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金中梁 《今日浙江》2010,(23):35-35
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战略决策,在全省范围内布局14个产业集聚区,重点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海洋经济、先进制造业等。金华市的金华产业集聚区和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等名列其中,这为金华市推进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工业大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相似文献   

2.
何美华 《今日浙江》2010,(11):39-39
今后一个时期,义乌将以创新提升市场为龙头,以打造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为载体,以推进国际贸易综合配套改革为动力,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3.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龙湾扩大中心城区辐射功能、加快经济城市社会转型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将把现代服务业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以温州城市东部五大功能区为平台,构筑一核二轴六区产业构架,努力把龙湾建设成为温州商贸、金融、生产服务、楼宇经济、现代商住五大区域性服务业中心,打造温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浙南闽北三产发展引领区,实现由工业强区向现代服务业强区迈进。发挥四大优势,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相似文献   

4.
马卫光 《今日浙江》2009,(14):31-31
近年来,镇海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重塑新优势、实现新跨越”的战略要求,紧紧围绕促增促调这一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在全面改造提升先进制造业的同时,把加速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经济转型升级、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手段,致力于做大规模、做优结构、做足特色,着力构建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我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总结了我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特点。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标准,提出了强化组织、统一规划,产业导向、完善链条,明确重点,多元发展,优化布局、强力整合等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集聚的理论与实践有很大差异。由于城市中心区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存在不同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使现代服务业空间结构出现结点。现代服务业在城市中心区集聚是有其规律性的,它影响着现代服务业企业区域的选择,而区域选择又需要各种因素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沈发 《今日浙江》2008,(18):27-28
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坚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突出6个重点领域。强化3个尺度的空间集聚格局,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源自于上海都市型工业的实践探索,经历了从自发集聚到政府引导的发展过程。2000年上海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转换中,提出积极发展城市型工业,确定了600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6000平方公里的郊区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两个优先”发展战略。中心城区的老工业建筑空置以后如何向现代服务业功能转变?成为都市型工业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唐润海 《当代广西》2012,(17):38-38
近年来,雁山区委组织部按照“组织系统要做创先争优的表率”的目标,解放思想,赶超跨越,以推动雁山区“三区建设”(科教组团城区、现代农业与旅游服务业结合的观光休闲区、现代新型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以“三个坚持”为主线,强化组织系统自身建设,努力打造创先争优表率队伍。  相似文献   

10.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对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从波特教授关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唇齿相依理论及台湾宏基电脑创办人施振荣先生提出的“微笑曲线”论入手,讨论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的内在必然性。通过对武汉市、南京市、沈阳市、成都市这四个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相互关系的比较,揭示了武汉市生产性服务业慢于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武汉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各自封闭性发展对地方财政收入及地区生产总值的消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的五种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丁耀民 《今日浙江》2006,(19):26-27
当前,中央针对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大了宏观调控的力度。工业作为投资、信贷、贸易顺差及能耗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宏观调控的重点领域。面对宏观调控的新动向,经贸管理部门必须全面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快发展思路的转型,积极创新经济管理方式,真正按照省委书记习近平在省经贸委考察工业经济工作时提出“的跳出工业抓工业”的理念,把服务业发展与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加快发展与生产密切相关的现代服务业,更好地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服务。“跳出工业抓工业”是新时期浙江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跳出工业抓工业”是经济…  相似文献   

12.
《天津政协公报》2013,(1):38-39
<正>"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制造化"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能级跃升的显著标志。积极顺应这一客观规律,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是新区加快建设高水平现代制造业研发转化基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的优选战略。一、新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态势初显新区行政区成立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以"十大战役"为平台载体,以"十大改革"为强劲动力,坚定不移地走发展实体经济之路,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同步带动现代金融、现代物流、设计创意  相似文献   

13.
《今日浙江》2010,(7):21-22
经过5年的努力,金华要初步建立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体制保障体系,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逐步推进产业结构从“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加快形成与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相配套,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服务业体系,实现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钟春云 《当代广西》2013,(20):28-29
蜿蜒的柳江穿城而过,在柳州市柳东新区拐了一个巨大的弯。在这里,一个崭新的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广西柳州汽车城发展势头强劲,再造一个新柳州的目标正逐步成为现实。自治区提出“双核”驱动战略,作为西江上游的工业重镇,柳州市加快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联动发展,新一轮现代服务业扩张期的发展环境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15.
顾秋麟 《今日浙江》2008,(18):30-31
生产性服务业是最具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是吸纳人口就业的重要领域,是服务业加快发展的重中之重,是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绍兴要将之作为下一轮发展的重点,像规划城市建设那样规划生产性服务业,像抓工业发展那样扶持生产性服务企业发展,像抓工业园区建设那样抓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像加强工业发展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一样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要素保障。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发展范式,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业融合对于正面临着严重资源和环境约束亟待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国制造”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发展范式。通过对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过程价值链分析,揭示出两大产业的融合过程实际上就是两大产业的价值链重组过程。在此基础上,将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产业融合方式分为价值链纵向延伸、价值链横向拓展、价值链活动虚拟及价值网式融合四种类型,以百丽为例,对其从传统制造业转型为服务企业的产业融合化发展路径进行了剖析,以期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服务”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群众》2012,(4):F0002-F0002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扬州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战略目标,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等各项工作,以“三新一网一书”产业为代表的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以上海大众整车项目和信息产业基地为形象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相似文献   

18.
武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服务业不仅是国际上跨国资本继制造业转移后向中国产业转移的一个新领域,更是扩大内需,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新增长点。而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不仅是带动制造业持续、快速、全面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支撑,而且也是带动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嘉兴市运河新区是嘉兴市“十一五”规划中的重点开发建设工程,是嘉兴市委、市政府做强、做大嘉兴中心城市和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嘉兴经济开发区推进现代化城市新区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的重要平台。嘉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以“打造开放新平台、建设和谐新城区”的工作主题和深入实施“环境立区、科教强区、制造业集群和服务业提升”等4大战略的工作要求,充分挖掘古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力争用5至8年时间,使运河新区能基本成为名副其实的集商贸、商务办公、文化休闲为一体的、独…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09,(10):F0004-F0004
徐州经济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7月.现有辖区面积152.8平方公里.拥有企业2000余家,其中外资企业500多家,是徐州市重点建设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地,也是江苏省委、省政府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