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人才总量缺乏,为什么大学生就业还这么难?这就是说,就业市场还存在问题,需要进行深层次剖析,从而提出对策。一、就业市场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就业信息不畅且成本高。国家已经明确将高校毕业生就业纳入整体就业规划,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扩大就业门路。我国大学生实际数量并不算多,但在疏通渠道和就业服务上有明显不足,也有很大拓展空间。一方面是民营企业、边远地区有很大需要,另一方面目前的就业服务有很大局限性,尚未形成全国性的就业市场,大学生异地求职,信息不畅,成本太高。(二)人才高消费误导就业市场。“人才高消费”是人才资…  相似文献   

2.
完善就业市场与提高大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华 《青年论坛》2003,(6):53-54
面对当今世界“最大的就业战争” ,我国当代大学生积极寻求社会接纳和社会千方百计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互动过程 ,主流无疑是积极健康的。但是 ,由于大学生本身就业准备不足和就业市场尚未发育完善 ,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当前 ,需要在加强大学生生涯规划与职业指导 ,培育大学生网络就业市场 ,形成配套的政策 ,坚持人才流动的正确导向等方面加大力度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王斌 《小康》2013,(6):21
大学生就业难,除了高校专业与市场脱节外,最关键是中国企业的用工结构,缺少足够的包容性。近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甚至北京部分高校学生签约率极低。与此同时,中国却又出现了持续多年的民工荒。为什么出现这种就业的"两头落空"现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除了高校扩招过猛,部分专业与市场脱节之外,最关键的是中国企业的用工结构,  相似文献   

4.
2008年1月1日,我国《就业促进法》开始生效实施,又恰逢2008届大学生毕业就业高潮排山倒海般地涌来,《就业促进法》与中国大学生毕业的就业现实,这场矛盾冲突大戏如今正充满悬念地展开。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政》2015,(4):58-59
<正>近些年来,随着教改的深入,大学的扩招使大学生的数量不断攀升,随之而来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国家虽然相继出台了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但是中国青年的创业情况还没有一次清晰的调查摸底。因此,当《中国青年公益创业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后,引发了众多媒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七月,一年一度的高校大学生结束学业、走向社会的日子,中国的就业市场迎来又一个高峰。然而,现实情况并不乐观。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劳动与人力资本研究室的预测,今年360万高校毕业生可能将有1/4找不到工作。中国高校供应毕业生数量呈跳跃式增长,而市场需求却跟不上,企业改制、事业单位改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及沉淀下来未就业的毕业生……待就业的队伍日益庞大。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国家教育部、人事部、财政部等六部委日前联合发出通知,从2006年起将在全国逐步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建立毕业生就业基地,以帮助回到原籍、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享受保险和基本生活补助。  相似文献   

7.
《时事资料手册》2009,(4):96-97
6月10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了《就业蓝皮书: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这是我国针对大学生就业发布的首部就业蓝皮书。报告对2008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与收入、就业流向、工作能力、求职、就业与教育公平、自主创业等作了全面的研究分析。本刊摘录相关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学术界的许多学者对这一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剖析。本文从高校招生规模扩张、教育质量下降、学科专业结构与经济产业技术结构不协调、大学生就业市场结构矛盾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问题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9.
【事件]《浙江日报》报道: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大学生就业市场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零工资”就业。在浙江义乌人才市场,求职心切而考虑接受短期“零工资”就业方式的大学生正在增加,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换取宝贵的工作经验和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0.
一是制定贫困大学生就业援助政策。2007年,人事局专门制发《关于开展贫困家庭大学生就业援助活动的通知》,规定按照《平湖市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就业援助方案》,接收贫困大学生并签订劳动合同的单位,凭《贫困家庭大学生就业援助服务卡》,市人才专项资金给予每接收一名贫困大学生2000元的奖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