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玉  陈阳 《观察与思考》2001,(10):22-23
<正>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研究生作为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一向受到普遍的尊敬、赞叹与羡慕。谈到研究生的健康问题,如果仅从生理角度来看,罹患各种严重躯体疾患的研究生人数的确不多,但从心理角度来分析,情况就大不一样。随着社会和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长期以来教育模式中的某些缺陷,研究生的心理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星座与爱情--对校园"星座文化"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星座文化”是一种当前在大学生群体中相当流行的文化现象。本文拟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从三个方面分析“星座文化”流行的原因——校园“星座文化”自身、大学生个体和大学生群体,指出校园“星座文化”既有正功能又有负功能,并最终会由流行文化转变成“平民”文化。  相似文献   

3.
五、特定大学生群体就业问题的研究(一)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男女”是对人类从性别角度进行的平等意义上的划分,其本身并不意味着歧视。令人不解的是,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地了解女大学生的躯体自信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笔者采用躯体自信量表和症状自评量SCL-90对185名女大学生进行了测验并对测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女大学生的躯体自信水: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2007年以来高校大学生群体流行语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试图从流行语这一特殊角度解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及心理状态,以进一步增强高校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王辉 《人民论坛》2012,(20):160-161
当前大学生群体参与政治从总体上看是良性的,但是依旧存在冷漠与无序。文章从经济与社会、制度与文化、心理与动机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要因素;从大学生自身意识的提高、政治参与制度的建设、政治参与氛围的优化等角度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措施,为促进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情况趋向合理与和谐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韦丽华 《传承》2011,(18):44-45
新时期,我国大学生党员的数量显著增长。大学生党员作为高校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和精英群体,如何有效开展对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和命运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认真分析一些大学生党员思想意识存在问题,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来探索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张法  赵勇 《青年论坛》2008,(2):66-68
网络文化的普及,使大学生成为网络社会中最活跃的群体,对大学生道德品质产生的影响是双向的,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影响,本文根据网络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种种影响和引发影响的深层原因,提出了若干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9.
郑雯  付宇  桂勇 《人民论坛》2023,(3):25-31
围绕大学生群体对于社会主要问题的认知及其变迁趋势,“中国大学生社会心态调查(2015—2020)”数据研究发现,“三距一房两挑战”代表了大学生群体对于社会主要问题的基本理解。其中,“三距”即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社会流动机会差距,以这三者为代表的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是大学生群体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一房两挑战”即高房价是引发焦虑感的主要来源,人口老龄化与国际环境复杂化成为新的挑战。食品安全、主流价值观缺乏、环境污染及腐败问题提及比例大幅下降,相关方面的国家治理得到青年群体认可。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社会问题认知导致了差异化的社会心态取向。其中,关注城乡差距问题的大学生群体在社会评价和发展效能方面更加积极;关注贫富差距问题的大学生群体在政策偏好维度凸显了“有国才有家”的态度取向;认为社会流动机会差距是社会主要问题的大学生群体表现出消极的社会评价和发展效能、民粹主义倾向的公平观与财富观以及对国家在道德和绩效层面的较高要求;房价问题与社会流动机会差距问题导致的社会心态后果存在一定相似性;关注老龄化与国际环境复杂化的大学生群体呈现出对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的政策偏好。本文结论表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10.
残疾人是社会中的一个特群体,残疾少年儿童则是这个特殊群体中最需要得到关怀的。从人的发展角度讲,教育对于残疾少年儿童终生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比任何其他社会群体都更为重要。完善此方面的立法与监督,保障残疾儿童接受应有的教育,是人大及其常委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对问卷收集的资料和深入访谈的材料分别进行了统计资料分析和定性分析,从社会学的角度解释了在消费主义影响下,当代大学生怎么通过消费来实现身份认同和自我建构的。最后得到的结论是:当代大学生已经深受消费主义的影响,通过各种象征性的符号消费,来建构一种所属群体的身份,或者将消费作为一种手段来实现一种自我的认同。  相似文献   

12.
“音乐就是情感。”流行音乐追寻最鲜活的脚步,代表最现代的情感,永远的饱满和青春。作为最显时代活力,最具情感张力的当代大学生群体,怎能抗拒流行音乐的魅力?优雅、热情、野性、爽直,像清泉、像山洪、像天籁之声,或悲或欢,或怨或怜……流行音乐触摸着大学生们最丰富的精神世界。据抽样调查,一个班里,90%以上的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喜欢流行音乐。那么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时尚文化,对大学生的生活有怎样的影响呢?他们与同伴、与父母怎样交流呢?流行音乐多大程度地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为此,我们于2002年7-8月,对黑龙…  相似文献   

13.
精神疾病的病因学是非常复杂的,而且引起精神病的因素很多。如各种脑器质性疾患和各种躯体疾患都可引起精神障碍;遗传因素、代谢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可导致各种功能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是以电脑网络为沟通、联系平台建立的非正式群体。它有非正式群体的一般特征,又表现出一些新特点。网络虚拟群体的产生、发展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阻碍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应研究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特点,分析存在问题的成因,为进一步开展网络虚拟群体研究,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从马加爵案引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问题,我们从中感受的教训是深刻的。作为大学生思想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充分认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出现的心理疾患和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6.
谈高校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素芳 《前沿》2003,(8):66-67
大学生是受网络文化影响最深、最广、数量最多的群体。而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兼容性和无序性对大学生道德观的冲击不可低估。为此 ,加强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华北电力大学1500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调查,从学习、经济、情感、就业四个方面发现大学生特殊群体在情绪反应、认知、心理、行为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探讨大学生特殊群体心理预警制度,健全学校、家庭与院系、班级一体化的预警网络,从根源上做好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心理预警工作.  相似文献   

18.
段磊 《人民论坛》2014,(6):155-157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尤其是工科女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成为就业困难群体。文章通过分析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及成因,从加强就业形势教育、心理教育、人文教育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促进工科女大学生就业提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19.
梁巨芬 《前沿》2008,(6):139-142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是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目的包括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培养、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化、大学生角色的塑造、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调和。本文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大学生出现的问题,并从四个方面提出新形势下大学德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方向。  相似文献   

20.
《公安研究》2010,(2):96-96
刘勇在《理论前沿》2009年第19期撰文认为,无直接利益冲突是在复杂的群体心理支配下的一种社会泄愤事件。从群体心理的角度来看,事件的发展过程就是参与者借机来发泄郁积在心中的失落、逆反、盲从和渴望政治参与等心理的非理性行为。从群体心理的角度去构建积极防范这一事件发生和升级扩大的框架机制,应是解决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事件的关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