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县级人大执法检查工作现状及建议王剑一、执法检查促使普法面逐年扩大,但是广大公民的知法度目前仍然比较低。通过执法检查活动,推动法律法规知识普及.解决有法不知道的问题,提高公民的知法度,这是历年执法检查工作的一个基本要求,且“一府两院”及有关部门和单位在...  相似文献   

2.
杨波 《公民导刊》2009,(7):I0001-I0001
从6月22日至7月底,市人大常委会法院执行工作执法检查进入集中检查阶段。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光国对此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抓住重点,精心组织;二是要注意对法定协助义务部门协助执行工作情况的检查;三是要讲求实效,提高执法检查质量。  相似文献   

3.
准备工作须扎实。要选准议题。根据监督法规定的六种途径,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和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准确选定执法检查议题。要突出重点。开展执法检查工作前,要针对拟开展执法检查的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4.
卢鸿福 《人大研究》2005,(11):10-10
执法检查是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的重要措施和途径,它对于保障法律法规的遵守和执行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上下级执法检查缺乏统一的安排和部署,作为基层县级人大每年要检查和配合检查的法律法规很多。过多过滥的执法检查给基层人大工作带来困难,笔者认为,基层人大执法检查也要“减负”。据笔者对某县级市人大常委会近几年执法检查的调查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反复检查。同一部法律本级人大要组织检查,地市级人大要组织检查,省级人大也要组织检查。由于没有时间上的统一部署,一部法律要组织检查两三次。二是检查…  相似文献   

5.
一、把执法检查放在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地位首先,执法检查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工作。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规定,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就是"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的遵守和执行。"法律这一规定,明确了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中的重要任务。完成这一任务,要做许多艰巨的工作,而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执法检查,是重要工作之一。通过执法检查,可以推进法律的学习、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可以总结贯彻实施法律的经验教训,改进执法工作;可以检查发现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6.
关于执法检查若干问题的研究□程卓鸿一、执法检查的法律属性对执法检查的法律属性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不单纯是一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在于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执法检查的性质,从而改进执法检查的工作方式,提高执法检查的实际效果。本人认为,从我们国家现有的法律规...  相似文献   

7.
换届以来,我们按照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围绕充分发挥人大的监督主体作用,在强化司法监督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1、通过改进和加强执法检查工作,强化司法监督。过去对公安司法机关的执法检查,一般只是"开开座谈会"、"听听汇报",成绩谈得多,对问题则是蜻蜓点水,执法检查重点不突出,效果不理想,有些流于形式。换届以后,我们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加强了执法检查工作。在执法检查中,不仅要听汇报,开座谈会,更重要的是要  相似文献   

8.
我们是如何拓展司法监督的途径的□敦煌市人大常委会一、全面推行执法责任制是强化司法监督的有效形式近年来,我们针对少数领导干部和部分群众法制观念淡薄,执法责任不明确以及实际工作存在的“有法不知道、知道不执行、执行不严格”的问题,在学习借鉴河北省辛集市实行...  相似文献   

9.
目前,宁河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本区环境保护法执行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实地查看了星河纸业生产车间及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听取了有关情况汇报。指出,要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以关注民计民生为着力点,  相似文献   

10.
当前执法检查面临的困难及其改进思路董珍祥执法检查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一种重要形式。实践中多数执法检查的实效不够,通过执法检查取得的监督效果不甚明显。而现实又迫切要求执法检查监督必须跟上立法和其他工作步伐。执法检查如何不断改进工作,克服目前存在...  相似文献   

11.
正执法检查是地方人大在实践中创造的一种富有成效的监督方式。监督法就如何开展执法检查进行了具体规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在本行政区域内得到遵守和执行。"这为执法检查这一常态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目前,各地对执法检查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需要进一步厘清。  相似文献   

12.
郭芳 《小康》2008,(6):98-99
多方奔走整整一年,田应东仍然看不到任何希望。他不明白,这份具备完全法律效力的裁定书为什么就是无法得到执行?他也不知道,裁定执行最终要"暂缓"到何年何月?  相似文献   

13.
一、充分认识律师法执法检查的意义执法检查是人大监督工作的基本形式。吴邦国委员长多次指出,执法检查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把涉及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由于律师工作与司法工作密切相关,对维护公民、法人和非法人团  相似文献   

14.
执法检查就是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是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职权。执法检查工作的法律性很强,检查的主体、对象和形式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严格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笔者认为,搞好执法检查,真正使执法检查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把握以下七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人大执法检查是地方人大监督“一府两院”正确贯彻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具体工作中,不少同志对人大执法检查存在模糊认识,认为人大对“一府两院”进行执法检查就是“找茬子”,也有人认为执法检查就要“多掰刺,少栽花”。笔者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是对执法检查的片面认识,没有全面理解执法检查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6.
一、现状和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立法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已经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但是,法律法规的实施效果与立法的预期目标相差很大,这说明执法及执法监督中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第一,“执法难”是当前法制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逐步建立。但在法律实施中却存在着令人不安的两个不平衡现象,即法律法规制定与实施的不平衡,不同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不平衡。据近几年全国人大执法检查的有关材料表明,得到认真贯彻执行的法律法规只占15%。执行比较认真的法律法规约…  相似文献   

17.
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就是要正确地运用行政权力,更好地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程度和信任程度;就是要有效地落实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提高政府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目前,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政令不畅、执行不力。有的地方和部门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有的只顾局部利益,不考虑全局利益,搞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有的工作有布置、无检查,工作不落实;有些政策和工作部署缺乏深入调研,不完全符合实际,也影响执行效…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政府的钱准备怎么花?居民社会保险金是否有上调?用于民生改善的资金有多少……"这些问题一直都是民众关心的热点,也折射出民众对政府的期盼。而这些问题的指向,就是政府预算编制执行。民有所想,人大必行。为此,萍乡市人大常委会以组织开展预算法执法检查为抓手,监督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和改进预算编制,推动部门预算合理执行,积极回应民众关切。谋篇布局把好"方向盘""组织开展预算法执法检查,全  相似文献   

19.
当前执法检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执法检查的主体不清楚。国家权力机关执法检查的主体应当是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但在工作中执法检查的主体常常模糊不清。例如现在有些地方人大在执法检查中往往与有关执法部门甚至其他部门联合进行。这种作法很容易混淆执法检查的主体,常常会使执法部门成为实际上的检查主体,使人大的执法检查变成了执法部门系统内部上级对下级的检查,降低了人大执法检查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2.执法检查工作的客体不确定,工作中随意性很大。其检查的对象既可以是"本行政区域  相似文献   

20.
人大执法检查规范化之管见□蔡升寅蔡国超执法检查是人大进行法律监督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什么?首先就是要推动法律法规的正确贯彻实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其次是要促进执法单位和执法人员依法执法,增强执法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