,在政策理念、制度设计、程序结构和标准设定上都与成年人刑事和解无异,呈现为混合/补偿模式。基于此,有必要在考察西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恢复性司法和未成年人司法双重理念为指引,推进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和解的转型,即实现向专门/教化模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8.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和谐社会对刑事司法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如何贯彻这一政策,对检察机关来讲是一个复杂而重大的课题。从检察工作实践出发,要正确理解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未成年犯罪提出的要求,努力探索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未成年人案件办理制度,积极营造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一体化有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整合资源,把部分没有的功能也表现出来,从而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整体效果。文章首先阐释了建立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一体化的必要性,然后以柳州市柳南区的“关爱家园”项目为例子,介绍了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一体化的实践中的探索,同时也提出来几个实现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一体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引入专业司法社工为例,考量了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引入专业司法社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与论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有利于被害人利益的恢复和未成年犯罪人重返社会,是未来刑事司法政策的必然选择之一。新西兰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和解制度运行效果良好,是各国刑事和解理论研究与司法实务较为推崇的范例。我国应当顺应世界刑事司法改革潮流,借鉴域外经验,逐步构建符合具体国情的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12.
安妤 《法制与社会》2011,(36):257-258
办理未成年人案件的刑事政策在未成年人刑事司法领域占据着主要地位,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对未成年人罪犯的定罪量刑,同时对于未成年人的犯罪预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刑罚与犯罪的关系理论,讨论我国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政策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方面的得失,并就此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模式选择与制度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改革,涉及司法模式的选择、特殊原则的确立及具体制度的完善等问题。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模式选择,应当采用恢复性司法模式为主、传统司法模式为辅的组合设计;除一般性原则外,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还应采用特殊关照义务、非羁押为主、羁押为例外、非刑罚化等特殊原则。在具体制度构建上应建立合适成年人制度、未成年人刑事记录消灭制度、涉罪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等。  相似文献   

14.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适用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已经有所尝试。而由于制度设置和理论滞后,这些尝试多数没有法律予以规范。但这一有利于未成年犯罪人复归社会和被害人利益恢复的制度,是未来刑事司法政策的必然选择之一。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和谐社会的建设有非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朱扬 《法制与社会》2010,(6):133-134
本文从"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切入,分析了现阶段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从刑事司法的角度,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出了几项措施:完善未成年人保护的司法体系;提高犯罪的未成年人的不起诉率;法律援助从讯问时开始直至审结;建立犯罪的未成年人矫正体系。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罪错未成年人处遇决定机制的行政化模式面临立法、实践和社会接纳等多重困境,有学者主张对其进行司法化的程序改造.罪错未成年人的处遇困境是由于缺乏权威法律依据和明确细则,而非行政决定程序本身缺乏程序正义.在当前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现实背景下,司法化改造不仅忽视了国情和司法实践状况,采取刑事司法模式也未能体现对未成年人特...  相似文献   

17.
自近代刑事古典学派诞生以来,刑事法的谦抑思想日益受到重视,谦抑性已经成为当代刑事法所推崇的核心价值,刑罚轻缓化成为当今世界刑事法的发展潮流和司法改革的重点问题。在未成年人刑事司法领域,这种先进的司法理念已经渗透到了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各个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变迁的加快,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逐年增加和恶性加剧的严峻态势。如何针对未成年人心理生理及思维阅历等特点,采取有别于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方式,实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已成为我国法律理论和实践部门研究的重要课题。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国家司法改革者提出了刑事和解的理念,并首先将此运用在未成年人司法领域,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以此为考察,笔者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机制的构建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应当在刑事司法中得到特别保护。应当通过前科消灭制度、非监禁刑的适用以及设置单独适用的法定刑幅度来实现未成年人刑罚制度的完善;应当建立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体系,以更好地实现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挽救。  相似文献   

20.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家刑事司法政策中对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规定和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性,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积极适用刑事和解制度已成必然。从最大程度地保护未成年人利益的刑法理念和刑事政策出发,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体系已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