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赵义 《南风窗》2010,(22):56-59
<正>作为一个正在复兴的文明古国,如今的中国无疑是梁启超笔下的"少年中国"。而当人口老龄化问题向中国走来时,一个"老年中国"也在成真。国际上通常的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据民政部发布的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714万人,比上年增长了4.53%,占全国总人口的12.5%。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相似文献   

2.
姬虹 《当代世界》2011,(10):61-63
入入21世纪后,美国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是白人一统天下,也不是黑白分明,而是呈现出多样化趋势,2010年人口的普查数据显示出美国正处在人口发展的历史转折点,而这种变化也将影响到即将到来的2012年大选。以下从三个方面分析人口结构变化对大选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1994年,美国共逮捕了270万以上未满18岁的少年,其中,6%是暴力犯罪.在这些暴力犯罪中,有一半是16岁以下的少年,一半是白人,l/7是女性.女少年暴力犯罪快速增长是近年来美国少年暴力犯罪的一个明显特点.统计显示,1985年,大约有9000件暴力犯罪案中涉及到未满18岁的女少年;到1994年,这个数字已超过21000件,增加了一倍多.在1985-1994年中,女性暴力犯罪案增长125%,而男性只增长67%.女少年暴力犯罪增加的主要类型是抢劫与严重伤害.少年暴力犯罪总体在1975-1988年间是相对稳定的,这一时间少年暴力犯罪(谋杀、故意杀人、强奸、抢劫、严重伤害)的被捕比例的变化与其人口比例的变化相同.但在  相似文献   

4.
随着外省来沪的未成年人的逐年增加,他们来沪以后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人亦呈增多态势。1990年,上海市少管所收押外省籍违法犯罪少年76人,1991年收押36人,1992年收押50人,1993年收押达125人。根据有关资料分析,这些违法犯罪的外省籍未成年人,其来沪动机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家庭贫穷。为生活计,闯上海,以期积些钱寄往家中。这种情况在外省籍违法少年中约占15%。 二、挣“大钱”。慕上海大都市之名,听说上海遍地有金钱,钞票好赚,工作易找。收入高,待遇好。独自一个或三、五成伙来上海。这种情况在外省违法少年中约占45%。 三、开开眼界。视大上海为花花世界,认为上海什么都有,什么都能看到,本着先睹为快,开开眼界的想法来上海,这种情况在外省违法少年中约占27%。 四、被迫出走。因某种原因离家出走,把上海视作能解决任何难题的地方。这种情况在外省违法少年中约占13%。 这些少年一旦盘缠用完,工作难寻,就可能受某种因素影响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相似文献   

5.
当代美国少年法庭的存废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初期的美国,对犯罪少年、受忽略的少年以及流浪街头的少年的处置与成年罪犯是一样的。后来出现的各种少年救助运动是少年法庭诞生的前奏和准备,尽管现代学者一般认为早期的救助少年者主要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是出于慈爱。1900年美国少年法庭的设立开创了少年司法制度的新纪元,该法庭以关心、爱护并矫治失足少年为宗旨。然而,随着少年暴力犯罪率的增长,严厉惩罚犯罪少年的呼声越来越高,少年案件诉讼“成人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撤销少年法庭的呼声也出现了,并且该呼声越来越高。但同时,少年法庭的支持者也大有人在,他们主张应该对少年法庭保留与完善。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犯死刑的废除与美国少年司法的走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3月1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裁定禁止对未成年人适用死刑不仅仅“开启了废止死刑之门”,也是美国少年司法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什。最高法院的裁决是多种因素促成的结果,它预示着美国少年司法的发展将会进入反思的再反思阶段,预示着传统福利型少年司法可能会进一步得到复苏。  相似文献   

7.
根据美国《少年罪犯与被害者:1996年暴力犯罪最新资料》显示,从1980—1994年,美国约有30200名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被杀害,15年来,美国被杀害总人数增加1%,而18岁以下少年被害人数却增加了47%,在1980年年平均每天有5名少年被害,到1994年增加到每天平均有7人被杀害。  相似文献   

8.
美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也是少年犯罪严重的国家之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的少年犯罪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从人口统计学的角度分析少年犯罪与少数民族以及贫穷的关系是一种分析少年犯罪的角度。本文分析了上一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美国少年犯罪的状况及趋势,并就少数民族青少年、贫穷与犯罪的关系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9.
1999年上半年上海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日趋突出,其犯罪人数、犯罪性质均呈上升和严重趋势,仅l-7月本市检察机关未检部门共批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499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5%,其中478人向法院提起公诉,同比增长14.6%。其特点为:一、从犯罪主体看,结构出现变化,低龄涉足犯罪,本市籍未成年人犯罪、女性未成年入犯罪增多1.犯罪低龄化趋势明显。在提起公诉的478个未成年人中,14-16周岁的由同期32人增加为42人,同比增长对%。犯罪主要类型是抢劫案,约占70%,其次是强奸和贩毒案。2.本市籍未成年人犯罪增多,共有348名,占未…  相似文献   

10.
★占美国人口1%的人持有了美国股市83%的股票. ★61%的美国人总是或者经常靠薪水度日,而这一数据在2008年是49%,在2007年则是43%. ★2001年至2007年间,66%收入增长落入了最富有的1%的美国人腰包里. ★36%的美国人没有给退休账户存入1分钱. ★43%的美国人到退休时存款不超过1万美元. ★24%的美国工人推迟了他们的退休年龄.  相似文献   

11.
阚霏 《工会博览》2009,(6):23-24
北京市老龄化水平已经超过全国平均值,老龄人口占北京市总人口的13.66%,位居全国第四。(一般认为,总人口中60岁以上人口的比重超过10%,即为人口老龄化。)据专家预测,2010年以后,北京市老年人口将以每年4.7%的速度增长。到2050年北京市老年人口将超过650万人,占到总人口的比重超过30%。基本上,我市老年人选择的养老途径包括养老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经调研分析,机构养老已经呈现出如下种种地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台湾是一个多族群组成的地区,可粗分为原住民、闽南人、客家人及二战后来台的被统称为外省人的四大族群。闽南人目前为台湾人数最多的族群,占人口总数的70%以上;客家人占18.1%;外省人占9.9%。目前台湾人口的年龄构成情况为:0—14岁:16.62%;15—64岁:72.85%;65岁以上:10.53%。  相似文献   

13.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9月20日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在2016年美国《健保改革法》全面生效之后,占美国人口总数2%、共计约600万的美国人将因未购买健康保险而须缴纳总额约70亿美元罚款;此后六年内,平均每年会有80亿美元的该项罚款进入美国财政收入.一些企业今年以来也降低了企业医保保费缴纳比例,纷纷把医保成本转嫁至雇员身上.沉重的医保费用支出,已成为压在美国政府和企业以及民众身上的一座大山.  相似文献   

14.
非州国家独立后,人口一直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自1960年至今,年均人口增长率始终在2.3-3%之间浮动.非洲大陆成为全球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 目前非洲人口以年均2.3%的速度增长,远高于亚洲的1%.据非洲人口和卫生研究中心估计,这种增长速度还将保持一段时间,如在今后5-10年时间里,安哥拉的人口年均增长率为2.65%,贝宁为2.89%,布基纳法索为3.09%,尼日尔为3.73%,坦桑尼亚为2.91%.  相似文献   

15.
种族主义和排外主义回潮是当前美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现象,对于美国族群关系发展和特朗普政府的内外政策走向有着深远影响。当前美国种族主义和排外主义回潮的根源在于以白人为中心的美国族群分层体系正受到少数族裔的有力挑战,而结构性种族歧视和偏见的根深蒂固则使右翼白人保守主义团体和极端种族主义者极力维护当前的族群分层体系以使其不发生质的改变。从长远看,美国白人和少数族裔之间的"支配—从属"关系正在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这会削弱种族主义和排外主义出现周期性回潮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于时语 《南风窗》2012,(26):92-93
两名白人学生起诉德州大学歧视性录取政策案,预计判决结果将会是美国高校招生"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的重大修正甚至逆转,而会对美国社会的未来组成产生历史性影响。在围绕联邦预算的"财政悬崖"成为华盛顿党争焦点的同时,美国最高法院正在紧锣密鼓审理一桩上诉案——德克萨斯州两名白人学生起诉德州大学。此案的焦点,是美国政府实施了半个世纪之久的高校招生"少数民族加分"政策。该政策如果被削弱乃至推翻,会显著改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的统计资料和有关研究表明,盗窃公私财物是最常见的一种少年犯罪类型,占整个少年刑事案件的80%左右,且居高不下;少年盗窃案件中的初犯、偶犯占 85%左右,大部分案件犯罪情节一般,一部分案件则属情节轻微;之所以会出现少年盗窃案件发案率高而情节严重者则不多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成年人不同。所以,认真区别少年盗窃案件中的多种不同情节,特别是正确理解情节轻微问题,对于执行新刑法、审理好少年刑事案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最早的少年审判机构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1899年,美国的伊利诺斯州的芝加哥市根据该州制定的《少年法庭法》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少年法庭。我国的少年审判机构最早应当是1981年11月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在刑事审判庭内成立的少年合议庭。1987年7月,该区人民法院在合议庭的基础上,成立了第一个审判业务一级建制的少年刑事审判庭。由于该区的少年法庭工作成效显著,最高人民法院于1988年召开会议,在全国推广这一经验做法。自此,适合当地特点的不同形式的少年审判模式在全国纷纷建立,其中有专人负责、合议庭、少年审判庭(有的地方是少年刑事审判庭,有的地方是少年综合审判庭)、指定管辖等四种模式。截止1994年,全国的少年法庭数量达到了最高峰,为3369个。相比之下,国外少年审判模式的设立是先立法,依法设立。国内的少年审判模式则是自下而上,先探索,先实践,待摸索总结出一定的较为成熟的经验之后再上升到立法的角度,予以巩固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一、从毒品消费市场谈起毒品是全球性的问题,被称为世界性的“癌症”。联合国宣布1991-2000年为一联合国禁毒年”,然而,在临近本世纪末的时候,毒品消费市场的严峻趋势无法令人乐观,全世界毒品吸食的总人数早已突破五千万,而且正在源源不断地上升。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毒品消费市场,1997年由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马里兰大学调查中心共同进行的一项民意测验表明,在接受调查的1500名成人中,有56%的人表示最担心少年染上吸毒恶习,由此可见大多数美国人把毒品看作是对少年的最大威胁。我国的毒品是在解放后被禁绝30年后死灰复燃的…  相似文献   

20.
美国少年法院模式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少年法院经历了从“国家亲权”到保障犯罪少年宪法权利的理念变迁过程。在一定条件下,美国少年法院可以将案件移交给成人刑事法院,但审理必须遵循正当法律程序,并在一些裁决中必须遵循“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规则。不过,美国少年法院中的少年罪犯没有要求陪审团审判的权利。以此为鉴,我国少年法院的建设应适当引入行政处罚权、淡化少年案件的诉讼色彩,并适当配置有关的程序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