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既是世界政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必然要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伟大的独创性。从中外对比的角度,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基本内涵,可以从崭新的政党制度形式、崭新的政党关系模式、崭新的执政和参政方式、崭新的协商民主形式四个方面进行系统性解读。  相似文献   

2.
新型政党制度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高度的互构性,其深层规律正是党的全面领导下政党逻辑与民主逻辑的内在统一性。人民力图通过政党制度实现当家作主的政治要求,是新型政党制度得以不断充实和完善的内在动力;新型政党制度源于中国民主的内生要求,中国的民主成长离不开这一重要制度载体。这就决定了新型政党制度的建设将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运转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如何真正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主理论、多党合作理论、统一战线理论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民主形态和政党制度进展有机结合,开创中国政治发展的新天地、中国民主发展的新方向以及中国政党制度的新局面?本文尝试从建构新型政党制度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认知逻辑和话语体系、提升新型政党制度基础上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主体能力、加强新型政党制度基础上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客体建设和努力实现新型政党制度基础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化发展等方面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种政党制度的形成都不是偶然的,都存在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的逻辑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一起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崭新的政党制度模式,在制度形式、党际关系、执政方式、民主实现形式等方面都具有创新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政党制度形成的过程是中国革命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在外力驱动下进行现代化的过程。党建国家是当代国家建设的客观逻辑。这种客观逻辑反映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体现了中国政治逻辑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革命成功之后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地位。现代化的客观逻辑决定了现代化发展中所引发的社会分化必定会产生多元的政治力量,执政党要实现有效领导必须与民主党派进行政治协商和多党合作。中国的政党制度必须在现代化进程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现代性批判和反思是当前理论界重点关注的问题域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对现代社会中资本逻辑盛行、人的主体性膨胀、社会理性分裂等西方现代性问题予以前瞻性揭示与批判,并指出解决方案只能是彻底摧毁资本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以维护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扬弃了西方现代性内在的资本逻辑,以引导“公共人”成长来发扬人民主体性,其内含的公共理性实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选择和制度设计使其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之间有着本质差异,这为我们反思西方现代性以及人类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人民政治经验和政治智慧的结晶。中国的特殊道路决定了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近代中国先后经历了君主立宪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尝试,但无一例外地失败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经过长期努力和实践,最终形成了植根于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这一政党制度与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有着显著的区别,深刻地体现了民主精神,为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给世界政党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是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传统逻辑发展的结果,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体现出卓越的制度优势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国家治理在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底色、人民主体的价值取向、多元主体协商合作的运行逻辑和包容差异的结构特性等方面高度耦合。两者呈现出双向塑造的内在逻辑:一方面新型政党制度具有巨大优势和强大功能,它为国家治理提供制度供给、制度动能和制度效能,另一方面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成果为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落地和优化发展提供实践平台、评价依据、价值导向和促动机制。两者的高度耦合与互动融合关系决定了新型政党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存在内在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政党政治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思想相结合的全新政党制度类型,为人类政治文明宝库增添了新的时代性内容。理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原创性贡献,要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叙事逻辑为阐释框架,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实践和制度形态纳入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原初语境与知识体系中进行比较分析;要深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演进的历史逻辑,立足历史—文化—话语—效能的总体性视野阐释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原创性贡献和时代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黄丽萍  赵宬斐 《岭南学刊》2010,(5):36-40,115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学习型政党的建设,是立足于对当代世界境域、中国境域和自身境域的三重把握。中国共产党在社会转型中建构新现代性,正面临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现代性命题的探索和如何避免陷入"党派地质学"震荡的困境两个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要加强自身的现代性学习,实现学习型政党的逻辑旨归,在制度功能的转向与调整上在要由重政治控制转到重法治建设;在制度功能的开发与整合上在要从聚合差异转到提升合法性认同;在制度功能的价值诉求上在要从提供秩序转到实现正义与和谐。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是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传统逻辑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在中国近代血与火的革命斗争中诞生的。它的强大生命力和突出的政治优势就在于它的和谐性,追求和谐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独特选择和内在要求,体现和谐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基本内核,和而不同是中国政党制度的重要保证。这些政治优势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政党制度总体上必然是一种和谐共赢的政党制度,成为保障我国社会和谐发展与长期稳定的根本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形成于民主革命时期,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反对国民党反动派一党专政制度和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并在建国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一政党制度体现了我国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要求.与世界各国政党制度相比,这一政党制度具有显著的特征和优点,是一种崭新的政党制度模式,丰富了世界政治文明的理论宝库,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党制度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从而对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逻辑体现在党的自身建设与党所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始终是与"学习"紧密联系的;现实逻辑体现在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有学习型政党给予知识的供给和能力的支撑来形成政治智慧;内在逻辑体现在政治文明进程中政治知识化的发展要求;内容逻辑体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发展逻辑体现在政党政治合法性的建构;价值哲学逻辑体现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党内民主建设的意义决不限于共产党自身,必然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的价值取向,也是推进和发展人民民主的有效的制度形式。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领导与被领导、执政与参政和相互监督的关系,揭示了我国政党制度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发展党内民主对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正确认识和把握多党合作中的政党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政治学的角度,考察了现代化发展与中国政党制度的起源和演进的关系脉络;并从历史的维度和现代化的路径,剖析了中国政党制度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现代化过程是造成中国政党由对抗和竞争的政治体系转变为合作和协商的政治体系的内在逻辑,它以现代化发展的视角,说明了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自身发展客观规律与最终选择。  相似文献   

17.
学术界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形成与发展的逻辑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从而加深了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必要性的认识;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内涵、要素、特征、功能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从而加深了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实然的认识;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从纵向、横向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而加深了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的认识;尝...  相似文献   

18.
政党协商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核心要素,具有独特的性质地位和运行机制,以政党间的合作为主要政治运行方式,在政党之间体现和而不同的关系。政党协商的过程是凝聚共识、智慧和力量的过程,政党之间是非零和博弈与合作共赢。"和而不同"的行动逻辑,保障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  相似文献   

19.
在影响政党制度的各种因素中,政治文化是深层次的因素,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都能够从该国的政治文化中找到依据.基于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的研究视角,可以阐释中西政党制度之所以具有不同模式的文化根源.在当代中西政治文化变迁的背景下,可以对中西政党制度发展的民主价值取向作出分析,进而探讨中西政党制度对民主取向的适应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西方国家往往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归入为"一党制""党国体制"和"威权体制"等范畴,这是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一种误解。应该看到,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的政党政治过程和政治效能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都体现了不同于西方政党制度的特点,属于一种新的政党制度类型,实现了对西方政党制度的实践超越,在世界政党制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