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唐宋几次大的变法都发生在社会危机之时,以批判现实和革除积弊为己任,积极推动政治法律的改革,其目的无非是要恢复君仁、臣忠、民安、天下一统的社会状态。这种高扬变革的精神,力倡革新的思想,最终是对以人本主义、君主主义等为目标的儒家法制思想的复归,实质是对儒家正统思想的权变而已。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前的法治建设可以说是一项伟大的社会改革工程.这项社会变革工程虽然没有直接的蓝本可以借鉴.但中国有着千年历史,我们可以从古代的变法实践中为当前的的法治建设汲取经验教训.本文立足于三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社会中期(北宋)、晚清时期,以李悝变法、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以及晚清变法为古代变法实践的典型,总结它们的得失经验,以求有助于当代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初的变法思想,虽看似天真,但有理由认为其天真但不幼稚,其残缺但并非糟粕.中华民族迈向法治社会的早期,虽有懵懂学步时的频频摔跤,但却是基于成长、发展所必经的过程,堪称成长的代价.  相似文献   

4.
刘建明 《政府法制》2012,(30):39-39
张之洞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颇具影响力的风云人物,他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同时又是著名的实业家和教育活动家。在长达40多年的官宦生涯中。他勤政务实、廉洁奉公、政绩突出、颇有政声,其职业精神和职业操守堪称为官者楷模。  相似文献   

5.
三月的“两会”,民意澎湃。在人民网两会调查中,“依法拆迁”位居百姓关注话题的第二位,而两会中,被称为“新拆迁条例”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也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如何在拆迁变法中求解城市发展的和谐之道.成为摆在中国现代化道路上的一道法治考题。  相似文献   

6.
佚名 《政府法制》2012,(11):32-32
1889年,洋务派领袖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他一方面下血本采购军火武装湖北新军,一方面在汉阳开办湖北枪炮厂,力图富国强兵。可等到枪炮厂建起来后,一向把张之洞尊为财神爷的外国军火商都拒绝提供兵器图纸。  相似文献   

7.
黄韬 《法人》2005,(8):16-18
现行《审计法》自1995年施行以来,国家审计工作的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已落后于现实发展的国家审计法律体制亟待“迎头赶上”  相似文献   

8.
阿计 《政府法制》2013,(8):22-24
核心提示:2010年1月7日,200多名手持棍棒、砍刀的壮汉,杀气腾腾地闯入江苏省邳州市河湾村,欲强行征用该村耕地,闻声前来护地的百余名村民在寡不敌众的抵抗中,一死一伤。  相似文献   

9.
左鹏羽 《法制与社会》2011,(22):273-274
张之洞所著《劝学篇》中提到"民权"一词。虽然其民权以君为臣纲为归结点,但是本文试图从民权的含义、民权与民本的关系来剖析张之洞"民权"的内涵,从民权的发展演变以及其应有之意评价张之洞"民权"观,结合中国历史上传统的儒家思想,以儒学的文化传承对清末知识分子的影响论证其合理性与缺点,在此基础上解释我国现实社会民众"话语权"缺失的不利后果,并在与"话语权"的比较研究解释"民权"和我国法治的关系,最后说明民权对我国法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1月底,有媒体披露,国务院已原则通过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可能将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补偿标准提高至少10倍。一个月后,修法草案正式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10倍”之说被证明只是一种猜测,但修法草案对现行征地补偿制度革命性的改造.却展示了更为丰富的意味。  相似文献   

11.
人们针对制度特权更多指责的是那种游离于制度之外、缺少监督和约束的法外特权,往往忽视了制度以内的特权所带来的危害。制度之内的特权是由长期以来的官僚等级体制以及由权力、身份和财富所决定的超公民权力,它往往以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为设置初衷,堂而皇之地被纳入制度来加以锁定。但这种超公民权力被制度确认后,由于缺少足够的合理性,以及较少受到制度的监督和制约,极易被特权的享有者超越边界地加以使用,因此亟待逐步加以削弱。削弱制度特权,需要严密的顶层制度设计。过于理想化、革命式地反对制度特权,一般不会有太多的积极效果,很可能是无果而终,搞不好甚至还会走向极端的反面。因此,以法治之道将制度特权限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应当是改革的目标,它有赖于在更大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将创造机会均等作为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2.
米咪 《研究生法学》2009,24(1):129-136
庄子之“道”,最大的特点是“不可言说”性。庄子的目的并非仅仅是向人们展现“道”,而是更希望世间众人能够悟道、得道。《庄子》一书,致力于促使人们放弃世俗之“成心”,追求自然之“道”。庄子之“道”,简而言之,表达的是一种对自然状态的渴望与追求。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加入WTO"满九晋十"之际,针对目前国内外学界流行的某些看法,提出若干商榷意见和建言,是很有必要的。中国人亟宜认真总结加入WTO九年以来的实践经验,对WTO的体制及其立法、法治、执法现状,进行一分为二的科学剖析和判断,提高认识,用以指导今后的新实践。中国和国际弱势群体既要在WTO现存体制中"守法"和"适法",在实践中精通其运行规则,使其为我所用,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又要在实践中明辨是非臧否,深入探究WTO现行体制中对国际弱势群体明显不利和显失公平的各种条款和"游戏规则",认真思考其变革方向,并通过"南南联合",凝聚力量,推动"变法图强",促使WTO法制和法治与时俱进,造福全球。  相似文献   

14.
有一种交通上的“外部不经济’,就是胡乱变道、插队加塞.这被称为“中国式变道”。“中国式变道”带来的怪圈就是:越拥堵越插队,越插队越拥堵。  相似文献   

15.
法治的“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通过价值理性、价值真理的视角发现法治作为固有 价值、构成性价值的本来涵义,即以规则之治为载体,以宪法和法律至上为基本原则,以严格实施法律 规范、程序与制度为存在形式并以公共政治的规范化为实质;二是指赋予法治以神圣性的价值基础,它 作为“道”,体现为法治捍卫公民的自由,保护共和国全体公民的人权和尊严。法治的“形”指法治的 形式性,它使法治具有生命。它的出现在我国具有历史基础,但它的实现需具有独立人格的公民达成 共识、需要人们有意识地进行制度建构及社会的健康发展。法治的“魂”与法治的“形”二者之间关系 密切,法治的“魂”赋予法治以“形”。法治与德治在规范方式、形成方式、内容、表现形式、实施方法等多 方面均存在不同,它们各有其特定的涵义和功能,在国家治理中发挥各自独特的重要作用并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6.
贾玥 《政府法制》2014,(36):12-13
十八届四中全会,首度以“依法治国”作为全会主题.各方期待,在改革开放进入第36个年头的时候,中国的法治建设该如何换挡提速、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2009年12月,为进一步完善以村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制度,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初次审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  相似文献   

18.
2005年9月7日,在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的分组讨论上,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龙宗智提到,中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诉法》)应该按照新的要求做出调整,从而为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创造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建设人民满意的廉洁政府,是党和国家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作为一个极具中国本土特色的标识性概念,廉洁政府既是我国宪法廉洁性条款的具体化和清廉中国建设的主体工程,也是政府治理体系改革的内在要求。现行行政法律规范文本中的廉洁性条款,通过确认行政谋利禁止原则、缩减行政执法事项和防范政商利益勾兑,初步编织起治理行政腐败的制度笼子,但同时还存在规范密度不够、可操作性不强、权力外部约束不足等局限。中国特色廉洁政府制度规范体系的健全,可从行政廉洁性原则入典、廉洁性指标纳入法治政府考核指标体系、重大行政决策廉洁性审查机制构建、执法监督工作体系作为廉洁执法保障、建立廉洁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公开制度等五个方面进行努力,促使廉洁政府建设的制度优势逐步转化为政府清廉目标实现的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20.
清末官场流传着这样的评价:"袁世凯屠民,岑春煊屠官,张之洞屠财."意思是说,袁世凯滥杀平民,岑春煊猛劾贪官,而张之洞花钱如流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