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数据时代,多发性侵财犯罪的发案率居高不下,且衍生出了时空跨度大、作案地缘化、手段更新快的新特点,传统的侦防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对此类犯罪的打防需求。在大数据广泛应用的新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的相关性和预测性使得其在侦查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在大数据的驱动下,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应该建立情指一体化的作战框架,并利用大数据识别犯罪模式以实现精准打击。在防控方面,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人员、车辆、赃物的控制,并构建大数据犯罪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2.
经济发展致导犯罪目标增多近几年我省侵财犯罪大幅度增长,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也日趋严重,社会上追求高消费,追求享乐,过分注重自我、个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新旧两种体制的交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和完善的一个大的社会变革中。企业推向市场,竞争机制的运转,优胜劣汰成为必然。在新旧体制的交替过程中,社会矛盾还持续一段时间,这种交替和矛盾中出现的空隙和漏洞,给某些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刑事犯罪在数量上会出现继续增多的势头,特别是随着人、财物的大流动,使得犯罪主体与客体更加接近,以抢劫、盗窃、诈骗、走私等  相似文献   

4.
多发性侵财犯罪是刑事犯罪的主要类型,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财产安全。新时期,我国多发性侵财犯罪呈现出犯罪类型结构有所变化、犯罪科技含量高、新型犯罪不断滋生、流动人口犯罪现象突出等特点。鉴于信息化背景下多发性侵财犯罪的新特点,公安机关应转变工作理念,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创新防控手段和打击手段,创新信息化警务模式,不断提升打击侵财犯罪的效能。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侵财犯罪的高发案率和低破案率一直是基层侦查工作所面临的难题,而新时期其犯罪手段多样化、智能化,团伙犯罪和流窜犯罪趋势明显的特点更是让侦查人员举步维艰。将大数据与侦查工作相结合,构建大数据背景下多发性侵财犯罪预警模式,将会对遏制和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7.
现阶段,街面侵财型犯罪日益突出,已经严重危害到人民群众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在治理街面侵财型犯罪的过程中,对其实行社会化预防,是一种超前的治理手段,具有从本质上消除犯罪的意义。街面侵财型犯罪的社会化预防可以按照犯罪学的理论,依照犯罪预测、抑制犯罪动机、限制犯罪机会和条件、预防重新犯罪等分步实行。  相似文献   

8.
占有是民法和刑法中的重要概念。刑法占有源自民法占有概念体系,但刑法学界往往强调其特殊性,忽视其同质性。在我国占有辅助人对物之占有,在民法或刑法中都不被认可。由于我国刑法规定的职务侵占罪具有特殊性,这使得占有辅助人的行为认定变得模糊不清。对等关系人的占有是简单的共同占有,共有人之一擅自处分占有物,构成侵占罪,而非盗窃罪。被委托的封缄物中内容物属于委托人单独占有,没有受托人占有或共同占有之余地。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侵财犯罪是刑事犯罪的主要类型,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财产安全。新时期,我国多发性侵财犯罪呈现出犯罪类型结构有所变化、犯罪科技含量高、新型犯罪不断滋生、流动人口犯罪现象突出等特点。鉴于信息化背景下多发性侵财犯罪的新特点,公安机关应转变工作理念,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创新防控手段和打击手段,创新信息化警务模式,不断提升打击侵财犯罪的效能。  相似文献   

10.
铁路旅客列车侵财犯罪一直是困扰铁路治安的突出问题。目前,旅客列车侵财犯罪增加,主要原因是重视不够,立案不实,打击不力,投入警力严重不足。解决问题的对策是增加客车警力,改革乘警管理模式,制定乘警标准规范,重塑乘警形象,加强对列车侵财犯罪的斗争谋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多发性侵财犯罪在刑事案件中所占比重最大,是刑事案件和社会治安整体状况的决定性因素。吉林警察学院公共安全研究所深入基层对吉林省多发性侵财犯罪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准确分析与预测多发性侵财案件的主要特点与发展趋势,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控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支付逐步取代传统支付技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新型交易常态。与之俱来的是新型网络侵财犯罪的高发,此类犯罪具有犯罪手段新颖、行为定性困难的特点。通过实证研究,归纳总结出网络支付侵财犯罪主要的犯罪类型及行为特征,同时明晰并厘清存在的争议焦点,确立不同犯罪行为的刑法规制方式,最终可以提供相应的侦查对策和犯罪预防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职务侵占罪入罪门槛大幅提高的现实语境下,对快递员窃取快件等侵财犯罪的定性应立足于职务侵占罪不转移占有的本质属性,对职务的认定应考察其有无包含具有代为保管性质的内容,认定占有时则需重点关注有无占有辅助的情况,并结合快递服务运作流程特点作出准确认定。  相似文献   

14.
街面多发性侵财犯罪猖獗,是困扰社会治安的难点问题。探析街面多发性侵财犯罪特点和形成原因,研究遏制对策,不仅有利于遏制街面多发性侵财犯罪猖獗的势头,也有利于从总体上遏制刑事犯罪上升势头,带动和促进整个社会治安状况的好转,同时也是我们当前加强街面多发性侵财犯罪案件侦查工作问题研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当前多发性侵财犯罪始终呈现高发态势,团伙性、地缘性犯罪、职业性特征突出,智能化程度高,犯罪嫌疑人反侦查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跨区域流窜、系列犯罪特征明显。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存在的困难及问题主要包括规模化打击缺乏,传统侦查手段弱化,协作配合不够,基础信息支撑薄弱等。公安机关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基础信息采集、规模化侦查打击、合成作战、协作办案、深挖犯罪、视频侦查等打击机制,做好大数据分析、宣传教育、技术防范等犯罪预防工作,加强重点人控制、高危车辆控制、阵地控制、寄递渠道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的工作中普遍存在证据收集意识不强的问题。对此,应根据不同种类的案件加强对证据的收集,强化现场勘查意识,加大调查访问力度,及时收集视听材料,以便准确有效地打击此类犯罪。  相似文献   

17.
第三方支付方式的普及,为该环境下侵财犯罪的发生提供了土壤。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内储存的是数字化财物,此类侵财犯罪与传统侵财犯罪并无本质上的差别,但在定性上,仍存在盗窃罪、诈骗罪和信用卡诈骗罪之争。由于第三方支付环境下侵财犯罪不具有秘密窃取的特征,故不构成盗窃罪。因该类行为属于主动获取型犯罪,与非法取得他人的信用卡并在自动柜员机上使用实质相同,因而应认定为信用卡诈骗罪。  相似文献   

18.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和经济建设高速发展,诱发刑事犯罪因素逐步增加,刑事案件发案始终居高不下。在各类刑事犯罪中,尤其是重点地区高危人员侵财犯罪日益冲击着现有的社会管理模式,给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带来了压力和考验。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这类犯罪活动规律和特点,查找根源,对于有效防范和打击高危人员犯罪、保障民生、促进社会治安稳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与传统的侵财犯罪相比,涉第三方移动支付侵财犯罪行为人与被害人并没有面对面的接触,犯罪行为模式也与传统盗窃、诈骗等犯罪有所不同,理论界与实务界对该类新型案件的定性存在一定的争议。涉第三方移动支付侵财犯罪中虽然被害人对于财物的去向并没有明确的认识,但仍因为犯罪行为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做出了错误的处分决定,符合诈骗类犯罪的行为特征。同时根据该类具体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被害人主动操作型与犯罪人主动操作型两种,前者应定性为诈骗罪,后者应定性为信用卡诈骗罪。  相似文献   

20.
近年城市街头侵财犯罪活动日趋猖獗,群众反映强烈,本文分析了城市街头侵财犯罪的规律特点,总结了公安机关打防经验和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