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全球化已经逐渐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背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不同的全球化历史阶段做出了各自的历史贡献,并逐渐取得了巨大的理论突破。同时,全球化的风涌来袭也为在新的更为宏阔的视角去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提供了新的时代参照,也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徐俊 《世纪桥》2008,(8):5-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永无完结的历史性工程。在新的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拓宽审视视野、转化理解视角,对于完整、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内涵,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本质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它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铸就真正体现自己民族特色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
徐俊 《世纪桥》2008,(6):5-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永无完结的历史性工程。在新的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拓宽审视视野、转化理解视角,对于完整、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内涵,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本质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挂意义,它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铸就真正体现自己民族特色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使我国大学生传统信仰教育面临挑战,如何应对成为信仰教育成败的关键。我们应该从创新信仰教育内容、方法和模式等方面入手,构建一元主导多样并存的内容体系;构建以人为本、以理服人、以技动人的方法体系;构建立体化、全方位渗透的模式体系。  相似文献   

5.
《求实》2016,(12)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在政治领域得到成功实践,这使得我们的理论研究一直非常注重从政治经济维度而较少从历史文化维度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巨大影响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还远不能说主导了大众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特别是在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多样的今天,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面临严峻挑战,亟待从新的文化视角进行破解。作为超越了同时代一切哲学的科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来就是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传入中国后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一个重要原因。今天,马克思主义哲学要进一步中国化、大众化,就要进一步推动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两者更加深入的互动互补契合。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历史和中国文化背景下被中国人不断认同并日益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其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之传承与保留是马克思中国化落地生根的文化前提;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现实需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基础。当今世界,文化全球互动的迅猛发展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坚持唯物史观及辩证法思想仍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概念。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发展实践的自然深化和逻辑升华。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对我国新型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为新型社会建设明确了目标方向、提供了精神力量、提高抵制各种意识风险能力。为了深化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我们应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及其大众化的研究;促使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中国具体实践、理想与现实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种种挑战,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局面,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成果,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二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三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从实际出发,走群众路线;四是必须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9.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国镛 《探索》2007,1(2):8-12
长期以来,我国的理论界和学术界基本上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同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给人们造成了极大的认识混乱。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两个不尽完全相同的概念,从时间上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念比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使用的时间要晚一些。从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属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无疑已不再是西方语言、西方风格,而具有中国的形式、内容和民族特色、风格、气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二者是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耀先 《学习论坛》2004,20(12):78-80
全球化是一个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种重要态势 ,它全面地影响着世界的历史进程 ,无疑也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在这个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时代 ,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与杂合是必然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 ,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 ,它只有以开放的态势 ,整合异质文化 ,借鉴外来文化 ,才能充满生机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翻译是开启跨文化交流的一把钥匙 ,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下 ,翻译策略体现着翻译主体的文化态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翻译中 ,如何做到既要认同世界文化的共性 ,又要保护民族文化的个性 ,这是本文重点探讨和关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为了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我们必须紧密联系当代中国社会的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同时,培养一支忠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骨干队伍,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学习哲学思想发展史,批判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创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观点和新体系,并使之融汇在中国民众的精神构架中。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是兼有道德信仰和政治信仰、个体信仰和群体信仰特征的思想体系,具有区别于其他信仰的科学性、崇高性和实践性特点。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辩护与批判、整合与凝聚、激励与动员、引导与稳定的社会功能,对于我们今天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以及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信仰具有强大的协调力、凝聚力和激励力,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科学的信仰,具有其他任何信仰都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是我们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确立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实现及其成果的巩固,要求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作为一项根本任务。理论途径、政治途径和实践途径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确立和稳固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探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建宁 《学习论坛》2005,21(12):5-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新鲜实践经验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结合、融合、磨合、整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由观念形态转为实践形态的过程。认真回顾、总结、梳理、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对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进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柯利 《理论研究》2012,(6):17-21
互联网迅猛发展正在改变我国传统的舆论引导格局,如何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内涵,应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新挑战,寻求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信仰强有力的支撑,最大限度地去发挥新兴媒体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积极影响和主导作用,不断提高网络舆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引导能力和引导水平,保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是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当前学术界广泛研究的学术热点,厘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语境、哲学实质和核心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深层次推进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概念的提出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及其与马克思主义信仰在部分属性上的相通性,使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研究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成为可能。以此为视角,在实现路径上,马克思主义主要通过吸取中国传统哲学智慧、创新社会理想观念和吸收民间文化传统三方面来完成。  相似文献   

18.
信仰的构成包括信仰主体、信仰客体和信仰方式三大要素。从信仰构成的三要素解读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质、提高信仰教育的实效,并进一步坚定和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体包括共产党员和人民大众,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客体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和"三个自信",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不断追求是我们确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过程,也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树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世纪桥》2014,(1)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不仅决定着中国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也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命运。在传统文化视域下,从理论和实践两大层面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阐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在东方社会的重大发展,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提升,但是在结合过程中还有一些现实性的问题需要我们注意,对于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我们都要进行客观的评价和辩证的继承,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林娅  王多吉 《新视野》2006,1(3):9-11
从时代问题与哲学反思的关系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一命题不仅成为一个哲学问题,而且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进程的前提性问题。对这一命题进行追问和反思,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前提,探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本质,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途径,有助于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