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避免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教训,探索中国式的现代化理论思想,应该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中吸取精华,继承它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思想,抛弃它唯心主义、消极保守的糟粕,中国共产党新的"和谐"思想正是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上,深化丰富了自身。  相似文献   

2.
孙聪聪 《法制与经济》2008,(10):125-125,128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中一贯的主题,其基本涵义是强调和谐统一的世界观。在泛哲学化、泛道德化的环境中,在“天人合一”世界观指导之下源源流长的中国传统法律也体现出鲜明的自然主义精神特色。本文拟从“天人合一”这一哲学命题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法律所体现出的自然主义精神作一番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中一贯的主题,其基本涵义是强调和谐统一的世界观。在泛哲学化、泛道德化的环境中,在"天人合一"世界观指导之下源源流长的中国传统法律也体现出鲜明的自然主义精神特色。本文拟从"天人合一"这一哲学命题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法律所体现出的自然主义精神作一番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罗斌  刘少夫 《法制与社会》2011,(29):13+15-13,15
以儒学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法律文化源远流长,对世界法律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学是以“仁”思想为形上依据的,这一点已成为学界共识,但儒学“仁”思想的源流及含义并不清晰,见仁见智。本文以文献研究与分析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儒学唯”思想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揭示出“天→道→天(道)人合一→仁”这一中华传统文化(包含法律文化)形上依据的发展过程。本文介绍的是“天→道→天(道)人合→”的思想演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具有将自然伦理化的独特文化魅力.原始先民"万物有灵"的自然观到商周时代发展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人们认为自然界有着与人的伦理道德同构相通的特性,形成了以自然之物比君子之德的"比德"文化.从文艺发生学来看,只有随着人的主体性的逐步确认,人对自然的审美机制才能逐步形成并完善;而且"比德"文学并不是道德建设直接工具性、借用性、辅助性的文艺手法,而是一种审美活动和艺术创造.  相似文献   

6.
春秋战国时代,儒、道两家都在研究解决农业文明时期的两大基本问题:一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伦理纲常,二是影响人和社会存在的天人关系。他们都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点,但儒家强调的是个体"合"于社会,以人合天,道家强调的是个体"和"于自然,以天合天;他们也有相同处:1、目的都是有所"为",2、都注意个体人格的自足完善和生命价值,3、都是为了"人人合一",终极目的都是"人";儒、道的"天人合一"观又是互补的,道家为儒家找到了退路,儒家为道家作了补充。  相似文献   

7.
法与人:从对立到和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士青 《现代法学》2005,27(6):69-77
人是法的逻辑起点,法是基于人的需要而产生的规则体系,因而法与人应该是相协调的,法应该以人为本;然而,在阶级社会,法异化了,或以神为本,或以物为本,法与人相对立。法的异化扭曲了法的本质,背离了法的本意,制约着人的发展。法回归于人,法与人和谐统一,既是法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发展的客观要求。马克思主义法学世界观为法回归于人奠定了理论根基,社会主义制度为法回归于人提供了先决条件。目前,我国在法的人本化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要实现法与人的和谐统一,还必须做出多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8.
法:基于人的需要而产生的规则体系。法不是凭空产生的,法是基于人的需要而产生的规则体系。这里的“人”是指具体的、现实的、社会的人。没有人,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既无存在之必要,也无存在之可能;由此,法应该与人协调一致,人应该是法的主体、内容何目的,法应该  相似文献   

9.
2005年4月,胡锦涛主席首次在亚非会议上首次提出“和谐世界”,并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有其深远的背景,虽然局部仍有冲突发生,但战争频仍的年代已一去不复返,发展中国家在不断发展壮大,美国向中东地区推行的民主正受到国际社会的质疑,国家间相互依赖逐渐加深。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成为国际社会上负责任的大国的决心。  相似文献   

10.
耿娟 《法治与社会》2005,(10):57-57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校园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机构,首先应当是和谐的.和谐的社会是由和谐的人组成的,而和谐发展的人是由和谐的校园孕育出来的.和谐社会的建设应当从校园抓起,通过一个个和谐校园的创建,引领社会走向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董仲舒是儒学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经过他的创造性改造,儒学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政治意识形态。"天人合一"思想是其理论核心,本文试图对这一思想的提出、哲学内涵、逻辑中介及其现实归宿做一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12.
李晋军 《政府法制》2013,(14):63-63
在山西省阳城县向桑乡通义村有一个改建的老年活动中心,院内正北有一座“四梁八柱”结构的非常气派、看起来像是某种神圣严肃的场所。这座奇怪的建筑看上去时代久远,依稀可以看到大梁上彩绘的痕迹。有位长者告诉我这里以前人们叫庙,其实它不是庙,它的名字应该叫“申明亭”。  相似文献   

13.
吴玲 《法制与社会》2012,(30):197-198
本文重在阐述江都市改善民生,创建和谐幸福之城的实践举措,从"富民"、"惠民"、"安民"三个纬度凸现我市"幸福民生"的内涵,从执政理念的提升、"以人为本"的践行、转变生产方式的需求等方面就创建和谐幸福之城进行简述,并进一步就如何建设好和谐幸福之城提出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14.
巴山 《中国监察》2009,(6):62-62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说:“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季老所说的“人内心和谐”,其实就是指人的心灵的和谐。心灵的和谐,一方面是指对法律和习俗的遵循,更深层的含义则是指内心对自然、对社会、对自己的一种心理适应力、判断力和超越力。  相似文献   

15.
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国古代社会,在建立法律制度和司法体系时,凸显儒家中庸之道所追求的"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的思想理念。"和为贵"既是古代中华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古代法制观的终极价值取向。当代,我们重新提出了"创建和谐社会"的构想,并赋予了"和谐"二字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建立社会主义生态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和主体,和谐的生态环境为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和谐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和谐的社会生活。我国人口众多,“地大物薄”,自然资源比较匮乏且分布不平衡,加之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时没有合理的利用资源,对生态环境进行了严重的破坏。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应怎样建立社会和谐生态呢?笔者将从“中庸之道”的视野去探寻生态和谐,并分析怎样利用“中庸之道”去构建社会主义生态和谐。  相似文献   

17.
《法律与生活》2010,(7):M0001-M0001,3
“民工荒”滚滚来袭成为近期国内外关注的一个焦点。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在尚未富裕的时候即出现民工荒很令人费解,甚至匪夷所思。多数分析家认为,中国的人口红利已接近极限,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神话即将破产,过分依赖人口红利的发展模式已走到尽头。缔造30年发展奇迹的中国模式眼下正面临转型的挑战,所谓有增长而无发展就是这种模式的命门。  相似文献   

18.
2007年,是跃进煤矿建企以来发展成就重大、发展质量最优、令每个跃进人倍感自豪的一年;是坚定不移地推进“二次创业”,掀开企业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序幕的开首之年。在这平凡但不平常的一年里,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以科学发展的思路、创新发展的气魄、敢打硬拼的精神,瞄准建设富裕煤矿、诚信煤矿、绿色煤矿、和谐煤矿的目标,强化责任意识,突出精细管理,  相似文献   

19.
内心和谐,是和谐的高境界。那么,我们该如何构建内心的和谐呢?以下三个方面是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并身体力行的。要有平常之心 我们所说的平常之心,就是不计名利、地位和个人得失、荣辱,它彰显的是寒不改叶绿,暖不争花红,富不行不义,贫不起贪心的崇高境界;  相似文献   

20.
一个国度的发展,一个种族的延续,一种文明的传承,总是随着历史的推移而在不同阶段呈现出类似的特质。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同样具有不可割裂的的脉延。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思维习惯,这些习惯一直都在影响着这个国度的法律制度。本文就"天人合一"思想对我国传统法律的影响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