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判别分析的方法,对200例上腭(石膏模型)的11项指标的性别进行性别研究,为用腭判定性别提供了依据,结果发现,有10个指标存在显著意义的性别差异(P<0.05)。应用判别分析方法,获得3个判别函数式,其判别率在64.00%~76.00%,本研究为用腭判定性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用判别函数对一块颅骨性别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对东北汉族60例(男、女各30例)单块颅骨(上颌骨、额骨、枕骨和顶骨)的25项指标进行测量,应用判别分析方法对每块颅骨进行分析,发现了某些性别差异非常显著的指标,并获得了12个判别式。结果表明:用单个颅骨判别性别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中额骨最好,其判别率达93.3%,与国外的研究比较,本文判別率高,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上颌前牙的性别判别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牙的形态变化判定性别。收集辽宁地区成人上颌牙的石膏模型200例(男、女各100例,年龄在18岁~24岁),利用自动显示游标卡尺测量牙冠厚和牙冠宽,并应用判别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的6个性别判别式,其判别率为57.5%~64.5%,为用牙的形态变化判定性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汉族人腰椎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提供体质人类学的数据资料 ,建立中国汉族腰椎性别判别的方法。方法根据人体骨骼测量方法 ,测量 117付 (男 80 ,女 3 7付 ,年龄 17~ 90岁 )中国汉族人腰椎的 10项指标 ;选择性别差异显著的椎测量项目 ,建立腰椎及各腰椎的性别判别方程。结果第一至第五腰椎均有 5个以上的测量项目的数据存在显著意义的性别差异 (P<0 0 5 ) ;建立的 5个腰椎及各腰椎的性别判别方程 ,判别率在 69 4%~ 91 8% ,以 5个腰椎的多项指标的性别判别方程的准确率最高 (91 8% ) ,其次为第一腰椎 (84 5 % )和第二腰椎 (82 1% )。结论中国汉族人腰椎的性别差异以第一和第二腰椎明显 ,腰椎性别判定以多项指标的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5.
辽宁汉族成人前牙的性别判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辽宁地区汉族成人前牙(508颗)的牙根长、牙冠高、牙冠宽、牙颈宽、牙冠厚及牙颈厚的测量值进行了两类判别分析,获得了前牙的12个性别判别方程式,其回代率分别为68.42%~87.50%、70.41%~86.36%。  相似文献   

6.
本文测量了85例国人胸骨(男52,女33)的全长、柄长、体长、柄最大宽、体最大宽、柄最大厚及体最大厚七个项目,发现所有项目都具有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但两性间重迭率较高,用单项难以准确判定性别。为此,采用 Fisher 判别分析法建立了判定胸骨性别的判别函数,判别率最高达90%。考虑到残缺胸骨的性别鉴定,亦建立了相应的判别函数。与国外研究相比,本文方法判别率较高且更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三维数字化测量方法对上下颌牙弓宽度进行测量,来评估上下颌牙弓宽度与性别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收集120名成年人的上下颌三维数字模型,男女各60名,利用逆向工程软件,分别测量上下颌两尖牙间、两第一前磨牙间、两第二前磨牙间、两第一磨牙间和两第二磨牙间的宽度,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判别函数,以评估上下颌各牙弓的宽度与性别的关系。通过ROC曲线分析,得出所有牙弓尺寸估计性别的可能性。用Garn等给出的方法计算性别二型性百分比。结果 除了两下颌尖牙间宽度,其余上下颌各牙弓宽度的平均值男性均大于女性,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用其建立判别函数,鉴定准确率为59.2%~80%。其中,上颌两第二磨牙间的宽度对性别的判断效果最好,为80%。性别鉴定的准确率随着从尖牙到第二磨牙的远移而增加。ROC曲线分析表明上颌两第二磨牙间宽度最有可能估计性别,曲线下面积为0.887。上颌第二磨牙间宽度的性别二型性最高,达到91.8%。结论 上下颌各牙弓间的宽度在不同的性别之间存在差异,尤其是上颌第二磨牙间的宽度,因此可考虑将其用于遗骸的性别鉴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135例(男69,女66)国人成年胫骨进行了12项测量。统计检验表明所有项目都具有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按照判定破碎胫骨性别的需要,采用逐步判别分析和Fisher方法建立了17项判定破碎胫骨性别的判别函数。判别率为79.3~84.4%。本研究表明胫骨上端宽、下端宽和滋养孔处骨干周长具有最重要的性别鉴定价值,其单项判别率为79.3%~80.2%。  相似文献   

9.
成人颅骨宽度的性别判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用颅骨判定性别提供依据。应用判别分析方法对收集东北地区已知性别成年男性和女性颅骨40具的颅骨宽度10个指标的性别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0个指标中有7项性别差异显著(P<0.05),应用判别分析方法获得4个判别函数方程式,其判别率为96.3%~97.5%,本研究为可用颅骨判定性别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个人识别在法医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包括判定种族、推断身高、判定性别和推算年龄。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椎体进行个人识别的成果,并对椎体个人识别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自动显示游标卡尺,对中国辽宁地区汉族成人切牙、侧切牙、尖牙(508颗)的根长、冠长、冠宽、颈宽、冠厚及颈厚六项指标进行了测量,得到了辽宁地区汉族成人切牙、侧切牙及尖牙的这六项指标的测量值,与王惠芸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并阐明了切牙、侧切牙及尖牙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2.
用Y—染色体特异DNA探针鉴识微量干血痕性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法医鉴识干血痕性别,通常是用盐酸阿地平染色观察 Y—小体的方法。重组 DNA 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法医物证检验开辟了新的领域。本文用 Y—染色体特异 DNA 探针鉴识干血痕性别的成功,为法医的血痕性别签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牙齿结构变化图像分析测量指标与个体年龄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图像分析法对牙齿结构变化指标与个体年龄相关性进行研究,所用牙齿标本均取自香港大学口腔生物中心牙库,共得到人体牙齿842颗,标本来源的个体年龄范围为13~84岁,采用Kontron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仪直接测量法进行各牙齿标本的外表和切片检查,检查所得数据均输入电子计算机数据库软件,并使用社会科学统计专用软件包(sps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个体年龄相关性较好的指标依次为TP2’,S2,T2’,EP,TCI等,如按牙齿类型分类,与个体年龄相关性较好的指标为:T2’,S2’,TCI等(切牙与尖牙类),CCP’,EP’,E’等(前磨牙类),TP2’,S2’,EPWNL’等(磨牙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103名中国汉族人的唇纹特征,其中男性57人,女性46人,年龄范围为22~58岁。按照金子·丑之助提出的分类方法,对中国汉族人的唇纹进行了分类,并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中国汉族各型唇纹的分类,并且比较了唇纹的性别差异和上下唇之间的差异。中国人唇纹的类型男性以Ⅲ型为高,女性以Ⅰ型为高。  相似文献   

15.
用PCR扩增X-Y-特异片段性别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Chelex-100处理方法提取 DNA,用 PCR 扩增 Amelogenin 基因片段检测血痕和毛根的性别。扩增一个样品只需1/10体积3mm~2血痕 Chelex-100处理液或1/10体积一根毛发 Chelex-100处理液(含模板 DNA)。100例血液样品结果显示,在男性可同时显现977bpX 特异片段和788bpY 特异片段,而在女性只观察到977bp X 特异片段,该方法用于性别鉴定可靠、灵敏、方便。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16~92岁的140例颅骨的颅内外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的愈合情况。骨缝愈合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身长、颅外冠状缝右侧第3部(P相似文献   

17.
笔者曾用FT-IR光谱法对108种不同蓝色圆珠笔油墨进行了系统分析,确定了油墨组成成份,实现了种类认定.在此基础上,选取了二种不同种类的蓝色圆珠笔油墨字迹色痕,在紫外光下定时照射,根据各自光谱特征峰校正峰高的计算,确定相关峰的相对峰高比.根据相对峰高比值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曲线拟合和计算机编程.同时,探讨了油墨组份之间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其目的是为了推断字迹色痕的“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