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在《地巴唑和VC配合应用提高雏鸡抗病力试验》(见本刊1988年第1期)中,从1日龄开始给蛋用雏鸡按20mg/kg/日连续饲喂地巴唑5日,结果表明该量对提高雏鸡成活率、增强抗病能力确有显著作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在生产中应用推广,笔者于1987年9月21日至10月20日,进行了地巴唑对雏鸡的安全性试验。  相似文献   

2.
关于用新城疫弱毒苗拌入饲料喂服,对鸡进行免疫,国内外已有报道。考虑到疫苗拌料口服免疫方法简单,且适用于目前千家万户群众养鸡的状况,于1984~1985年,选用新城疫Ⅱ系弱毒苗做拌料喂服试验,并与滴鼻免疫、饮水免疫进行了比较。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雏鸡:为刚15~16日龄的京白雏鸡600只。抽检母源抗体后,随机分成3组:第一组400只,行滴鼻免疫;第二组100只,行饮水免疫;第三组100只,行拌料喂服免疫。 2.非免疫鸡:购入7只未免疫鸡用作红细胞凝集(HA)和红细胞凝集抑制(HI)试  相似文献   

3.
地巴唑是临床上一种常用的解痉、扩张血管和降压药,同时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国外学者对其作用机理作过研究,但多是探讨其对动物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而对动物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国内外均未见报道。我们给星杂288公雏灌服地巴唑,通过检测免疫器官内酯酶阳...  相似文献   

4.
对FBC0、FJC0、精制多糖和变性蛋白质 4种黄芪提取物进行琼脂糖弥散试验 ,检测其对6株供试细菌的抗菌活性 ;将 4 0只星杂蛋雏鸡分为 5组 (1个对照组和 4个试验组 ) ,全部进行新城疫疫苗常规点眼、滴鼻免疫 ,从 7日龄起对试验组鸡饮服 4种黄芪提取物溶液 6周 ,每周进行心脏采血 ,用血凝抑制法 (HI)测定血清NDV抗体水平 ;每周称量体重 ,计算增重率 ;扑杀试验鸡 ,取胸腺、脾、腔上囊等免疫器官称量 ,计算免疫器官指数。试验结果显示 ,4种黄芪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均为阴性 ,NDV血清抗体水平、增重及免疫器官指数等各项指标试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说明黄芪的各种成分对鸡的生长发育及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作者用英国产驱虫药奋斗呐驱除鸡羽虱,获得满意效果。 (一)试验材料 1.试验药物:市售奋斗呐粉剂系英国壳牌公司原粉,由济南军区卫生防疫队分装,每袋10g。 2.试验鸡:安全试验鸡40只,来自济南军区后勤部鸡场11日龄的健康雏鸡;感染鸡虱病鸡17只,其中京白904鸡11只,乌鸡6只,均为5~6月龄育成鸡,由山东省畜牧兽医总站动物室提供。  相似文献   

6.
(一)试验鸡 选自偏僻非疫区榆次县石圪塔公社沟口大队未免疫的1~2岁健康土种鸡32只,其中公鸡25只、母鸡7只。选专业户优种星杂288经Ⅱ系苗免疫过的6月龄健康鸡162只,其中公鸡50只、母鸡112只。  相似文献   

7.
笔者采用常规细胞培养法测定经LaSota株滴鼻免疫10日龄内雏鸡的各器官含毒量,证明含毒量与各日龄雏鸡HI抗体滴度有关,同时观察不同日龄雏鸡免疫后HI抗体滴度变化,为雏鸡早期免疫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雏鸡:刚出壳的红布萝雏鸡200只,由广西农学院牧试站供给。雏鸡来源于同群母鸡,并抽样测定其母代的HI滴度。2.LaSota株:由中国兽药监察所引进,广西农学院兽医微生物教研室传代,用于雏鸡的免疫和HI试验。3.鸡胚:选用广西农学院牧试站的来航鸡蛋,孵化9日供细胞培养用。4.鸡红细胞:用2只以上成年公鸡无菌采血加入含有枸橼酸钠试管中,混合均匀后用生理盐水洗3次,使用时配成1%红细胞悬液。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对鸡马立克氏病(MD)的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接种鸡胚的安全性和免疫保护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试验表明:18日龄鸡胚接种HVT疫苗对孵化无不良影响,与1日龄 雏鸡接种HVT疫苗比较,鸡胚免疫后较早产生免疫保护,用MD强毒(BJ—1株)腹腔内接种攻击后,保护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我市现行的鸡新城疫免疫程序是:在雏鸡7~14日龄用新城疫Ⅱ系苗首次免疫,一个月后用Ⅱ系苗再次免疫,然后到每年7、8月份用Ⅰ系苗防疫,防疫重点是青、成年鸡。但这种免疫程序在广大农村分散饲养的条件下,对雏鸡不易达到较高的防疫密度。为了改进现行鸡新城疫免疫程序,达到既简化程序,又提高雏鸡保护率的目的,我们设想,把雏鸡的第一次免疫改在炕坊进行。1985年5~8月,分别对1、14日龄雏鸡进行Ⅱ系苗免疫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通过IBDPBG98鸡胚苗和IBDPBG98F_5CEF细胞苗对1日龄雏鸡在免疫原性、临床安全性、病理致病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疫苗对雏鸡法氏囊均有一定的保护力,而以IBDPBG98F_5CEF细胞苗保护法氏囊组织免受强毒破坏的效果优于鸡胚苗。用细胞苗1000EID_(50)的免疫剂量免疫2周,就可达到100%的保护率。两种疫苗对法氏囊组织几乎不形成组织学损害,免疫雏鸡后,只引起法氏囊内反映体液免疫反应的B淋巴细胞系细胞明显的活化增生。  相似文献   

11.
1984年7月上旬,我们对25只65日龄希塞斯鸡用鸡新城疫Ⅰ系疫苗和鸡瘟疫苗按规定方法和剂量同时分别免疫注射,却于8月初发现其中11只鸡感染了鸡痘。而同样保存的同批鸡痘疫苗(均系南京药械厂1983年12月21日生产,批号为33-1)给省属练湖农场的6000多只星布罗肉鸡单独使用又未见有感染鸡痘的情况。原因何在呢?为查清这一问题,我们分别在1984年12月19日至1985年1月18日对50只星布罗肉鸡和1985年6月10日至7月10日对15只D系罗斯鸡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证实鸡新城疫Ⅰ系疫苗对鸡痘疫苗存在干扰作用,而Ⅱ系疫  相似文献   

12.
1983年4月,在陕西某养鸡场,经Ⅱ系苗饮水免疫和未经免疫的雏鸡群中大批鸡只发病死亡。经免疫荧光法检验和病原分离诊断,确定为鸡新城疫强毒所感染。下述诊断过程。 (一)疫病流行情况及临床表现 疫病开始在一个鸡舍发生,经10天后波及至三个鸡舍,日死亡最高达3798只,19天内共死亡雏鸡24276只,给该场雏鸡生产造成极大经济损失。发病鸡中多数为经过新城疫Ⅱ系苗饮水免疫的1、2、4月龄雏鸡,另外一群未来得及免疫的10日龄左右雏鸡发病和死亡率更高,而该场成年鸡未见发病。发病初期,为最急性型,常见不到任何临床症状,突然发病大批死亡,进而可发现鸡群中部分鸡只精神委靡,羽毛蓬乱,翅尾下垂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病程较长的患鸡可见到拉稀,粪便带血,也有少数病鸡出现头颈歪斜,作转圈运动的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13.
我们试用异种动物—山羊制备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ED)、鸡新城疫(ND)双价高免血清,并进行了效果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一)材料和方法 1.动物与药品: (1)山羊:选择1只体质健康1~2岁的公山羊供制备双价高免血清用,但该山羊经健康观察、检测体温均不得有任何异常。 (2)雏鸡:取自繁自养未经免疫注射的35日龄易感健康京白雏鸡60只,供保护试验用。 (3)种毒与药品:①种毒:选择经实验室检查确定自然感有IBD和ND的患鸡数只,采集脑、脾脏和法氏囊,供制备二联组织灭活苗用和发病感染用。②IBD和ND二联组织灭活苗:由本研究室制备。③标准抗原和阳性血清:均由郑州兽用生物制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根据国内外学者的有关研究,自制了鸡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简称油苗),油苗与Ⅱ系或Ⅳ系弱毒疫苗同时应用于带母源抗体的1日龄雏鸡,较好地克服了母源抗体的干扰,获得了理想的免疫效果。Ⅱ系 油苗组免疫后60日龄内,Ⅳ系 油苗组免疫后90日龄内,HI抗体效价在4 log_2 X以上,攻毒保护率为100%;Ⅱ系 油苗组免疫后90日龄,HI效价为3 log2 X,攻毒保护率为80%,其免疫效果远远高于油苗单独免疫及Ⅱ系疫苗对1日龄或9日龄雏鸡的免疫。在农村推广应用油苗与弱毒疫苗同时免疫孵坊内的1日龄雏鸡,可避免雏鸡因母源抗体水平高低悬殊而造成的单用弱毒疫苗的初免失败,又克服了在7~15日龄时,鸡己分散到千家万户,使免疫很难进行的缺点。既提高了免疫密度,又提高了免疫效果。油苗对经免青年鸡及成年鸡的免疫,其HI抗体效价高于Ⅰ系弱毒疫苗免疫鸡3~4个倍比滴度,且能在较长时间内处于高免疫水平状态。免疫后390天,HI效价还在4 1og_2X以上,攻毒保护率100%。疫苗原胚液经4~40倍稀释后制成油苗,免疫鸡仍能达到或超过Ⅰ系疫苗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5.
1978年以来,在我省部分地区发生一种鸡的跛行、麻痹和眼睛失明等症状的疾病。经对40例病鸡的剖检,组织学检查以及对部分鸡场进行血清学检查和雏鸡接种实验,证明属于慢性型马立克氏病(MD),并初步查明了MD在河南的分布概况。现报告如下。 (一)病鸡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 1.病鸡的品种和年龄:本病多见于白来航、星杂288、仙居、芦氏、中原红、青岛花等鸡种,本地土种鸡也有发生。病鸡多在3~12月龄,较大的鸡也有发病。  相似文献   

16.
将含不同抗原量的IBD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17日龄雏鸡,结果IBD-ND二联苗和IBD浓缩苗免疫组鸡的抗体水平上升较快,免疫11d时免疫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免疫对照组(P<0.01);3个免疫组鸡的攻毒保护率基本一致,但IBD原苗组鸡的腔上囊损伤最为严重.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增加IBD抗原量能刺激鸡早期体液免疫应答,提高特异性免疫力.  相似文献   

17.
兰州雁滩鸡场成年来航鸡群于1981年4月1日开始发病死亡。根据临床表现、尸体解剖和疫病流行情况,诊断为鸡新城疫。于是对发病鸡进行了血清治疗,健康鸡群用鸡新城疫1系苗紧急接种,疫情于14日被控制,全场约3000只生产鸡,共死亡136只。在发病期间,对相距5000米以外的育雏室、雏鸡舍采取了相应的防疫措施。 为了防止鸡新城疫疫病流行,我们对先后出雏的13445羽雏鸡,用“F”系疫苗免疫。免疫后的雏鸡陆续发病,引起雏鸡新城疫病爆发反而造成疫病流行,其观察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认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病理学变化及其发病机理,本研究采用常规病理学检查方法,配合组化法对1日龄雏鸡人工感染IBD强毒株后的免疫和非免疫器官进行病理学动态观察。(一)材料和方法1.IBD强毒:J_1-C_7法氏囊冻干毒(1987年12月4日,0.25g),毒价为10~(5.5),鸡半数感染量(CID/50)/0.025ml,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提供,-20℃保存。  相似文献   

19.
鸡白痢沙门氏杆菌(Salmonella pullorum)引起的感染,在雏鸡常为急性全身性败血症过程,造成死亡多限于2~4周龄。在成年鸡通常呈现局部的或慢性的过程。本文对北京郊区某鸡场于1985年4月份在7周龄雏鸡中爆发白痢病造成大量死亡的情况和其病理形态学特点报告于后: (一)临床简况 该场有产蛋鸡7500只,健康状况和产蛋率良好。1985年2月份外购种蛋9018枚,其中有B6-1(荷兰Hisex黄鸡,父系)、B6-2(〔加〕556芦花鸡,母系)和B4-2(〔加〕星杂444白来航,母系)等三个品种。2月3日入孵,12日检出未受精卵2788枚,实孵受精卵6230枚,24~26日共孵出雏鸡5750只,孵化率占受精卵的92.3%。  相似文献   

20.
为了验证农牧宝在1:200浓度下,对鸡球虫卵囊的杀灭作用,于1988年7、8月进行了本项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用药:由国家机械委204研究所、陕西省凤县兽药厂联营生产的农牧宝——复合酚消毒剂。批号:(87)陕兽药字07126。 2.试验用卵囊:天津农学院牧医系寄生虫教研室保存的柔嫩艾美尔球虫(Eimeria lennlla)。 3.试验鸡:为34日龄无球虫感染的京白公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