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亚钦 《学理论》2012,(7):117-118
法治国家的实现离不开社会主体的品质和修养,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社会急剧转型,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得到普遍提高,也面临诸多挑战。具体介绍了学者们对法律意识概念的分析研讨,试着对法律意识的概念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从法律至上的理念、良法之治、司法公正和普法教育几个角度提出了培养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研究公民知识产权法律意识的培育问题,是当前全面提升公民素质、实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对公民知识产权法律意识培育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总结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展望,以期对我国公民知识产权法律意识培育的进一步研究和实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公民素质与公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民省 《理论探索》2007,2(1):128-130
公民教育是中国近代以来仁人志士建设现代化国家的伟大追寻。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要求社会成员根除传统的血缘伦理、等级身份和特权思想,树立公平与效率、竞争与合作、权利与义务等新观念。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公民素质的提高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3,(29)
目前,我国公民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消费伦理问题,加强我国公民的消费伦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在我国公民消费伦理教育的内容上,应注重消费伦理知识的传授、消费伦理意识的培养以及消费伦理行为习惯的教育。要有效地进行我国公民的消费伦理教育,首先,发挥政府在公民消费伦理教育中的引导作用;其次,注重提升公民消费伦理的践行能力;最后,继承和发扬我国节俭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5.
加强大学生公民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公民教育要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基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为核心,以民主法制意识教育为关键,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朱涛  席从文 《学理论》2013,(29):244-245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异军突起,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越来越引起重视,特别是目前高职大学生存在法律意识严重薄弱的情况,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目标和学生的特点,培养高职大学生法律意识,促进社会的公平,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即法律课堂教学的规范和改革、营造法治校园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管理等措施来提高高职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成才。  相似文献   

7.
由于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转型时期的中国法治建设存在着大众层次法律意识对精英层次法律意识滞后的现象。而当代中国大众层次法律意识和精英层次法律意识都将不满指向法律现实,笔者认为,从理想状态出发,应该实现大众层次法律意识和精英层次法律意识“和而不同”的有序协调,以在法治中各取所需,各为己用。  相似文献   

8.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向公民教育延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公民社会在我国逐渐兴起.但是,我国与全面成熟的公民社会还有相当距离,公民意识的培养、公民教育的普及与发展任务还相当艰巨.在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备的公民教育体系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公民教育功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向公民教育延伸,就成为一个极富理沦意义和实践意义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谢冯浩  梁瑶 《学理论》2013,(30):388-389
新加坡是一个高度重视公民教育的国家,从建国之初仅仅用了四十余年的时间就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文明国家,这与其实施良好的公民教育是分不开的。新加坡公民教育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经过不断的探索,形成了符合新加坡国情的公民教育内容。因此,通过借鉴新加坡公民教育的有益经验,可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民教育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公民参与表明了一种全新的公民责任、权利以及治理的观念。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对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进而实现其良好的施行效果具有实质性的作用和极其重要的功能,公民参与是公共政策的基石。公民社会是国家和家庭之间的一个中介性的社团领域,是公民参与的载体。公民性是公民参与的内在支持和保证。伴随国家民主化改革的进程,我国应当培育公民社会,促进公民性的发展。国家的治理需要有一个讲道德、守法律的公民社会。依靠有良好公民性的公民社会,才能节约治理的成本。  相似文献   

11.
邱小玲 《学理论》2009,(8):119-121
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的高低反映其民主与文明的程度高低,高素质的公民是推动民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培养高素质的公民是重要的国策。公民素质的提高,一方面有赖于公民社会的制度建设,另一方面有赖于各级各类学校具体的公民教育的实施。我国学校公民教育比较薄弱,不适应民主与法制社会的发展,发展我国学校公民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城市社区的公民教育是国家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的公民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探讨城市社区在公民教育中的责任,分析城市社区在公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城市社区的公民教育,对于提高公民素质,维护公民权益,推动城市民主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因此,在企业管理中必须重视法律,注意培育严谨的法律意识,通过培育风险意识、健全完善制度、强化责任意识把企业管理纳入法制轨道,以更好地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李琪花 《学理论》2012,(11):18-19
中国社会当前存在一些尖锐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究其根源,很大程度上源于公民社会的缺失以及国家权力的膨胀。因此,当前中国社会变革的首要任务是从启蒙精神入手,使公民教育与社会影响之间成为良性互动,从而构建健康和充满活力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6,(2)
由于社会个别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局限性以及家庭法律意识教育的不足,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普遍薄弱,这直接导致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的增多,势必会影响依法治国的最终实现。因此,应当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氛围,完善高校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措施,提升家庭教育中的法律意识教育,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法律实践活动,自觉培养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6.
冯慧 《学理论》2014,(12):275-276
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合格的公民,内容包括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和公民品行。当代青少年价值观受到流行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影响,出现了价值观的紊乱,因此通过公民教育中的公民课程、公民实践活动和社会志愿服务等途径能够引导青少年树立理想信念、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增强政治效能感。  相似文献   

17.
保持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已有的成绩与势头,保护已升腾起的公民政治热情并将其引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与提高我党的执政能力、提升治理国家的有效性,增加国家政权稳定性有着极高的关联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呈现出参与形式不断丰富,参与能力不断提升,参与效果不断显现,参与层次结构不断优化,参与制度化程度不断提高等五个特点。  相似文献   

18.
孙玉红  杨孝志 《学理论》2012,(16):189-191
实施切适的公民教育是我国实现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理论界对公民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基本概念的厘定、公民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对这些观点进行梳理,希求对以后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法国公民教育传达的精神,就是国家应该对基本的价值,特别是公共领域的价值传递担负起责任,家庭也应该培养孩子们遵照特定的公共价值与规则。研究了法国公民教育的目标,包括小学、初中、高中教育目标,归纳和总结了法国公民教育所包含的主要内容,然后对其在开展公民教育时的教学课程模式的选择做出分析和简要评价,最终得出法国在公民教育领域所取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公民社会在我国逐渐兴起。但是,我国与全面成熟的公民社会还有相当距离,公民意识的培养、公民教育的普及与发展任务还相当艰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