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让沟通无限     
2007年2月28日至3月1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云南省政府共同主办,中欧社会信息项目联办,云南省信息产业办公室承办,云南省电信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云南有限公司协办的"首届中欧信息社会项目论坛"在昆明举行。本次论坛以"缩小数字鸿沟,促进区域与城乡协调发展"为主题,来自欧盟和国内的30位专家,分别就我国在利用信息化缩小数字鸿沟,促进区  相似文献   

2.
中国缩小数字鸿沟的行动效果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启动了一批旨在缩小数字鸿沟的工程项目.叙述了中国在完善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解决信息传输"最后一公里"问题,提高公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推动"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多方共赢"的运行机制等一系列缩小数字鸿沟行动方面取得的效果;分析了目前缩小数字鸿沟行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对缩小数字鸿沟问题认识不足、缺乏统筹规划、尚未形成有效运行模式、缺乏对弱势群体的制度保障、理论研究亟待加强,同时城乡、区域信息设施差距加大,信息服务效果差强人意等;提出了缩小数字鸿沟的有关对策建议,包括统一规划指导、突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关注弱势群体、加快推进三网融合等.  相似文献   

3.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数字鸿沟”。尤其是在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数字鸿沟”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但在目前,由于社会、历史、经济等众多因素,我国城乡未成年人在获取网络信息资源上存在着极大的差距,这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的现代化水平。鉴于以往我国学者对“数字鸿沟”问题的研究并未涉及到城乡未成年人的“数字鸿沟”问题,笔者将从城乡在经济发展水平、互联网普及程度、以及学校教育信息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论述城乡未成年人“数字鸿沟”问题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叶帆 《前沿》2004,(4):31-34
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 ,我国东西部地区间“数字鸿沟”正日益成为经济协调发展的巨大障碍。本文首先论述了相关理论 ,并对我国各地区间信息化差距的现状进行了比较研究 ,从而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其核心观点是 :东西部地区间“数字鸿沟” ,其根源在于人文基础、人才结构、制度建设、投资规模、信息资源以及服务体系这六大环节。只有从这六方面入手 ,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西部地区“数字鸿沟”的跨越。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国内数字鸿沟问题,通过分析美国政府在缩小数字鸿沟问题中所实行的各项举措,以期对缓解我国数字鸿沟提供有益借鉴。在具体分析我国数字鸿沟状况的基础上,继而提出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实施软硬件支持的全方位的信息扶贫,探索缩小我国数字鸿沟的长效机制等改善数字鸿沟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十多年的农村信息化建设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一定的社会基础。但是在整个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强者恒强,弱者积弱”的现象较为普遍,城乡间的“数字鸿沟”成为制约信息化建设协调发展的一道“门槛”。农村信息化建设困难重重,浅层次的应用以及陈旧的服务信息等问题严重束缚着农村信息化的建设步伐。为此,近日记者  相似文献   

7.
政府大事记     
《内蒙古政报》2008,(7):46-48
●5月16日 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信息办公室、内蒙古通信管理局和内蒙古移动公司共同举办的“内蒙古2008移动信息化论坛”在呼和浩特举行。论坛同时宣布,2008全区移动信息化论坛正式启动。自治区副主席赵双连出席并致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昌吉回族自治州信息化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阜康市以科学技术部863项目“缩小数字鸿沟——西部行动”应用示范项目为契机,通过政府公众网站群建设,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切实为全社会、投资开发者和旅游者服务,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一、政府网站群建设思路的提出阜康市政府公众网站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当前,建设重点已从信息发布型政府网站向集信息发布和在线服务为一体的功能服务型政府网站群过渡,借此提高政府监管职能和服务水平。阜康市政府公众网站已初具规模,大部分乡镇和部门还没有开通公众网站,但其…  相似文献   

9.
《创造》2007,(3):18-19
作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龙头区域的昆明、曲靖、玉溪、楚雄4州市,滇中城市群的区域分工协作、协调发展受到了极大关注。2006年3月31日,由云南省城乡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云南省建设厅主办,《创造》杂志社等单位协办的“首届滇中城市群规划论坛”在昆明召开。省政府有关领导和滇中4城市的行政领导以及省市相关部门、单位的负责人和专家近200人出席了论坛。  相似文献   

10.
《时事资料手册》2007,(4):45-45
6月5日,亚洲合作对话第六次外长会议在首尔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促进信息技术合作、缩小数码鸿沟”。包括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在内的29个亚洲国家的外交部长和政府官员.以及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期间,各国代表对信息技术合作等19个亚洲合作对话项目进行了评估.制定了加入亚洲合作对话的标准.并决定组建高级别研究小组.  相似文献   

11.
《电子政务》2011,(12):104-104
【本刊讯】2011年11月23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暨信息主管峰会”在北京召开。“数字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是在国家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战略层面,展示“数字中国”成果的国内高水平交流平台,自2004年启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八届.此届论坛由北京大学,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主办,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乡间的"数字鸿沟"正在日益扩大.其中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文化知识水平低,信息闭塞三者互为因果,造成7亿农民基本被排斥在信息化之外."数字鸿沟"已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如何进一步缩小我国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本文提出,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有必要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企业、社会(包括农民)多赢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电子政务》2011,(7):F0002-F0002
以“下一代数字城市建设”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电子政务高峰论坛”于2011年6月25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信息化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国家信息资源管理北京研究基地和北大CIO班教务办公室主办.CIO时代网和锐捷网络承办.北达软协办。  相似文献   

14.
当代国际关系的新课题——数字鸿沟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网络化在给全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不平等和新的社会分化,即所谓"数字鸿沟".数字鸿沟的客观存在日益成为影响国际关系发展的一个新因素和当代国际关系中引人注目的新课题.国际社会正在谋求如何缩小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15.
10月15日,第九届信息无障碍论坛在北京中国盲文图书馆隆重举办。本届论坛以“整合与集成--全媒体时代的无障碍服务”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帮助残疾人,尤其是视力障碍人士消除数字鸿沟、共享信息文明。
  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鲁勇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他说,信息无障碍不仅是社会人道主义关怀的生动体现,更是关乎我国8500万残疾人平等权益的核心问题。信息无障碍对残疾人而言不是奢谈也不是一项特权,它是所有人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他希望此次论坛能够催生出更多服务于广大残疾人的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营造出更加无障碍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信息化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信息基础设施、计算机拥有量、互联网接入等国家信息化发展基本环境快速发展,信息化的准备度快速提升;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改造、电子政务的全面推进以及社会信息化和文化信息化等领域的覆盖程度和应用水平越来越高,信息化的应用度向纵深发展;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城乡数字鸿沟开始缩小,信息化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已经确立,信息化的影响度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张新红 《电子政务》2008,(11):50-53
中欧数字鸿沟是指中国与欧盟之间在拥有和使用主要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的差距.重点考察中国与欧盟在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计算机和互联网四个方面存在的差距,考察显示,2007年,中国主要信息技术拥有和使用总体水平比欧盟落后69%.这表明中国与欧盟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数字鸿沟,其中,中国与欧盟差距最大的是计算机,其下依次是互联网、移动电话,差距最小的是固定电话;但从变化趋势看,中欧数字鸿沟呈逐年缩小趋势.  相似文献   

18.
程也 《今日上海》2008,(4):38-39
长宁区在上海市率先提出“数字长宁”的战略构想是在2001年,同年,长宁区成为“国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综合实验区”,以信息化引领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过多年的建设,长宁城区信息化综合水平在全市名列前茅。“十五”期间,长宁区始终坚持以“数字长宁”为引领,充分依托上海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势,构建了政务网、社区网、教育网、卫生网、园区网五个应用网络。信息化具有得天独厚的先进技术优势,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2007年长宁召开的信息化工作会议是启动新一轮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志。2008年,是落实“数字长宁”发展战略,实现信息化建设走在前列的关键之年。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数字鸿沟报告2008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新红 《电子政务》2008,(11):24-43
所谓数字鸿沟,是指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拥有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的差距.国家信息中心从2005年起组织"中国数字鸿沟研究"课题组,对中国数字鸿沟现状进行测算和分析研究,本报告是关于中国数字鸿沟问题的2008年度报告.报告主要以互联网、计算机、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彩色电视机的普及应用为依据,采用"相对差距综合指数法"计算"数字鸿沟指数",重点考察了中国城乡、地区和性别数字鸿沟情况,分析了2007年中国数字鸿沟现状以及2000-2007年数字鸿沟变化趋势.报告显示,总体而言,中国信息技术扩散进入快速扩张期,数字鸿沟进一步缩小;但城乡,地区间数字鸿沟仍很突出,依然是困扰中国信息化发展的重大难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迅猛发展,数字鸿沟问题也日益突出并有扩大趋势。数字鸿沟已成为影响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因素。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数字鸿沟现象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电子政务环境下数字鸿沟形成的原因及其解决的对策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