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招商引资恐怕是每个地方最热衷于做的工作了,它既不用自己花钱,又能对经济起到吹糠见米的效果:许多地方甚至全民皆“招”,给每个单位、每个干部下达招商引资任务。不过表面上看招商引资不花成本,弄不好却也要付出代价。广西南宁市江南区原副区长曾昭敏,在任职江南区科协主席期间,为江南区引进了一家企业,并且一度搞得红红火火。由此曾昭敏也当上了副区长。不料商海风云变幻。这家企业很快陷入了困境。“红旗”不能倒!曾昭敏几番奔波,帮企业流入了150万资金,可是他却由此犯下了滥用职权罪而被法院判刑,而江南区政府亦为此损失了120万元。  相似文献   

2.
招商引资恐怕是每个地方政府最热衷于做的工作了,它既不用自己花钱,又能对经济起到吹糠见米的效果。南宁市江南区原副区长曾昭敏,在任职江南区科协主席期间,为江南区引进了一家企业,并且一度搞得红红火火。由此曾昭敏也当上了副区长。不料商海风云变幻,这家企业很快陷入了困境。“红旗”不能倒!曾昭敏几番奔波,  相似文献   

3.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不少地方政府存在着职能错位、不到位及缺位的现象。如地方政府直接替代企业进行招商引资活动,既履行着“裁判员”的义务,又承担着“运动员”的角色。鉴于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的角色错位、缺位及不到位现状,各地方政府应尽快转换角色,切实将工作着力点转到转变思想观念、优化投资环境、提供公共服务、加大扶持政策等宏观调控上来。  相似文献   

4.
《法制与经济》2009,(9):42-42
最近一段时间,各地群众上访事件有增多趋势,有的是群体性的,越级直接上京的也不少,弄得地方政府很是紧张。为了防止群众上访,有些地方建立了包保“责任制”,每个干部包几家几户。干部们没有办法,就用经济手段来限制七访。如江西省丰城市某公司为了阻止职工上访,竟然下发书面通知以扣发工资和罚款相威胁:“上访一次罚款两百元,上访两次罚款四百元,上访三次工资扣发。”有些地方则充分发挥宣传工具的作用,广为宣传不得上访的规定,有些地方干脆打出标语:“不准上访,上访罚款”!前些天在网上看到一幅照片:农村某住家墙上赫然写着:“越级上访是犯法的”。人们不禁要问:这是哪家的法律?怎么连老百姓找个地方说说心里话也犯法了?  相似文献   

5.
姜东良 《法人》2009,(6):74-77
在全民“招商引资”浪潮的席卷下,一些地方政府喜欢为企业大包大揽,为了避免繁琐的报批手续,甚至用违法手段为引进的企业包办用地、建设等各项手续。十年前,发生在浙江义乌的一场招商引资引发的包办用地闹剧,至今余波难了,再次为这种“包办”行为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6.
为加快经济发展,很多地方以多种形式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本是让人高兴的好事,但少数地方出现了虚假招商现象。归纳起来,虚假招商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胆大妄为乱“造商”。例如:某地一当地企业经过包装改造,不久就成了某某的“招商引资”企业;去年是张三的“招商引资”企业,今年牌  相似文献   

7.
阿成  黄珍琼 《政府法制》2006,(11):50-53
2006年4月18日,长沙市人民检察院对湖南省郴州市原副市长雷渊利提起公诉。80册堆积如山的卷宗,不仅记载了雷渊利173次受贿950万元、贪污18万元、挪用公款2650万元的犯罪证据,还记载了这位“三玩市长”与9个情妇风花雪月的故事。与其他薄情寡义的风流贪官不同,左拥右抱的雷渊利对每个红颜知己都“恩重如山”,不仅将香车、豪宅和权力如同甘露般普降滋润红粉佳人,而且构建“贵妃后勤部”,设立私生子“基金会”。因此,莺莺燕燕翩翩飞舞,没有一个情妇内讧和倒戈。  相似文献   

8.
<正>当下政府招商引资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带动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诸多问题亦浮出水面。较为典型的如2016年江苏某市引入某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方王某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先后套取国资共66亿元后脱逃美国,2020年该市经开区管委会报警处理。类似的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失败的案例不胜枚举。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地方政府迅速投身招商引资工作,  相似文献   

9.
万清 《政府法制》2006,(22):35-37
许多地方特别是贫困地区,把招商引资当做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惜倾一地之力寻找老板上门来投资。可是来投资的人是否就是富商巨贾呢?这就需要在招商“百忙”之中睁大眼睛。一名千万富翁来到国家级贫困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凤山县,以办厂作幌子诈骗了各地工程老板的定金140万元,然后卷款潜逃。案发后,警方调查时,才发现他其实并不是什么千万富翁,只不过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电工程局科研所的一名停薪留职人员。这场骗局是怎么得逞的呢?近日笔者赴凤山县了解了其中过程。招商引资之下,“千万富翁”出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凤山县地处桂西北的崇…  相似文献   

10.
如何实施有效监督是人大监督的老问题,现实工作中,地方政府总感觉人大监督没监督到点子上,他们时常抱怨:“政府工作忙忙碌碌.终日忙于上项目、招商引资、发展经济,还要腾出时间来迎接人大视察、检查、调查、评议等,精力分不开,时间不够用”等等,人大也深陷“没事找岔、添麻烦添乱”之烦。其实,地方政府还是很欢迎人大监督的,那么,他们期待什么样的监督?又有哪些“监督需求”呢?  相似文献   

11.
《法治与社会》2005,(9):54-55
前不久,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的一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引起了争议:当地政府为投资者抛出了“官饵”,只要在该县投资1000万元以上,即可享受副县级待遇。这成为正宁县出台的招商引资政策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条。该县的引资政策还包括:凡在正宁境内投资100万元~500万元,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工业项目,用地实行“零地价”租用;投资5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的工业项目,实行“零地价”征用的工业项目,土地费用由县上统筹解决。  相似文献   

12.
这件奇事发生在5年之前,它被新闻媒体的披露也半年有余了。时过境迁,现在提它作甚?因为比较典型,它足以提醒善良的国人,连“愚昧”的“风水先生”也看懂了当今的腐败。 奇事发生在四川省彭山县青龙镇。1994年,这个镇的党委和政府的头儿耗资200万元,建造了一幢5层豪华办公楼。墙面蓝色玻璃,铝合金门窗,楼顶  相似文献   

13.
薛子进 《法人》2010,(3):83-85
确山县政府以矿产资源进行招商引资,投资者在投入数百万元即将获得产出的时候,驻马店市国土部门却以欺骗的方式强行将该矿资源“一女二嫁”,使原投资者血本无归,而其中隐藏的官商利益链条也在招商引资背后渐渐浮现  相似文献   

14.
现在许多地方为了发展经济,都在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其作用显而易见。然而伴随着大规模的招商引资,一些不良倾向也随之而来。一是一些地方的基层单位把赠送土地、随意减免税作为招商引资的“法宝”,乱抛“绣球”,致使招商引资变味,甚至造成损害国家和地方利益的问题;二是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中饥不择食,不管三七二十一,见项目就引,结果把一些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或市场趋同的重复建设项目引了进来,不但没有经济效益,而且给当地经济造成了新的负担。上述做法不仅违背我国的基本国策和有关法律法规,而且也不是兴商之本,因为有实力、有眼光的客商,…  相似文献   

15.
10月26日,河北省邢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被称为"最牛政府奖金"的民告官案件。原告韩杰起诉邢台市政府不兑现其承诺的1650万元招商引资奖金。  相似文献   

16.
<正>招商引资是一项政府主导和企业广泛参与的重要工作,是指地方政府向投资者推介当地优势,争取投资者到当地开展包括直接或间接投资的各类投资活动。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实现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区域竞争力提升等发展目标。作为政府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效手段,招商引资一直是社会各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本文结合笔者为招商引资活动提供法律服务的经验和其他各地的招商引资案例,对招商引资协议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派出所指导员嫌自己“官位”太低,于是出资1万多元,请人“协调”一把手职务。 几个月后,中间人号称通过一位县委副书记“协调”成了“所长”一职,但“买官人”对“协调”结果不满意,竟然一纸诉状将中间人告上法庭,追索1万元“活动经费”。 2004年7月14日,河南省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公开审理后判决:驳回“买官人”的诉讼请求,并处罚金1000元。  相似文献   

18.
据《法制日报》报道,曾任江苏省南京市江浦县副县长、六合区副区长的刘有贵,以“非法倒卖土地使用权罪”,被南京下关区人民法院判处4年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600万元。  相似文献   

19.
李磊 《政府法制》2009,(19):36-37
最近,媒体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湖南溆浦环保局收钱进人超编4倍,每个岗位卖一两万》。报道称,湖南省溆浦县环保局只有编制20多人,却超编80多人;交1万元,就可进环保局系统工作。其他部门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超编现象……这则消息经媒体广泛报道之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交1万元就可以吃上“皇粮”?更令人惊奇的是:当地的环保局局长却说“很正常”、“人员并不多,很合理”。正常在哪里?合理性又体现在哪里?在溆浦官场的背后,又体现出了基层政府怎样的官场形态?  相似文献   

20.
罗贞祥信誓旦旦地说:“未上分数线要读本科的,广西大学4万元……北京理工大学7万元可搞掂……”正当家长们缴了钱翘首以待时,罗贞祥却一头钻进码堆里大赌特赌起来。赌“六合彩”初尝甜头加大投资想出“绝招”罗贞祥是陆川县乌石镇人,今年二十五岁,高中毕业后因无钱上大学,只好在家乡某村做一位小学代课老师。起初,罗贞祥工作是认真负责的,教学质量不错,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还通过自学考试获得了大专文凭。但几年过去了,境况一点都没改变,他仍待在偏僻的山村当小学教师,仍是每月240元的工资。久而久之,他上进心没有了,心思也不放在教学上,整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