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婚恋是人人都会涉足的领域。处在求偶、婚嫁期的青年人,对恋爱、婚姻以及性的问题尤为关注和敏感,他们在婚恋和性爱方面的观念变化不但比其他方面更为快速、显著,而且往往更能反映其价值取向的演变。为此,“十年来当代中国青年价值取向演变”课题组在1990年上半年的补充调查中,增设了有关婚恋的4道问答,请青年选择。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分析如下。一、婚姻自主性大大提高,反映了当代中国青年自我意识的增强。表1数据显示,绝大多数青年在婚姻问题上均倾向于“听自己的意见”,无论是不同年  相似文献   

2.
苏联青年的恋爱基础是什么?怎样谈恋爱。本文仅就以下几个方面简略地谈一下这个问题。 1.恋爱动机多数的苏联青年虽然对爱情是什么有不同理解,但是,他们谈恋爱主要是为寻找爱情,或者主要考虑爱情兼顾其它因素。然而更多的人谈恋爱是出自于其它考虑,而不是出于爱情,它已引起苏联社会的注意,苏联学者在这方面作了许多调查,得出了很能说明问题的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3.
香港这个国际性大都会,中西文化的冲撞、并存与交融,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婚姻及家庭状况,表现得尤为明显.两种婚恋观的并存和碰撞现在,人们常常听到香港青年中流行这样一句话:“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这是受西方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部分青年对婚姻的看法.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看到大量的则是另一种景象:为了追求“共偕白首”的美满婚姻,准备结婚的男女青年,不辞辛苦,通宵达旦甚至一连几天,在人民入境事务处结婚登记处排队注册结婚,其目的是为了能选在好日子举行婚礼.因为传统观念认为,吉日良辰对日后婚姻美满、白头到老有很大影响.从这些排队者来看,他们很在乎婚姻的天长地久.目前,持这种观念的仍占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4.
城市在职青年的婚姻期望与婚姻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结果表明:未婚青年实际的恋爱年龄普遍早于他们期望的恋爱年龄;已婚青年实际的结婚年龄也普遍早于未婚青年的期望婚龄;男大于女始终是主流的期望与实践,女青年比男青年更看重这一点,已婚青年比未婚青年更坚持这一点;各类青年最为一致、同时也是最为看重的择偶条件是两人之间的感情。  相似文献   

5.
一趋于普遍爱情常被称为人生交响曲的第二主题。恋爱现象在大学生中始终存在,然而却从来没有象最近几年这样发展迅猛、普遍。据调查,一些男女学生比例相近的学校恋爱率高达70—80%,有的班级几乎无人不在谈恋爱,无人没有谈过恋爱。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正值妙龄的大学生,青春萌动、欲望强烈,对异性充满神秘感和向往感,渴求了解异性奥秘,获得异性的爱慕和温暖,大学校园青年  相似文献   

6.
野外地质工作者的婚姻问题不仅关系到青年职工的切身利益,而且与地质青年职工队伍的稳定息息相关。为了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我局野外工作的男青年的婚姻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好恋爱婚姻问题,我们于一九八三年下半年对我局野外队35岁以下男青年职工的婚姻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7.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用富有戏剧色彩的笔墨轻松幽默地讲述了几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并从中表达了自己对婚姻的看法。但这种婚姻观是对婚姻的误解,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很难行得通的。  相似文献   

8.
恋爱挫折感,是个体在进行正常的恋爱时,过程受阻,而产生的沮丧的情绪体验。目前,我国部分农村和偏远山区,一部分青年男女的择偶自由被粗暴地剥夺,造成了青年的恋爱挫折。据山西省左玉县李志民同志调查,从1980年以来仅在8个乡中就有128家换亲。其中范家窖村1985年有14人结婚,就有11家换亲。这些被迫与他人成婚的青年内心十分痛苦,但往往又不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在挫折中有的甚至成为了阶下囚。在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指腹为婚、换婚、属相择亲、父母包办等粗暴剥夺青年  相似文献   

9.
由于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劳动力过剩和城市企业劳动力相对不足,大量青年农民涌进企业引起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青年农民在职工队伍中所占比重的变化,使青年职工构成发生变化,而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1985年杭州有近6万男女农民合同工,1986年又有进一步增长。他们大部分是青年,分布在建筑、丝绸、纺织、机械等行业。昨天的农民成为今天的工人,他们在思想观念上有哪些变化?与城市青工相比有哪些特点?最近,我们在本市丝绸行业和合同工的家乡对女农民合同工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0.
赵璐 《学理论》2013,(19):129-130
恋爱和婚姻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课题,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对婚恋的一些基本问题如何认识与评价,不仅会影响其婚恋行为,甚至会影响其一生的进程。而恋爱、婚姻不仅是一种个体行为,同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势必会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文化的制约,使之带有一定的社会性与时代性。近年以来,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群体逐渐发展壮大,其生活发展状况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婚恋观,有利于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11.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青年又代表着社会的未来。青年通过恋爱、婚姻,以自己组成的家庭为基础,开始了独立的社会生活。进入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年的婚恋意识正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为了对这一问题有所了解,我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1990年1到10月份成婚的100对青年夫妇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一、结识途径多样化,传统的“男高女低”的格局正在受到冲击。在我们调查的新婚夫妇中,自己结识与经人介绍相识的各占50%,介绍已不再象过去那样占主宰地位。在自己结识的夫妻中,有60%的人是在工作、学习中相爱的,有33%的人是在社交场所或朋友家认识的,因邻居或青梅竹马关系而成婚的占7%。至于介绍相识,由于它具有结识面广、选择性  相似文献   

12.
方蕴华 《理论导刊》2001,(10):53-55
一、“国风”——恋爱的浪漫时代恋爱婚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诗经》“国风”中男欢女爱的自然质朴的爱情表达式,我们不仅能深刻体会到闪现其中的鲜活人情人性,而且还能准确地把握那个时代恋爱风俗的演绎变化及多元婚姻文化的发展脉络。据谢晋青《诗经之女性研究》一书统计:《诗经》中有关妇女问题的作品已达85篇之多,其中恋爱诗最多,描写女性美、女性生活诗次之,再下来就是反映婚姻生活和失恋问题的作品。尽管中国文学中不乏大量描写男女之情、婚姻恋爱之作,但是和西方同时期作品相比,中国文化仍是一个压抑爱的…  相似文献   

13.
当前城镇青年婚姻纠纷逐年递增,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笔者对三个地级市十二个城镇五年来的婚姻纠纷状况作了全面统计,并随机抽样1132例婚姻纠纷作了深入剖析,还与一些司法工作人员、当事人作了深入交流,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当代城镇青年婚姻纠纷现状、主要原因等,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葛清溪 《侨园》2011,(11):44
被誉为"东方情人节"的七月七土家"女儿会",保存着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遗风,是偏僻的土家山寨与封建包办婚姻相对立的一种恋爱方式,是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中,自发形成的择偶盛会。其主要内容是以歌为媒,自主择偶。参加"女儿会"时,青年女子身着节日盛装,习惯把长的穿在里面,短的穿在外面,一件比一件短,层层都能被  相似文献   

15.
五十三岁的刘津英是天津第二棉纺织厂的工人。近几年来,她利用业余时间义务为大年龄男女青年的婚姻牵线搭桥一千八百人次,已结婚的有七十对。去年,她被厂工会授予“红娘标兵”称号。近几年第二棉纺织厂大批老工人退休,大批青年接班进厂。青年人多,当然是件好事,可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婚姻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尤其是那些年龄大,条件差的青年,成了婚姻问题上的“困难户”。这些牵肠挂肚的事,也常常使刘津英不安。她的一个邻居,家里有两个男青年,年龄都不小了,始终没有找到对象,麻烦的是有一个常年卧床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式姻缘     
正对于恋爱中的人来说,婚姻是一个极具浪漫性、神圣性、使命性的字眼。进入婚姻,意味着一段新征程的开始,这段征程或者浪漫依旧,或者激情不再,或者一拍两散,但正如钱钟书在《围城》中所说的:"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无论怎样,对于进入婚姻的人来说,婚姻是对他们恋情的承认,是两情缱绻的延续,是卿卿我我的升华。那么,中国式婚姻是如何结成的?人们对待婚姻又是什么态度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主的中国式婚姻  相似文献   

17.
飞雪 《侨园》2006,(3):30-32
还是小女孩的时候,她们就黑纱蒙面、黑袍裹身,且不能独自外出,男女青年不许自由交往……在如此严格的教义和戒律下,沙特女性的恋爱、婚姻和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呢?男女有别在沙特阿拉伯这个国家,不存在电影院、戏院、迪厅和公园之类的男女可混合到一起的娱乐场所。当地女性出入的银行,也都是专门为她们开设的“女子银行”;餐馆里分“男性单身区”和“家庭区”;裁缝店倒是设在当街,不过不可能“量体裁衣”,因为它只有一个一尺见方的小窗口,让人把布料及合适尺寸的成衣递去。沙特也有动物园,不过星期一、三、五是女性参观日,男人则是二、四、六,…  相似文献   

18.
浙江青年婚恋观的现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婚姻、恋爱是青年人生道路上的一件大事。当代青年的婚恋观怎样,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最近,我们与有关部门合作,就浙江婚恋观问题进行一次问卷调查,辅之以个别访问座谈,力求得出一个客观的结论。这次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7份,有效率为99%。问卷涉及城镇籍青年51.33%,农村籍青年48.67%,男青年61%,女青年39%。已婚者占38.67%,未婚者为61.33%,年龄在20岁以下者占17%,21—30岁者占68%,31岁以上者占15%。其职业牵涉到工人、农民、学生、干部、军警、教师、医生、护士、企业家、公司职员、个  相似文献   

19.
众里寻他千百度——从征婚启事看当代人的择偶标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家庭始于婚姻,婚姻源于男女两性的选择和结合。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择偶观必然会发生变化。为此,笔者进行了专门调查。 我们从1996年初至1996年4月底发表在全国有关报刊杂志的征婚启事中,随机抽取了1000份(男女各500人)。以此与李银河博士1990年的统计结果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到左云县就农村青年恋爱,婚姻观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一、青年恋爱、婚姻观发生了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左云县经济逐年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去年人均收入达八百一十多元。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