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浅谈高坠死亡现场的勘查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坠死亡现场的情况很复杂,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应当围绕坠落起点处、坠落终点的地面及死者的衣着情况进行现场勘查、分析。  相似文献   

2.
一例五四式手枪伤人的法医学鉴定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案是一起复核鉴定案例,在原始现场遭到破坏,双方当事人均不愿意提供真实情况下,仅根据死者衣裤的弹孔及模拟实验,并通过肉眼观察,确定了射入口及射距离。  相似文献   

3.
三类高坠案件的特点和现场勘查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坠案件可分为自杀高坠案件、他杀高坠案件和意外高坠事件。高坠现场勘查是现场勘查的难点,在现场勘查中要及时周密地开展现场调查访问工作;认真详细地对尸体坠落点、尸体位置及周围环境开展勘查;加强对室内环境、门窗及房间钥匙开展勘查与检验;重点严密地对坠落地点周围的环境开展勘查;科学严谨地对“坠落通道”开展勘查。  相似文献   

4.
死者近亲属的赔偿请求权缘于自身合法利益受到侵害。死者生命侵害赔偿请求权属于非财产权利不得继承或让与,此外死者与近亲属间互负一定义务,因死者之死亡而致其近亲属无法享有因与死者具有一定身份关系而产生的利益,他们当然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  相似文献   

5.
死者近亲属对于死者存在着基于身份关系而享有的权利,侮辱尸体的行为侵害的是死者近亲属的人身权利。侮辱尸体罪完全符合设定亲告罪的几个标准。刑法应当将之规定为亲告罪,从而将侮辱尸体罪的追诉权赋予死者近亲属行使。当然,考虑到侮辱尸体行为在对死者近亲属构成犯罪的同时也可能对国家的社会管理秩序构成犯罪,因此,侮辱尸体罪应进一步被规定为非纯正亲告罪。  相似文献   

6.
数字     
《海南人大》2012,(10):7
武汉电梯19人遇难9月13日下午1点30分左右,武汉"东湖景园"楼建筑工地内一台施工升降机升至楼顶时发生坠落,造成升降机内的作业人员随之坠落,共造成19人死亡。据了解,升降机在上升过程中突然失控,直  相似文献   

7.
从我国司法实践来看,保护死者的人格利益是肯定的,但在学理上仍存在分歧.我们认为死者无法享有人格权不可能成为人格权主体,死者人格利益不是权利而是法益,死者近亲属依据其一般人格权成为请求权主体.法律所保护的死者人格利益,是死者人格法益;死者近亲属的请求权是依据其自己的权利在维护了死者人格利益的同时也维护了自己的人格利益,即人格尊严;死者人格利益包括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是具体的、法定的、有限的几种,不存在对死者一般人格利益的法律保护问题;对死者人格利益保护应规定相应的期限.  相似文献   

8.
网络虚拟财产是一项新型财产权,这决定了其继承问题应纳入继承法规范,但其存在着与传统财产权继承不同的特殊问题。网络虚拟财产是基于网络服务商的网络服务而产生的,但用户购买或创造的网络虚拟财产具有独立的价值,属于用户所有,网络服务协议不能排除其合法继承。保护死者隐私最终是为了保护死者近亲属的权益,因此用户死亡后由近亲属继承其网络虚拟财产不会存在侵害死者隐私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了以保护死者人格和与死者人格有利益关联的生者为根本目的的立法观念,由死者的近亲属提出保护请求。但实践中,死者人格利益受损后存在如下情形:一是死者没有法定范围内的近亲属;二是死者虽然有法定范围内的近亲属,但其不行使请求保护的诉权。这两种情形下,都可能存在死者法定近亲属范围之外的法律主体,遭受到与死者近亲属相同或相近的痛苦,其合法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况。死者近亲属以外与死者关系密切的法律主体是否可以作为请求权主体,已成为我国法律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内外针对死者人格利益保护请求权主体的理论主要有直接保护说、间接保护说、混合保护说三种流派,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理论适用上采取了混合保护说立场。基于现实需要和相关理论,笔者认为死者法定近亲属与近亲属之外的主体提出保护请求具有可类比性;建议将死者保护人制度进行中国化运用;在死者人格利益保护请求权主体缺位时,建议扩张适用《民法典》人格权编有关条文,使死者法定近亲属范围之外的相关主体能够提出保护请求。  相似文献   

10.
我国法律明文规定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犯,死者的名誉权应受法律保护。针对死者名誉的司法救济程序是否只能由死者的近亲属提起诉讼这一问题,本文就死者名誉的法律保护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死者近亲属的赔偿请求权缘于自身合法利益受到侵害。死者生命侵害赔偿请求权属于非财产权利不得继承或让与,此外死者与近亲属间互负一定义务,因死者之死亡而致其近亲属无法享有因与死者具有一定身份关系而产生的利益,他们当然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  相似文献   

12.
1997年5月24日,对于古城洮南来说,是一个令人震惊、让人心悸的日子。 凶杀案连连发生破疑案信心坚定 这天凌晨1点30分,一起洮南历史上罕见的凶杀案发生了。 发案地点在洮南神经精神病医院东30米、土地局楼前沟内。死者头西脚东,呈仰卧状。颜面血迹斑斑,头下有大片血泊,且尸体裸露,目不忍睹。死者左面部、后颈部、右颈部、左颈部、左手虎口等处  相似文献   

13.
侵权死亡赔偿制度在我国民法理论界和具体立法规定中一直存有争议,当这一制度和遗产继承问题发生交集时,更加剧了司法实践的困惑。侵权死亡赔偿的各个项目是否属于遗产,取决于主张损失赔偿的权利主体.如果是针对死者的相关损失的赔偿.则应作为遗产由其继承人继承,如果赔偿的对象是死者的近亲属或其他人,则不属于遗产,不应按继承处理。  相似文献   

14.
多人死亡犯罪案件对社会的危害日益突出,侦破这一类型案件的前提之一是对现场死者角色的识别,即在现场众多死者中确认谁是作案人、谁是作案目标、谁是无辜者。这一过程对侦查工作意义重大。可根据死者生前情况、死者伤痕特征等方法识别死者角色。  相似文献   

15.
多人死亡犯罪案件对社会的危害日益突出,侦破这一类型案件的前提之一是对现场死者角色的识别,即在现场众多死者中确认谁是作案人、谁是作案目标、谁是无辜者.这一过程对侦查工作意义重大.可根据死者生前情况、死者伤痕特征等多方面、采取多种方法识别死者角色.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剖析相关学说的基础上再次探讨了死者名誉的法律保护问题,论证了对死者名誉的侵害实质上侵犯的是生者的一般人格权,并对刚刚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下文简称《民法草案》)中有关死者名誉的规定作了简要的评析。  相似文献   

17.
死者的名誉因死者生前的身份、地位、声誉等因素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对它的法律保护也显得尤为重要。学术界对此也有多种观点,本文提出自己的观点,并阐述了实践中侵害死者名誉的具体行为以及任害名誉的阻却违法事由。  相似文献   

18.
关于自然人死后是否还有人格权,一直存在争议.死者人格利益是人格权利益的一项重要利益.世界各国对于死者人格利益的保护、研究非常重视,许多国家把死者人格利益列入民法典直接予以保护.而我国民事法律发展缓慢,对死者人格利益的研究相对落后.但随着社会复杂程度的加剧,有效保护死者人格利益已经成为关系个体生存质量的重要社会任务.  相似文献   

19.
颅骨复原面貌和颅相重合结合进行尸源认定石恩林在刑事案件中,有时会遇到尸体高度腐败,或白骨化尸体,或因其他原因致使尸体遭到严重破坏,难以从面貌上进行直接辨认,而又无其他条件证实死者身份的情况,致使案件的侦破陷入僵局。为查明死者身源,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方...  相似文献   

20.
检验在枪案现场上收集的射击残留物其目的是:查明手枪的射击距离、判断受害者的衣服上或嫌疑人的皮肤上有无射击残留物;以及确定死者是自杀还是他杀等问题。通过损伤处铅和铜的检验,可确定损伤的原因和何种弹丸射击形成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在现场上多采用点滴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