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记》和《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描写人物成就最高的两部作品。作为我国最早的纪传体文本《史记》记载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这对《红楼梦》女性人物塑造有一定的原型意义。曹雪芹继承并发展了司马迁的进步女性观,吸收了《史记》中女性描写的艺术手法,塑造出了形形色色经典的女性形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史记》对《红楼梦》中女性形象塑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进一步彰显了《史记》的文学典范意义。通过对《史记》和《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类研究,结合《史记》中具体的女性形象和《红楼梦》中的艺术形象进行比较,显而易见《史记》中的女性形象对《红楼梦》女性塑造极有原型意义。  相似文献   

2.
波伏娃对早期现代阶段的女性命运研究聚焦于法国,对宗教改革对于女性命运的影响基本没有关注。这场思想改革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取消了女性受教育的权利,固化了她们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的弱势地位。作为一场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思想革新运动,宗教改革确立的女性形象影响了她们几个世纪的生活,它所崇尚的个人主义、人文精神都没有能够在女性命运中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3.
电视剧《沂蒙》以沂蒙人民真实、悲壮的抗日和解放历史为故事蓝本和情绪基调,将女性放在革命舞台和故事情节的中心,刻画了女性群体形象:革命理想的“传播者”、革命队伍的“后来人”、革命老区的母亲。这些女性形象的共同点就是真实。为了达到这一点,该剧从微观层面去探察历史。而且,《沂蒙》将民族自由与女性解放置于同一方向的历史进程中,突破了革命战争题材电视剧一般的意义能指,彰显了女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4.
路遥在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以及对他们独特的生命史的精彩描述,使小说具有了很高的文学性和艺术价值.其中他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可以称得上精彩纷呈,既反映了现实生活,表现了作者的女性观,也表现了他创作思想的倾向性和局限性.路遥小说中的女主角可分为现代女性、传统女性和处于现代与传统夹缝中的女性.路遥对她们的生活状态抱着犹疑的态度,既不肯定,也不在小说中给她们出路,更没有吹着时代的号角给她们指明前进的方向,而只是把她们困在儒家给女性限定的范围内规定她们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由于时代的变迁,传统性别观念中阴柔、脆弱、被动的女性形象正在向阳刚、坚强、主动的形象转变.针对近两年由超级女声引发的女性中性化潮流的趋势,以超级女声电视栏目中出现的女性形象为例,从社会、经济、文化等层面加以分析,发现这种女性形象转变的趋势绝非一种偶然,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6.
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女性,在自我同一性的解构、归属感的丧失、意义感的消解当中,深陷于自我认同焦虑的困境.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缺场中的女性建构了一种新型的自我认同观,这种自我认同观从实践的层面寻求解决女性自我认同危机的路径与方法,从而为塑造现代女性的自我认同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出现于13~15世纪西欧的城市文学,在对待女性的态度方面受到了教会文学和骑士文学的双重影响,具有明显的对立调和性,即对女性的否定与赞美并存,以对立为主流,以否定为结果。这种对立往往与性爱和婚姻联系在一起,向往爱情、排斥婚姻和渴望性爱是其纵向的发展轨迹。城市文学中这种对立调和的女性观,为我们了解当时女性的社会形象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视角。  相似文献   

8.
徐坤的小说在女性所经历着的日常生活和现实境遇中表现女性生存的尴尬和生活的困惑 ,并且在表现的过程中 ,徐坤具有强烈的自省精神。《相聚梁山泊》和《厨房》给了我们两点启示 ,其一 ,现代社会中的女性 ,其生活环境的变化使其在行为层面上无先例可循。其二 ,观念层面的自我约束依然存在 ,但女性并没有充分的自觉。小说中女人们的经历也在提示我们 :女性要有创造的自觉 ,这种创造在于每一个女性 ,不但是在理论上 ,还要在日常生活的行为层面 ;不单单把女性问题作为一种研究 ,还要把它作为一种生存的方式和生活的技巧来探索  相似文献   

9.
张贤亮小说中所塑造的一系列女性形象正是作家早年生活记忆、人生体验在作品中的具象化、符号化。作家深层心理中蕴含的女性情结———母爱与性爱 ,以独特的方式交融于作品中 ,构筑了一幅形神各异的女性群像图。  相似文献   

10.
杨桂婵 《工会论坛》2003,9(3):112-113
《聊斋志异》以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描写了妇女的婚姻家庭生活 ,通过爱情题材塑造了众多光彩动人的女性形象 ,表现出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精神  相似文献   

11.
狄更斯在他的自传体小说《大卫·科坡菲尔》中塑造了非常突出的女性形象——艾妮斯,并详细描绘了大卫与这个女人的关系。本文从《大卫·科波菲尔》中的艾妮斯这个女性形象入手,分析狄更斯笔下女性理想化的原因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林真理子的文学作品富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其作品中的女性一个个都是拥有叛逆和挑战传统意识、不亚于男人的“女强人”。林真理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与人们印象中根深蒂固的传统女性形象大相径庭。人如其文,林真理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正是作者本人的素质和性格的缩影。而事实上,林真理子和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一样,是一个有个性、有着强烈自尊心的女强人。正因为如此,林真理子成为现代日本女性的形象代言人,其作品也深受大家的喜欢。  相似文献   

13.
这几年,女性文学又成了热门话题.在“五四”前夕发生的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后,受了妇女解放思潮的鼓舞,这个话题就热过一阵.南社作家谢无量于1916年10月刊行了《中国妇女文学史》,以后的十几年间又陆续有梁乙真的《清代妇女文学史》、谭正壁的《中国女性文学生活》(后增补重编为《中国女性文学史》上、下册)问世.作为作家论,对女性文学的研究则迄未间断(“文革”时期除外),只不过不象那时候如此集中以致于成为“潮”罢了.近几年又成了“潮”.“女性文学”,又仅成了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特定概念,而且构成了特定研究区域,诸多学人正兴味盎然地在这一区域中进行着开发,而且引起了国外汉学界的关注和兴趣.研究者的兴趣无疑来之于新的价值发现,新的对象世界的呈现任何时候都是新的学术命题提出的前提.非常有趣,与前后两次关于“女性文学”的研究热点相对应,“五四”时期和历史新时期两次出现过引人瞩目的女性作家群.在“五四”新文学发端的十  相似文献   

14.
李平平 《工会论坛》2009,15(1):151-152
柳·乌利茨卡娅的小说《您忠实的舒里克》集中塑造了多位充满个性的女性形象,作家尤其以对女性进行小人物化刻画的方式,在不完美中探讨完美,在残缺中审视真实,全面地展现了女性小人物的生活状态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5.
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美国南方女作家中的代表人物.然而,随着女性意识在美国现代社会的蔓延和发展,女性成长这一写作主题也开始出现在卡森·麦卡勒斯的作品中,她的作品中女性成长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婚礼的成员>中的弗兰淇和<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米克.从女性意识的成长这一角度来分析这两个女孩的成长既反映了女性对自身性别意识的困惑,也反映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及其延伸.  相似文献   

16.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写婚恋问题的作品多达一百几十篇 ,涉及到家庭伦理的诸多方面 ,作者特别关注和审视的是夫妇伦理 ,强调女性身上体现的家庭伦理观念对家庭的重要意义。作者尝试以人的自身价值作为唯一的婚恋模式的构想 ,阐发出对女性作为人拥有健全人性和合理情欲的充分理解和积极认识 ,体现了作者进步的妇女观。本文主体部分将分七类对《聊斋志异》中部分女性身上所体现的现代家庭伦理观念进行阐述。(一 )在《聊斋》中 ,部分女性身上体现出具有现代意味的择偶观 ,集中表现在她们重视对方的人品、才识 ,追求建立在真爱的基础上 ,具有…  相似文献   

17.
家庭伦理剧因其对家庭生活的贴合表现和针对亲情、爱情的日常化叙事,赢得了很多受众的关注。家庭伦理剧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受众尤其是女性受众的社会性别构建。以社会性别视角为出发点,通过对近年来家庭伦理剧中出现的女性刻板形象进行梳理和特点解析,分析这一现象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可以为今后家庭伦理剧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的指导,并促进两性平等和谐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对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起着规范、调控.监管的重大作用.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逐步确立和发展,深化和加大传统金融体制改革,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金融体制已是势在必行.新的金融体制,不但在机制、功能、作用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且对金融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金融女性作为金融业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这样一个重大变革中必须抓住机遇,重塑形象,从而能在金融体制改革中的重要转折关头,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女性,不仅要从金融工作本身,更要  相似文献   

19.
受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影响,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在女性形象塑造方面出现了反映时代进步的积极因素,蒲松龄对女子个性、才情、品质诸多方面加以着重表现,体现了他在婚姻、爱情等问题上的进步思想。  相似文献   

20.
在《大地》中,赛珍珠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表现出作者对中国妇女生活与命运之深切关注。这些角色有血有肉,颇具个性,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令人回味,令人难以忘怀。她们与整部作品相得益彰,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精彩华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