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绿色消费是私益性与公益性、物质消费与精神文化消费并重的消费理念与消费模式。消费支付力既非绿色消费"第一"更非"唯一"的决定因素。我国绿色消费需求不足,部分民众不愿消费;绿色消费环境欠佳,部分民众不敢消费;绿色消费结构失衡,部分民众不会消费。推进绿色消费,一要注重生态教育,激活绿色消费潜能,让民众乐于消费;二要构建激励机制,优化绿色消费环境,让民众敢于消费;三要合理引导,提升绿色消费品味,让民众善于消费。  相似文献   

2.
扩大消费需求的方法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大城乡居民消费需求,这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拉动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思路。大量事实表明,要扩大消费需求,必须用辩证的观点,正确处理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城市消费需求与农村消费需求、物质消费需求与精神消费需求、个人消费需求与公共消费需求、远期消费需求与即期消费需求、消费数量需求与消费质量需求、潜在消费需求与现实消费需求、扩大消费需求与节约消费需求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消费分层是社会分层的重要内容。从社会学的视角看,消费分层本质上是消费资源和消费机会在不同消费群体中的分配及分配方式的差异,它既是社会分层的结果和体现,也是社会分层的具体标示性指标。“消费过度分层”、消费差距过大、消费资源分配不均、消费机会不均等问题,是我国消费分层面临的主要问题。消费正义的重建既要注重消费价值观的引导,更要注重消费制度、消费政策与消费公平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消费文化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建国 《探索》2005,(4):161-165
消费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当代社会的消费失衡,消费主义的负面影响,消费风险的广泛存在,消费伦理的缺失等等,对消费和谐提出严重的挑战。注重整体消费、融合中西消费文化,加强消费教育是建构和谐消费文化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5.
王冰  海鸣  张健 《学习论坛》2010,26(9):34-37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消费阶段与消费前阶段以及消费后阶段三者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因此,虽然三个阶段的消费内容有区别,但是三者的消费内容必须互相配合,综合为一个整体,这个综合体的消费内容就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消费的内容。在消费阶段、消费前阶段以及消费后阶段,促进和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消费,须采取各个阶段相互衔接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后危机时代,我国消费政策的发展面临三大命题: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存在悖论,消费、投资和出口"三架马车"诱发经济增长成本存在差异性,扩大消费需求的路径依赖。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城市消费需求与农村消费需求并重,应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为主;辩证认识消费数量与消费质量的关系,侧重全面提升消费质量,通过建立短、中长期消费政策体系,激发经济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7.
论和谐消费——来自消费性质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费性质集中表现在其自然性、经济性、文化性和社会性,相应地,它对应的消费形态也分为自然型消费形态、经济型消费形态、文化型消费形态和社会型消费形态及其最高形态--和谐型消费形态.从我国消费形态的发展可以看出和谐消费观形成的历史必然性.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尤其是和谐消费观,重新审视消费领域中的消费需求问题、小康消费问题、消费价值观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表达性消费侧重消费者的主体呈现。通过以辽宁省某农村的住房消费实践,本文例证表达性消费研究路径的可行性。内化村庄住房消费惯例的村民,在过孩子与过房子的人生导向下,运用建材商品和消费政策,在住房消费过程中,建构着举债建房、稳中求新、兼重实用与美观的消费认知与消费实践,进行着利他性的住房消费。表达性消费或成为透视乡村社会消费变迁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9.
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模式下的消费主义属于欲求消费、符号消费、过度消费和一次性消费。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环保理念,内涵消费伦理的转向,即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简约消费和精神消费的转向。倡导并力行上述理念对缓解生态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赵新浩 《学习论坛》2009,25(12):31-33
如何扩大内需尤其是撬动农村消费,是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话题。近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呈现出新的特点:生活消费与生产消费支出比重相当,储蓄存款率不高;食品消费支出比重不高,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子女教育支出居高不下,医疗保健负担沉重,新消费领域发育迟缓;大件消费品普及率较高,消费意愿较强;基本生活消费增长趋缓,安全与成长消费增长明显,新型消费增长乏力。  相似文献   

11.
市场花絮     
当前社会四色消费 红色消费 是指一切有利于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消费,如用自己的合法收入投资于社会公益事业,投资于“希望工程”,进行助残等社会公益活动,搞集体福利事业。 白色消费 是一种量入为出的理性消费,按照自己的收入和支付能力,考虑和选择自己的消费区位、结构和方式,是正常的消费现象。 灰色消费 这是一种挥霍性、浪费性的消费。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损公肥私的消费,利用公款宴请、送礼、旅游和购买高档商品,铺张浪费;二是迷信消费,造坟、建庙、烧纸钱、烧贡品:三是超理性、超现实的消费,不顾自身条件,盲目追求,盲目攀比,超出现实的可能,进行过度消费,负债消费。 黑色消费 这是一种有害社会及个人的糜烂式消费,如吸毒、赌博、嫖娼等。 对这四种类型消费,我们的态度应该是:鼓励红色消费,提倡白色消费,  相似文献   

12.
异化消费是与可持续消费理论完全相悖的一种消费现象,它往往表现为奢侈消费、过度消费、无度消费等变态消费方式.消费之所以被异化,是由劳动的异化以及消费主义的大众文化盛行所导致的.异化消费会加重自然的负担,进一步加剧生态危机.而摆脱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我们必须反恩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树立"可持续消费"的新型消费观.  相似文献   

13.
《求实》2015,(10)
马克思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视角阐述了其消费思想,形成内容丰富的消费理论。他认为消费与生产既同一又互为中介,两者相互依存;资本主义前各社会的消费是生产的直接目的,而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不再是生产的目的,它和生产一同成为资本增值的要素和过程,是人的非自由的消费;只有共产主义社会的消费才是人的本真需要,它充分满足人的消费需要和社会公共消费积累。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为我国正确处理消费与生产、消费与社会积累的关系以及在国际上建立我国消费话语系统都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消费教育之目的实际上是通过知识的传播、经验的传授等,最终影响消费者的行为,消费教育离不开消费引导,分析消费引导问题的难点,实现合理有效的消费引导,使消费活动健康地发展,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休闲消费理论主要隐含在他关于消费能力、消费意义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状况的分析之中。马克思认为,休闲消费不应过多强调物质产品的消耗,而应注重人的精神陶冶与品格提升,注重文化的消费与熏陶。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休闲消费边缘化,资本家的休闲消费庸俗化,休闲消费的合理内核难以得到诠释和落实。  相似文献   

16.
法兰克福学派的弗洛姆认为,要扬弃消费异化,必须在社会制度层面建立人本主义公有制,同时在个体层面倡导人道化、健康的消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消费异化是由资本主义的过度生产造成的,因而要扬弃消费异化,必须控制生产规模,实行生态社会主义。为扬弃消费异化,我国必须营造健康的消费伦理,抵制消费主义侵蚀;正确处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避免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确保弱势群体的消费权益,缩小消费差距。  相似文献   

17.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行为的特征和约束因素消费是消费需要欲望的满足。消费过程既具有自然的性质,又具有社会的性质。消费的自然性质是指人们消费一定的生活资料和劳务,包含社会全体成员的消费。消费的社会性质是指人们消费生活资料和劳务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18.
袁佳  段为国  李发戈 《先锋》2024,(1):46-47
<正>持续激发体育消费活力和增长潜力,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世界赛事名城建设“更加突出扩大需求,更高水平推进消费投资良性循环”是2024年成都经济工作七大方面重点任务之一。体育消费集健康消费、娱乐消费、休闲消费、社交消费于一体,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体育消费,是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释放内需潜力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9.
消费伦理观具有时代性,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消费伦理观引导着人们。我国长期在崇俭黜奢的消费伦理观的左右下,消费的形式多为生存性的物质消费,具有明显的保守性。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种消费伦理观念的变化在给人们的消费方式带来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消费观,如享乐主义的消费观、信贷消费观、冲动性消费观等。因此,在社会转型期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消费观念中的优秀部分,合理分配消费比例,努力倡导可持续消费和绿色消费,用一种科学、健康的消费伦理观念引导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文魁 《前线》2013,(10):40-42,45
消费升级,是中央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命题。从理论上厘清消费升级的真正内涵和重要意义,进而采取措施,才能在实践中真正推进消费升级的实现。消费升级的划分从经济学理论看,消费升级,一般被认为是消费结构的升级,即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比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