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县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本单元。民生问题是县域社会面临的基本问题。构建县域和谐社会,需要加快解决县域面临的诸多问题,其中以优先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这既需要上级政府通过实施新农村建设对农民多予,也需要县级政府少取,更需要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今日浙江》2007,(8):1-1
近年来,民生问题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注、着力解决的问题,成为"两会"代表和委员热议的话题.最近,省委书记赵洪祝在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提出"和谐社会看民生",精辟概括了解决民生问题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充分体现了省委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要求方方面面都要和谐起来,自然,作为社会的调节机制的法律法制,也应与和谐社会相和谐,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本文试就和谐社会的法律与法制做一浅论。(一)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利益关系的重整,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社会群体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过去单一的公有制格局,确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结构。所有制结构的变革又导致了阶级阶层的分化,涌现出了一批新的社会阶层,如企业家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和个体所有者阶层,等等…  相似文献   

4.
邓冲 《新东方》2006,(10):56-60
近年来,随着传媒业的日趋平民化,“民生新闻”越来越成为大众传媒新闻领域中一支强有力的生力军,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普遍关注。近两三年来,“民生新闻”更是在电视新闻领域非常走红。这种走红体现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新闻媒体的极高关注程度上,也体现在其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的不俗业绩上,更体现在“民生新闻”的高收视率上。北京台的《第七日》、江苏台的《南京零距离》、湖南台的《晚间新闻》、海南电视台的《直播海南》等,无一不是当地媒体高收视率的典型代表。由此可见“民生新闻”的火爆程度。但是相对于这种的火爆程度来…  相似文献   

5.
李丽 《新东方》2008,(3):41-45
党的十七报告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民主法治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夯实社会和谐的法制基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黄玉霜  刘锋 《传承》2009,(10):30-31
法制、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构的发展方向和未来模式,这是由于法制、民主的利益博弈机制能很好地处理生产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基础,在共产主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之前,社会主义的发展都要处理好生产发展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的关系,处理好这种关系的关键仍然在于社会主义法制民主。  相似文献   

7.
法制、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构的发展方向和未来模式,这是由于法制、民主的利益博弈机制能很好地处理生产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基础,在共产主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之前,社会主义的发展都要处理好生产发展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的关系,处理好这种关系的关键仍然在于社会主义法制民主.  相似文献   

8.
赵颖 《前沿》2012,(12):130-131
社会管理是国家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否建立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系关乎国家之兴衰存亡,我国的社会管理体系从新中国时期的单一薄弱的状况,发展至各主体参与的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局面,并探寻出一条保障民生、坚持法制的进步发展之路,沿着这两条途径进行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9.
作为民政部门和民政工作者,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一要强化核心理念,“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二要强化核心职责.“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三要强化核心作用,“维护,稳定、促进和谐”。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妇联干部,我光荣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有幸参加了大会,亲耳聆听了报告,备受振奋和鼓舞。  相似文献   

11.
覃蔚峰 《当代广西》2008,(14):F0003-F0003
近年来,百色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大力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高度关注民生,从政策支持到财力保障都向社会事业、公共事业倾斜。教育、卫生、住房、就业等事关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社会事业,一项项得到落实。曾经让群众倍感无奈的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等问题,正在一步步有效化解。  相似文献   

12.
杨柔坚  杨成功 《群众》2011,(12):82-83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民生”的概念,要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审计要保障社会健康。保障社会健康发展的核心就是要重视民生、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为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可以为政府解决民生问题提供决策依据、为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当好坚强卫士。  相似文献   

13.
<正>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都强调: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下,不论是朋友聚会还是网上跟帖,议论最多的话题就是民生问题。能否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是我们党能否凝聚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而解决民生问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四位一体”的突出位置,并且将构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作为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由此,“和谐社会”重新唤起了人们的关注、追索与探讨。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全力推进‘两个率先’”,就必需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六大和谐社会特征作为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追求,在加快推进“两个率先”进程中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这一社会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完善的法制体系对社会关系的全面而有效地调整,植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贯穿于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始终。  相似文献   

15.
徐贵耀 《新东方》2005,(10):47-5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四位一体”的突出位置,并且将构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作为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由此,“和谐社会”重新唤起了人们的关注、追索与探讨。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全力推进‘两个率先’”,就必需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六大和谐社会特征作为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追求,在加快推进“两个率先”进程中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在关注民生上用心,在促进发展上用力,加速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7.
庄少波 《广东民政》2008,(10):28-29
今年来,普宁市民政局根据省民政厅、省慈善总会《关于开展低保家庭18岁以下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救助活动的通知》精神,在全面开展低保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救治工作的同时,从普宁市的实际出发,积极主动开展“救心爱心”行动,把救助对象从低保家庭扩大到低保边缘的贫困家庭患儿。继3月份成功救治首批41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之后,6月份又启动第二批患儿救助活动。  相似文献   

18.
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加快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担负着十分艰巨的任务,发挥着其他国家机关不可替代的作用,地方各级人大要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9.
2007年第5期《前线》发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的文章,认为民生问题在国家发展进步中日益突显出来,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国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步入理性、健康、文明发展的轨道。应当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今天的民生问题,用发展的眼光来解决今天的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20.
孙忠义 《青年论坛》2009,(1):115-1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性质。为确保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党和政府要高度关注民本民生,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入手,认真做好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等工作,确保群众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政法部门既要在制度建设上提供保障,又要在队伍建设上按照各项要求,加强政法干警的思想政治、业务能力和作风纪律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的过硬队伍,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提供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