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事报告》2011,(3):92-96
一、给定材料 材料1: 2011年1月9日,国家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在“第六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上表示,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强调把消费基础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要求保护消费者权益,而企业社会责任则是保证长期扩大消费的一个基础条件,是保护消费者权益和改善消费环境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曲丽娟 《前沿》2010,(20):75-77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20世纪初产生于西方国家的概念,亦是建构企业与社会和谐关系的一种基本思想。企业社会责任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惟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本文从界定企业社会责任入手,分析我国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的构建内容。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由于受到过度消费、奢侈消费等一系列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影响,日益凸显的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受到各方更加广泛的关注。明确消费者的社会责任,不仅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也有助于形成消费者主导的经济体系,保障消费者的长远利益。因此,明确消费者的社会责任,并引导消费者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斯满红 《青年论坛》2008,(1):154-157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认为,在消费社会中,人们在对物的享受中丧失自我,并提出了“符号价值”理论,特别关注商品的符号性质;主张浪费与增长成为消费社会的生产力,并将消费的社会逻辑同工业社会的生产逻辑区分开来。这一理论还揭示了这一社会所具有的大众消费、尊重消费者权益、妇女及青年男性和儿童成为消费的主角以及追求“个性化”消费等基本属性。当然这一社会也存在消费者是盲目的或被操纵的、无法克服消费与生产之间的根本矛盾以及易造成生态危机和不和谐的个人满足等问题和缺陷。  相似文献   

5.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家庭关系比拟社会关系,以家庭伦理推衍社会伦理。在"家国一体"的社会中,每个人都荷负着一定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党今天强调家风的重要价值,正是因为家庭与个人、社会、国家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美日金融消费者保护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金融发达国家,“金融消费者”概念缺乏一个清晰而又统一的界定。从概念起源来看,金融消费与消费金融往往联系紧密。在国际上,消费金融业务已有400多年的发展历史,它鼓励个人利用自身的信用和银行的资金扩大日常消费活动,提高生活质量,扩大社会消费需求。本文重点介绍美国、日本金融消费者保护的主要模式及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的消费理念、消费模式等新兴事物的出现不断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带来冲击。为了切实维护消费者的权利,丰富消费者权利保护的内容,强化经营者的社会责任,有必要针对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对消费者权利保护方面的主要修正内容作出探讨,并浅析相关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8.
美国社会历来强调个人权利也强调个人责任,因而美国人对自己退休后的生活保障承担着很大的个人责任。美国人退休后的生活保障是多样化、多元化的,其具体情况很复杂,细节很丰富,这里只能够就几方面说一个大概。美国人的退休保障资金是由政府、私营雇主和个人共同承担的,大体采用基金制或年金形式,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公私雇主提供,可称之为“雇员福利基金”,这部分是政府通过法令保障的公私雇员应享有的福利。一类是雇员自己  相似文献   

9.
许进杰 《前沿》2015,(3):20-24
围绕资源环境紧约束条件下的消费、公共消费和经济增长,以及公平、社会公平和消费公平等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具有深远意义的理论观点和对策建议。在资源环境紧约束下的现代社会,为解决我国消费不足与消费不公平这两个同时并存的突出问题,客观上要求正确处理扩大消费与资源节约、生产消费与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促进消费、增长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确立消费者责任和社会义务制度,以及加快构建绿色公共消费政策体系,进一步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消费公平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责任感是指一个人在没有社会监督和舆论压力的情况下,能自觉意识到并认真履行自己对社会的义务与职责.广义的责任感不仅包括对责任的认识(责任观念),还包括面临责任时的内心体验和负责任的行为.责任感是一种可贵的个性品质,它能协调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进取精神,所以它对一个人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当今  相似文献   

11.
法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非常重视对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既强调社会对青少年的尊重,也强调青少年应该承担的个人和社会责任,以保证青少年在性方面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刘洁  陈宝峰 《前沿》2011,(18):113-115
家庭是基本的社会单元,它由个人组成,但却超越了单个人所负载的社会功能和关系,使家庭成员的个体行为赋予了更多的群体意义。对家庭的研究传统上属于社会学的范畴,但以家庭为研究对象在营销学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家庭消费决策研究是营销学文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家庭特征与分类、孩子的角色、消费者社会化、妇女就业的效应、性别角色倾向、消费决策过程、家庭巨变后的消费几个方面阐述了家庭消费决策研究文献的主要论题和观点,并对相关研究方法做了评述。  相似文献   

13.
当前部分跨国公司在华社会责任缺失的状况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造成其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和执法力度不到位、行业协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我国媒体和消费者发挥的监督作用也比较有限、我国消费者的素质和政府政策存在缺陷或不足。因此,为实现跨国公司与我国的互利双赢,我们需要采取以下相应的政策措施: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建立有效监督机制、建立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发挥非政府组织职能,确立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加强媒体舆论监督,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等。  相似文献   

14.
今年3·15主题活动是“消费与服务”。围绕这一年主题,中消协表示将开展包括消费教育、消费者评议、比较试验、消费者满意度测评等在内的一系列活动。中消协称,确定“消费与服务”年主题,就是强调消费维权工作要紧密围绕拉动消费、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球鞋市场异常火爆,一些名品球鞋的售价远超其使用价值,而许多消费者却趋之若鹜排队购买,成为一种社会热议现象。消费社会商品的符号化,符号对自我建构的意义以及个体寻求社会认同的心理是球鞋火爆的主要原因,具体而言,个体认知与情感是产生球鞋消费行为的内因,二者通过影响消费者对球鞋的心理偏好促使消费者产生原始的球鞋消费动机;社会情境是球鞋消费行为的外部因素,通过身边人影响、面子因素、广告传媒、明星效应和经济条件等强化消费者的球鞋消费观念;最后,消费者在"态度-情境"的双重指向下产生了球鞋消费的行为倾向,而球鞋消费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取决于社会情境作用的强弱。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时代,让人在大数据中找到自我,找到全新生活方式,找到新的消费所爱。网络口碑研究和咨询公司CIC曾发布名为《中国年轻消费者喜欢什么》的数据报告,在“生命价值”一栏中,指出中国年轻人想要的是“梦想与渴望、勇气、生活方式”。而媒体扮演的角色是“生活方式指引,推动个性化、个人属性”。麦肯锡也曾发布报告称,中国的年轻消费者更情绪化。报告提到“到2020年,中国年收入超过10.6万元人民币的主流消费群人数将达到4亿,这些新兴消费者更自我放任、注重个人享受、并具有品牌忠诚度。”这个品牌忠诚度的表现形式就是粉丝消费。  相似文献   

17.
市场竞争关系和消费关系是经济法调整的两类最基本的经济关系,市场竞争利益和消费利益则是经济法保护的两类最核心的社会利益.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和消费秩序、保护经营者的竞争权益和消费者的消费权益、有效预防损害市场竞争利益和消费利益的结果发生是经济法责任制度应当满足的价值需要,而惩罚、补偿、预防功能则是经济法责任制度应当具备的三种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18.
“责任”这个词语,总是让人联想到义务和付出。从财富榜、纳税榜到慈善榜,在过去的2006年企业的社会责任被一再提起。这个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欧美发达国家逐渐兴起的概念,使消费者的关注点由单一关心产品质量,转向关心产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和劳动保障等多个方面的同时,也使“社会责任”成为西方社会在对企业进行业绩评估时的一项重要指标,《财富》和《福布斯》这样的商业杂志在企业排名评比时都加上了“社会责任”标准。  相似文献   

19.
社会对个人的待遇不是人的自我价值田浩马克思主义是特别强调人的物质利益的,它既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也强调社会对个人的待遇和回报,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有些人将此观点推广到人的价值领域,进而认为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就是人的社会价值,社会对个人的待遇就是人的自我...  相似文献   

20.
个人高等教育消费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国内,教育支出在居民总消费中排在第一位,超过养老和住房,其中一半以上用于高等教育。个人高等教育支出既是一种投资行为也是一种消费行为,在高等教育消费过程中存在非理性消费、高等教育消费者主体缺位、消费者权益没有保障等现象,严重损害了教育消费者的利益,也不利于高等教育消费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