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学理论》2013,(2)
会话合作语用策略中包含数量、质量、关系和方式四条准则。听力对话语篇中存在大量遵守或违反会话合作语用策略的句子。听力教师如能给英语专业学生介绍一些有关会话合作语用策略的知识,并对学生碰到的英语对话语篇根据该策略进行归纳和分析,这将能帮助学生熟悉这些策略并使用它们来判断听力对话语篇中的隐含信息,提高听力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9)
语篇语言学与篇章语言学的成果广泛应用于英语教学实践的各个层面,验证了语篇策略在语言综合能力培养中的关键作用。以语篇语言观、语篇语义学、篇章语言学和图式理论等理论为指导构建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重视从语言整体上分析和学习语言,在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深化语篇理解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从而推进了提高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3,(29)
语篇是语言在社会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对白作为重要的一种语篇形式,有其自身的要求和特色,也有其目的性。引用一段热播剧《心术》中的台词,用语篇分析的一些基本理论来试图分析这段对白是如何层层推进并取得最终的结果的。  相似文献   

4.
赵宁霞  李娜 《学理论》2010,(18):282-282,298
语篇分析的出现使语言教学从句子层面上升到语篇层面上,从表层的句子分析到深层语篇的分析和理解,从微观结构的分析到宏观结构的分析。利用语篇分析进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论述了语篇分析在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和运用。  相似文献   

5.
姜晓光 《学理论》2010,(6):188-189
互文性自提出以来在文学批评、翻译等领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后被引入到语篇语言学中,越来越多地用于语篇分析理论及实用性语篇的研究上。本文从语言教学的角度,着重探讨了英语阅读语篇中互文性表现形式以及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6.
李满亮 《学理论》2009,(11):194-195
语码转换是双语或多语语言环境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改革开放以来,在以汉语为主体语言的歌词语篇中,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语码转换相当普遍。从文献上看,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研究歌词中语码转换较少。歌词语篇中的语码转换不同于其他类型语篇中的转换,有其特定的原因和功能。这些原因及功能可以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仲晓娟 《学理论》2012,(26):106-107
系统功能理论是一个近年来影响较为深远的理论,对翻译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它重新定义了翻译的本质、标准以及过程,研究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域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其对翻译幽默语篇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卢艳凤 《学理论》2012,(30):216-217
英语口语表达一直都是英语学习者的难点,其中较为普遍的就是语言知识输入与口语表达信息的输出不成正比,语句松散缺乏条理性。针对口语语篇表达时常出现的问题,将主述位结构理论灵活的运用于口语语篇的谋篇布局中,抓住话语表达的信息焦点,从理论上指导英语口语表达,以期待达到口语表达中语篇衔接的连贯性,提高学习者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篇语言学认为:语篇是语言的交际单位,是结构与意义的统一体;任何语篇均具有 衔接性和连贯性。翻译作为语言交际的一种形式,也应当在语篇层次上进行,以保证翻译的忠实 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田叶 《学理论》2012,(21):134-136
以赖斯在《杨澜访谈录》中的访谈实录为文本,主要研究政治人物在访谈中故意打破合作原则,通过巧妙利用模糊限制语和降低信息准确度两大语用策略,成功实现保证会话顺利进行和维护自己的"面子"的双重目的。从语用功能角度出发,试图对隐藏在这场高端对话背后的语言策略进行批判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批评性语篇分析以语言分析为手段,以揭示语言与意识形态之问的关系为目的.语言为意识形态服务,语篇体现意识形态.而作为大众媒体之一的新闻报道,其语言是特定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必然也体现其主流的意识形态并为之服务.谷歌退出中国一事的新闻报道,背后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  相似文献   

12.
Grice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是指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言语双方都必须遵守的一定的原则,具体包括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通常情况下,交际双方都是遵循合作原则的。但是在实际交往中,人们有时候会有意无意地去违反合作原则,从而产生会话含义。学习和掌握用会话含义理论以分析话语,有助于提高语言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并进而提高其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谢菲 《学理论》2013,(17):209-210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元功能理论出发,探究机器翻译的缺陷,可以看出翻译一般寻求的原文和译文在意义上的对等。语篇是个意义的单位,是一定的情景语境中起作用的单位。因此翻译的对等单位应该建立在语篇上,即翻译应寻求两种语言的语篇在同一个整体情景语境中具有相同的意义和相同的功能。即使在机译日益普遍的今天,机器翻译很难做到从语篇角度把握原文。这也要求我们在做翻译实践时应该从总体上把握原文,从而在两种语言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这三个层面上实现真正的对等。  相似文献   

14.
姚雪丽 《学理论》2009,(17):199-200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方式和认知现象在语篇中尤其是政治语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治隐喻通过对词语和结构的选择,可以起到衔接和连贯的作用;通过其框架功能以及其对民众的价值观和情感的掌控,政治隐喻还能起到游说的作用。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为理论基础,尝试性的探讨隐喻在政治语篇这种特殊文体中的特殊语篇功能。  相似文献   

15.
黄赤强  刘斌贤 《学理论》2010,(15):236-237
现代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正由从词到句的操练教学逐步转向新的模式——语篇教学。根据阅读整体教学理论,结合阅读教学模式,针对目前英语语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基于语篇分析的整体阅读教学模式,旨在倡导基于语篇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篇意识,以期他们实现对阅读材料有整体和立体化理解。  相似文献   

16.
丁玲玲 《学理论》2013,(14):303-304
英语写作是英语语篇的产出过程,英语语篇特点的理解和掌握对写作水平提高有重要影响。语篇突出显性衔接和衔接词高频出现的特点,与形式逻辑重形式关联和形式依据的特质相吻合,基于语言逻辑的英语写作教学策略有四:过程反映逻辑思维;语篇突出逻辑形式;句子传递逻辑概念;衔接词体现逻辑目的。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3,(2)
通过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和韩礼德的语域理论对一篇《华盛顿邮报》(网络版)新闻报道的语境,做不同角度的分析,然后将Matin的评价理论作为具体分析工具对词汇进行系统的评价分析。最后根据积极话语分析多模态的特点,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为依托,重点解读新闻语篇的图文搭配和互动意义。从而让读者更加高效,深刻的理解新闻语篇,最终达到提高和指导学生评价性阅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塞尔言语行为理论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美国当代哲学家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在英美分析哲学界有一定的影响。他强调从使用和交际的角度研究语言的意义,强调把语言当作人类行为的一部分进行研究,强调对语旨行为的结构、类型及其标准进行分析,从而打破了传统的静态研究语言的模式,为现代语言哲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对其理论进行剖析,有助于我们对语言现象及其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杜亚冰  张文瑜 《学理论》2010,(18):186-187
许多语言学家已经对语言中态度意义的表达作了大量的研究。评价理论的出现使得对语篇态度意义的分析有了系统的理论根据,对小说《苔丝》高潮部分从评价理论视角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其态度系统可以揭示小说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这说明态度系统在分析小说人物性格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今后外国文学的学习和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4,(32)
维索尔伦提出的语言顺应论为研究语言的使用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对语言顺应理论做了阐述,运用语言顺应理论对委婉语从词语、句子、篇章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委婉语是人们为了满足交际的需要而做出的一种顺应性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