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徐云根 《党史天地》2007,(10):41-44
在中共“一大”13名代表中,刘仁静可说是一个少年得志,却又“高开低走”的悲剧性人物,他有着辉煌的开始,却并没有赢得美好的结果,他曾经是激进的.最后却落伍了,但是他自己却始终固执地以为真理仍然掌握在他的手里。刘仁静是“一大”代表中最晚去世的一个,他的一生可以说是既平凡又不平凡,曲折复杂,令人深思。正如他的儿子刘威力所言,“他曾走在潮流的前列,又曾自外于潮流。  相似文献   

2.
刘仁静是中共党史上一个复杂的人物。他曾是党的一大最年轻的代表,有过“中流击水”置身时代前列的光辉岁月;也曾是具有代表性的托派分子,在政治上落荒而走。在他未曾越出正道之前,他与党的早期领导人恽代英有过一段密切交往。他们在革命道路上同行有别、越走越远的人生轨迹,也给后人以多方面的启迪。  相似文献   

3.
1976年7月2日,。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在北京去世,同年9月9日,中共“一大”代表毛泽东在北京逝世,还是这一年的12月3日清晨5时,中共“一大”代表、82岁的张国焘客死在了加拿大多伦多郊区的一家老人病院里,就此,当年的13名中共“一大”代表只剩下刘仁静一人了。常言说“物以稀为贵”,历经政治磨难的刘仁静其价值被彰显出来。  相似文献   

4.
我国党史界普遍认为出席中共“一大”的代表是李达、李汉俊(上海)、张国焘、刘仁静(北京)、毛泽东、何叔衡(长沙)、董必武、陈潭秋(武汉)、王尽美、邓恩铭(济南)、陈公博(广州)、周佛海(旅日)。但是,笔者根据下述材料,认为尽管何叔衡是湖南派去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然而他到了上海后并没有出席中共“一大”。  相似文献   

5.
许进 《世纪风采》2008,(8):28-29
日前,我读到刘文澜女士所撰《父亲刘仁静的“监护”岁月》一文,对刘老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境遇有了详细的了解,也唤起了我对刘老的回忆。我是从中学课本上第一次知道刘仁静的,当时的课本上介绍说陈独秀和刘仁静是中国“托派”的头头。托派是托洛茨基派的简称,中国“托派”又称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当年,所有被列入党的历史上十次路线斗争中的人物都是十恶不赦的罪人,  相似文献   

6.
李颖 《党的建设》2012,(11):62-62
党的“一大”最后一天会议进行中央局选举时,其中有—个很有意思的插曲。“一大”代表刘仁静是这样回忆的  相似文献   

7.
提起何叔衡时,只要略知中共党史的人都会知道此人的,因为他是中共“一大”的十三名代表之一。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的13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他们代表全国当时57名党员。长沙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有28岁的毛泽东,另外一位便是45岁的何叔衡  相似文献   

8.
大江东去,积淀一片沃土。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中国共产党从她诞生之日起,就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共“一大”与会人员才13,就有5位湖北人。董必武,“重违庭训去天涯,不为功名不为家”,走出了大别山,走出了黄安县。同样来自大别山下的,还有黄冈巴河岸边的陈潭秋、包惠僧。他们先后汇聚武汉,在江城与潜江人李汉俊、应城人刘仁静相交结。5位年轻人就这样相识相知,先后领略共产主义,共同追求救国真理,一起走进了中共“一大”……大江东去,岁月流逝,请看电视文本——中共“一大”上的湖北人……  相似文献   

9.
1975年3月5日,是董必武90岁的生日,生日刚刚过完,董必武的病情突然加重,他不得不乘飞机从广州飞回北京,并住进了北京医院新建成的北楼高干病房。4月2日晨7时58分,身患肝癌的董必武与世长辞,他也是中共“一大”13名代表中最长寿的人。1921年7月23日晚,中共“一大”开幕,各地早期共产党组织派出的13名代表在上海举行了中共“一大”。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当年的中共“一大”13名代表经历了漫长的28年的革命岁月后,有的人为革命英勇牺牲了,有的中途脱党,有的甚至当了叛徒、汉奸,只有董必武与毛泽东站在了天安门城楼上,并成为中共领袖。关于董必武的研究资料仅次于毛泽东,可谓是汗牛充栋,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让我们重温历史,揭开这位中共“一大”代表与中共“一大”的一系列研究中的历史谜团。  相似文献   

10.
迷途知返 复杂人生 --刘仁静"红都"之行见到列宁;这个"一大"最年轻的代表是托洛斯基最早见到的中国共产党人,后来成为中共党内的反对派 五四运动是一次青年的觉醒,也是一次青年的分流.当时,在北大读书的少年骄子刘仁静不过十六七岁,也投入了这场运动.尽管他自诩是"普通一兵",却显示了先进青年的一腔热情.  相似文献   

11.
刘仁静,湖北应城人,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后又转入哲学系和英语系学习。1920年,经罗章龙的介绍,刘仁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刘仁静作为“一大”代表,出席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的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12.
大江东去,积淀一片沃土。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中国共产党从她诞生之日起,就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共“一大”与会人员才13,就有5位湖北人。董必武,“重违庭训去天涯,不为功名不为家”,走出了大别山,走出了黄安县。同样来自大别山下的,还有黄冈巴河岸边的陈潭秋、包惠僧。他们先后汇聚武汉,在江城与潜江人李汉俊、应城人刘仁静相交结。5位年轻人就这样相识相知,先后领略共产主义,共同追求救国真理,一起走进了中共“一大”……东去的大江,流逝的岁月,请看本刊连载电视文本,请看中共“一大”上的湖北人继续在历史长河中搏击,在大风大浪中沉浮……  相似文献   

13.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市望志路106号开幕。全国有七个地区十三名代表参加会议。陈公博、包惠僧、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张国焘、刘仁静、王烬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周佛海及第三国际代表马林、赤色职工国际代表李克诺斯基,一共十五人。在此次会上,中国共产党正式宣告成立。身在广州的陈独秀被选为中共总书记。在中共“一大”会上,包惠僧和毛泽东地位相同,表现各异。27岁的包惠僧发言活跃,28岁的毛泽东沉默寡言。“一大”一结束,包回到武汉,担任湖北共产党的领导,毛泽东回到长沙主持湖南共产党的工…  相似文献   

14.
大江东去,积淀一片沃土。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中国共产党从她诞生之日起,就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共“一大”与会人员才13,就有5位湖北人。董必武,“重违庭训去天涯,不为功名不为家”,走出了大别山,走出了黄安县。同样来自大别山下的,还有黄冈巴河岸边的陈潭秋、包惠僧。他们先后汇聚武汉,在江城与潜江人李汉俊、应城人刘仁静相交结。5位年轻人就这样相识相知,先后领略共产主义,共同追求救国真理,一起走进了中共“一大”……东去的大江,流逝的岁月,请看本刊连载电视文本,请看中共“一大”上的湖北人继续在历史长河中搏击,在大风大浪中沉浮……  相似文献   

15.
最近 ,笔者看到朱泽春《略论谁是中共“一大”会议的发起建议者》一文② ,该文一方面同意笔者关于中共“一大”会议不可能是马林发起建议的结论 ,一方面又突然提出中共“一大”是由尼科尔斯基建议召开的观点。对此 ,笔者有不同看法。一、中共“一大”会议的发起者不可能是尼科尔斯基有关尼科尔斯基的生平资料很少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尼科尔斯基是以红色工会国际的代表身份参加中共“一大”的。不过 ,现在已有学者证实尼科尔斯基应是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的代表。③朱泽春同志的文章因为笔者否定了马林建议召开中共“一大”的可能性 ,所以根据党…  相似文献   

16.
革命老人唐有章一生可概括为“中国50年,苏联 30年;党龄80;党龄 60”。他《一生革命,半生流放》在苏联学习,被打成“天然托派”,第一次被流放苏联摩尔曼斯克;因苏联“清党”运动,他第二次被流放马加丹市;命途多蚌的他回国后在“文革”中又再次蒙冤,被关进秦城监狱……  相似文献   

17.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曾经连续担任了5届中共中央总书记。他的一生波澜起伏,不时地发生着戏剧性的转变:由中共创始人之一,在党内享有最高的声望,到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被开除党籍,最终被定性为“托派”。他孤独终老时没有激起社会的任何反响,只是带着遗憾和失望静悄悄地走向生命的尽头。  相似文献   

18.
红军时期的老党员、在辽宁工作和生活的最后一位中共“七大”正式代表牟海波同志,于2008年3月3日在沈阳病逝,享年89岁,遵照他的遗愿,身后捐献眼角膜,不举行任何祭悼活动,没有保留骨灰。如今他捐献的角膜已使四位眼疾患者重见了光明。  相似文献   

19.
董必武,经“五朝敝政”,历千辛沧桑。他从一位清朝秀才,到一位人民领袖,从一位被敌人指为“乱党”分子,到一位德高望重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为着党和人民的事业艰苦奋斗了一生。从伟大领袖毛泽东,到所有的普通老百姓,都尊敬地称他为董老。董老一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挂在心上,摆在第一位。他克己奉公,立党勤政,都是为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严于律己:“尽量少给国家增加负担”董老始终坚持建设好国家,让人民群众过上好生活的宗旨。他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后,成天操劳着党和国家的大事。同时,他在生活上又特别严格要求自己。他反…  相似文献   

20.
1921年7月23至31日,当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的时候,当15位中外代表在浙江嘉兴南湖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的时刻,这个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中共“一大”,其参与者除了那十几位中外正式代表外,还有一位不被人们关注的非正式代表,她是一位眉清目秀的窃窕淑女,她既是会务的筹备者,又是会议唯一的服务者与保卫者,是她决定了上海的会址,又是她决定将会址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正是由于她的运筹安排得当,才保证了中共“一大”的顺利召开和圆满结束。她就是党的“一大”代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家李达的夫人王会悟同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