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军队和警方都使用了一种抛投式侦察机器人,用于在建筑物、洞穴等场所内部执行侦察任务。使用者可以将这些小型机器人抛投到暗室或洞穴内,然后让它们四处移动,同时传回视频与声音。  相似文献   

2.
王嘉源 《新东方》2000,(6):75-75
如昆虫大小的飞机执行侦察任务;以激光击落空中的导弹;机器人扮演维持和平部队。当军事思想家正在研究作战的新方法之际.这些都是未来战争中的一些可能图像。  相似文献   

3.
无人驾驶间谍飞机是由无线遥控设备或自备程序控制系统操纵的不载人飞机,又称无人飞行器,简称“无人间谍机”。无人机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能完成有人驾驶间谍飞机不宜执行的多种任务,它在情报侦察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受到美国政府的青睐。纵观近年来的国际谍报史,人们发现,美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大力发展、依赖无人间谍飞机对科索沃、伊拉克、阿富汗等世界热点地区进行频繁的情报侦察活动。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间谍战不仅限于地球表面,而且逐步发展到太空领域,自从美国“发现者-2”号间谍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太空间谍战就一发而不可收。迄今,在茫茫寰宇中已有数千颗人造卫星日夜不停地运行,其中60%以上是执行侦察、探测、监视等任务的间谍卫星。  相似文献   

5.
《警察技术》2009,(2):79-79
Recon Robotics公司去年底宣布推出世界上首款投掷式移动侦察机器人,它具有红外功能,能够在一片漆黑的夜里实施侦察。这款侦察机器人以2007年的标准侦察机器人为模型,能够为军方和警察获取危险恶劣环境中的情况信息,从而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6.
3月1 8日,美国《洛杉矶时报》披露:美国国家侦察局正在实施一项绝密计划,准备研制体积更小、造价更低、功能更强的新一代侦察卫星,其目的是大力提升今后20年内美国通过卫星侦察收集军事情报的能力。这项计划正式名称为“未来造像建构”(Future Imagery Architecture)。国家侦察局发言人阿特·豪博尔德称,这项计划“经过多年的努力,它将提供一种功能更强但价格较便宜的方式以满足国家的需求”,他还表示,这种新卫星的首次发射时间预定在2005年。这是美国情报界历史上最昂贵的一项计划,甚至超过美国当年为发展原子弹所执行的“曼哈顿计划”。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美国批准了13亿美元的紧急资金以加速RC—135V/W“铆接”侦察机和“全球鹰”远程无人侦察机的生产,美军还计划购买RQ—1“捕食者”无人侦察机。目前,美军用于侦察和搜集情报的间谍飞机主要有以下几种: “侦察机之王”:U—2高空战略侦察机。目前,美军装备20架U—2R型侦察机,主要用于执行战略和战术的照相和电子侦察任务。它分ACDR四种型号,可以在21000米的高空飞行。高空拍摄时,可清楚判断横向范围达150公  相似文献   

8.
无人驾驶飞机(以下简称“无人机”)是一种小型、低成本、操作灵活的空中无人侦察平台.一般由空中飞行平台和地面控制站两部分组成。小型无人机采用了多种先进、成熟的技术。它虽然机身小巧,却装备了GPS(全球定位系统)、微型数码照相系统、跳频扩频遥测控系统、飞行自动驾驶仪、自航仪、航迹规划、电子地图软件等。无人机系统能实现遥控、半自主飞行和按预编航线全自动航行功能。小型无人机安全系数高、机动性能好,且便于运输和携带,在军事侦察、灾情监测、人员搜救、特技摄影、城市规划、科学考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目前已建成了相对成熟的无人机生产和应用体系。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出现最早,也是为后来历代常用的间谍称谓是“谍”、“间”、“间谍”。周代兵书《太公六韬》记载:“游士八人,主伺奸侯变,开阖人情,观敌之意,以为间谍。”就是说,以游客面目出现的八人,专门侦察敌人的动向,人情世故,观察研究敌人的意图,这就是间谍。春秋时期,《左传》大量记载了各诸侯国之间使用“谍”进行秘密斗争的情况。“谍”在当时  相似文献   

10.
法制文萃     
遥控机器人警察好帮手人们经常在电影中看到外国警察利用机器人去检查被怀疑装有炸弹的行李。在现实中,美国各地的警方目前都能遥控机器人去执行那些通常对警官来说十分危险的任务,如对武装犯罪分子进行监控、引爆催泪弹以及冲进房间抓获拒捕的持枪歹徒等。这种机器人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跨国犯罪组织和各种背景的暴力团伙制造了一次次荼毒生灵的流血惨案,特别是劫持飞机、胁迫人质等恶性事件的发生,更使百姓成为无辜的牺牲品。在当今反恐怖作战中,女性的独特作用越来越引起国际反恐怖专家的重视。美、英、日、德等国政府普遍组建了经过特殊训练的女子反恐怖作战队。我国武警特种作战部队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高效能的反恐怖行动体系。特种女子作战队是我国反恐怖作战中一支具有着特殊意义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凭借女性不易引起敌人警觉的特殊优势。与男队员协同配合,在化装侦察、接近敌人、瓦解对手方面均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反劫机等较大规模的反恐怖作战中被赋予明确的任务,肩负着“眼睛”、“烟雾弹”、“尖刀”、“重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现役部队中有许多执行不同种作战使命的特种部队,其中有一支鲜为人知,非常特殊的部队,那就是“老鼠部队”。提起老鼠,人们都知道它是一个偷吃食品、损坏衣物、传染疾病,令人生厌的坏东西,真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然而人们想不到的是老鼠的嗅觉特别灵敏,和狗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比狗还要强上几分。狗凭这一独特的本领早已在军事方面诸如排雷、侦察或缉毒上大显身手。而将老鼠也用于这个领域,恐怕很少有人听说!据有关报道,美国80年代就已开始训练老鼠排雷;以色列也正在训练一支搞侦察的“老鼠军团”。经过以色列专家训练…  相似文献   

13.
美国宣布在利比亚的军事任务于4月3日正式结束,任何战机将不再在利比亚执行空袭任务。美国为何一反常态不愿做“带头大哥”了呢?原因是,奥巴马决定3月19日空袭以来,美国国会议员对这一决定分歧严重“吵翻了天”。主要质疑声音有: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同志说:“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人民解放军建立了自己的强有力的革命的政治工作,这是我们战胜敌人的重大因素。”桂北游击队的武装斗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配合解放大军解放广西的斗争中取得了很大胜利。游击队为什么能在敌人鼻尖底下存在和发展轨D强和坚持了思想政治工作,是重大因素。一、加强革命形势和任务的教育。主要学习马列和毛泽东的基本理论,如(共产党宣言)、(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等,从根本上提高思想认识,树立革命思想,认清形势,明确革命任务,坚定革命必胜信念…  相似文献   

15.
发现目标1997年4月4日。星期五。美国的华盛顿州和加拿大的温哥华岛之间,一道15英里宽的海峡。海面上水天一色、烟波浩渺,显得异常宁静。一架加拿大海军CH-124型海王直升机犹如一只翱翔的海鸥,带着巨大的轰鸣声从海峡上空一惊而过。这是一架正在执行监视任务的侦察直升机。“瞧,我在海面上发现了一只‘山河狸’!”飞行员帕特里克·巴恩斯上尉对着飞行帽下方的无线电麦克风说。“山河狸”指的是海面上游大的目标。“让我们去见识一下吧!”坐在机舱后侧的美国海军上尉杰克·达利回答说。按照美加签署的一项情报合作协定,达利此刻正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打击当今世界日益升级的恐怖主义活动,国际反恐组织不断将他们的反恐设备推陈出新。目前,反恐设备家族增添了一个新成员——蛇形机器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茨堡卡耐基梅隆大学的一名机械工程师、机器人专家霍维·乔塞特将推出一种名为“蛇虫”的蛇形机器人,它不仅能在反恐斗争中“冲锋陷阵”,而且还会修理战舰或给人治病,真可谓是一个多面手。  相似文献   

17.
《警察技术》2018,(3):3-3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形势的日趋变化和公安业务的快速发展,公安警力不足、职业风险高危等问题日益突出,亟需能够协助或替代一线民警执行任务的智能化机器人,以降低公安民警的劳动强度和执勤风险。将智能化机器人引入公安工作,大力开展警用机器人的研究与应用,是高新技术与公安业务的深度融合,对"科技强警"战略的贯彻落实,对于切实提高一线战斗力、加快公安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铮铮家国情     
陈斯雅 《当代广西》2014,(20):48-48
正1979年,南疆战场硝烟漫天,18岁的隆志勇参军入伍。之后连续8年,他一直战斗在边防一线做对敌侦察工作,多次与敌军特工人员面对面展开生死搏斗,先后120多次执行边境敌后侦察、边境排雷等任务。战争是残酷的,但在后方,热心人在为这位适婚边防战士的婚姻张罗。隆志勇和绝大多数军人一样,面临找对象的"老大难"问题,有热心人一连给他介绍了7个姑娘都没有成功,因为姑娘们都觉得侦察兵工作太艰苦、太危险。"那时候我们经常说,找个对象比抓敌人还难。"回忆当时的情景,隆志勇笑道。1985年春天,部队一位家属将杨红艳介绍给隆志勇,交往半年后,杨红艳和父母亲都觉得他心地好、为人正直、作风扎实。  相似文献   

19.
克格勒(KGB),前身为成立于1917年12月的“全俄肃清反革命的怠工特别委员会”,简称契卡。无论是契卡还是后来的KGB,除承担着情报机关通常执行的反间谍和情报搜集任务外,还肩负着一项特殊使命,即“对于一切叛变革命、间谍活动、阴谋破坏活动、隐藏叛徒、间谍等罪行,采取独立的、直接而有效的打击行动”。而所谓直接而有效的打击行动就包括“暗杀危害社会主义政权的敌人和叛国者”。  相似文献   

20.
“如果要轰炸伊拉克,难道不应是中国?”美国《福布斯》网站6月15日的报道试图把麻烦甩给中国。文章说,美国航母抵达波斯湾“准备执行任务”,但美国对此没有多少经济利益。美国已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最大天然气生产国,一场危机将令美国在国际石油和天然气市场处于更强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