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构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伦理价值,它不仅表达着合理消费自然资源的道德谋划,更重要的是还蕴涵着对现代性社会的价值批判和对人的解放的伦理关切;作为现代性社会的资本主义起源于对奢侈的追求,它把奢侈性和浪费性消费作为刺激经济发展和市场繁荣的基本动力,把在物质丰饶中纵欲无度视为对人生的终极价值关怀,这必然导致人的物化现象的发生;建构节约型社会,反对奢侈与浪费,是将人从物化中解放出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孙玉娟 《中国发展》2007,7(1):23-26
节约既有深远和深刻的理性根源,也具有广泛和丰富的时代内涵。从传统理性和时代精神这两个角度对节约和节约型社会进行解读阐释,绝不单纯指生产经营和生活消费领域。节约和建设节约型社会既是传统理性的回归,也是现代社会人的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更是一种崭新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逐渐形成的过程,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3.
文化自觉——当代社会发展的理性高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自觉是人类对自身命运前途的理性的认识和把握。文化自觉具体表现为文化价值选择和建构过程中人的一种价值取向 ,它要求将人的价值观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 ,因而是人的自觉 ,理性的自觉。文化自觉直接表现为社会的文化进步 ,作为社会发展的前提 ,社会发展 ,尤其是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4.
节约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作为一种社会价值取向,它植根于地球资源的有限和人类需求无限这样一个严酷的事实。开源节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智慧。正是这种智慧,使我们能够趋利避害,未雨绸缪,努力让地球上的各种资源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与建设和谐社会一样,都是中央反思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而提出的一种经济社会发展模式,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提升。建设节约型社会是重大战略选择改革…  相似文献   

5.
龚耘 《理论月刊》2002,42(4):18-20
相对于主体所确立的不同的目的,科学理论具有不同的价值,其中包括功利价值。一个“真”的理的有用性是理论的真理性的结果。理论的功利价值在于它满足了一定的社会需要,这种社会需要包括感性需和理性需要。满足社会的感性需要的理论有用性,是理论的实用性价值;满足社会的理性需要的理论有用性理论的工具性价值。  相似文献   

6.
道德理性、道德敏感与道德宽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理性是一种独特的人类理性,属于价值理性的范畴,它是人类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道德及其追求的自觉意识。它指向的是善,诉求的是善,是心灵的秩序、生命的秩序、社会的秩序。道德敏感和道德宽容是道德理性的重要表现。在道德敏感和道德宽容之间应保持一定的文化张力,使之适度,切忌走向偏执,这是道德理性健全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廖思湄 《求索》2008,(1):172-174
“以人为本”理性思想原本提出的目的是反叛“以神为本”的宗教理性原则,表现人是世界之本源状态和内在结构状态的人本观念。后现代主义“人本”理性并不是对“以人为本”的理性精神的科学诠释,它的主旨是体现当代社会下的消极人文理性价值,尤其是后现代状态下个人精神文化价值的毁灭。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地张扬了人性,但同时它又渲染和强化了人为的高度物质享乐意识、追求物质意识,这完全背离了传统人文主义理性的深层人本要求和我们所理解的“以人为本”的理性精神价值的丰富内涵。同时,它又违背了我们现在所追求的那种高度人性化的、真正科学意义上的人本主义精神。可见,后现代主义下的“人本理性”所表现的是一种虚无的发自人性心灵深处的自由感性心理活动,是人处于一种极度状态下的人性的和谐和感情升华感应过程,在当代消费社会下完全可以体现为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狂想的、误入歧途的“人本实践”或“人本体验”。  相似文献   

8.
道德理性的反思与建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道德理性作为一种独特的人类理性,属于价值理性的范畴,是人类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道德及其追求的自觉意识。它诉求的是善,是心灵的秩序、生命的秩序、社会的秩序。我国的传统道德理性,既有合理的需要传承与弘扬的积极因素,也有需要加以克服、矫正的消极成分。为此,必须坚持历史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对传统道德理性进行合理地扬弃,进而构建健全的道德理性。  相似文献   

9.
着力建设节约型政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新形势下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长远战略方针。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迫切需要,是拒腐防变、保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正确选择。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全社会的事情,需要社会各个方面、每个成员共同努力,但首先需要政府率先垂范。“社会看政府,群众看干部。”政府是社会的组织者和表率。没有一个节约型政府,便没有节约型社会。我们党执政以来,在中央的带领下,各级政府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有效地带动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创业、勤俭办事业,取得…  相似文献   

10.
社会治理数字化是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引擎,然而,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实践存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冲突与失衡的问题。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失衡容易引发数字鸿沟、数字孤岛、信任赤字和数字安全隐患等问题。因此,应探索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社会治理数字化实践中的耦合关系,有效回应社会治理数字化的实践议题。把数字公平、数字协同、数字信任和数字安全等价值理性要素作为社会治理数字化的实践遵循,通过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构建社会治理部门的数字化协同机制,强化数字技术赋能社会治理的认同机制,夯实社会治理数字化的“安全底座”等举措,全方位推动社会治理数字化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双向奔赴”。  相似文献   

11.
政治哲学的理论旨趣是对社会政治的理性追寻与现实范导,它通过对社会政治的理性之思、价值之思以及对政治哲学思想之再思不断创新政治形而上学;政治哲学对社会政治的现实范导,就是一种哲学与政治的联系样态,也就是哲学在闪耀着时代精神之光。归根结底,政治哲学对社会政治的理性追寻与现实范导是为了人的自由。政治哲学的创新是新话语、新概念与新思维样态的一体化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一、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的选择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必然的选择,这主要是由特定历史条件和国情所制约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所决定的。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都必然要在特定历史条件和国情的制约下选择发展模式和运行模式。这种模式反过来又影响甚至决定着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与否及实现程度。节约型社会本质上是一种发展模式和运行模式。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既是目标又是手段。在手段意义上,节约型社会作为发展模式和运行模式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手段。建设节约型社会也…  相似文献   

13.
胡青丹 《桂海论丛》2009,25(4):28-32
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充分发挥党政机关的作用.因为党政机关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导者: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经济职能,党和政府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思想指导者、体制设计者、政策制定者、行动推动者及表率.因而,建设节约型党政机关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4.
戚道孟  马凤岗 《中国发展》2007,7(2):40-43,67
传统物权客体理论在指导思想、物的特征表现、价值属性和使用方式等方面与节约型社会理念存在诸多矛盾。节约型社会视角下的物权客体制度需要以经济学的“效用主义”为指导,通过非市场评价法将物的生态价值货币化,从而建立一个以一般法和特别法相结合的法律规定为主体、以法律解释为补充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5.
成本作为一个价值范畴,维系着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关系,收益大于支出是人们行为基本的理性出发点。党内民主制度化的发展和实现本身需要各种成本投入,讲求成本投入的过程是科学处理党内民主制度化成本—效益关系的过程,也是追求绩效的过程。一个理性和成熟的执政党,在实现党内民主制度化的进程中,会力求以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取最高的效益。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化成本研究,可以强化在政治领域长期被忽视而事实上客观存在的成本意识问题,有利于把执政党打造成一个节约型政党,并通过有效整合党内不同利益诉求,保障党内团结,从而促进社会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首要的任务,就是 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可持续发 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基于社会 发展规律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关系到民族生存和 发展的百年大计。 节约型经济是优化发展的经济 马克思说过,节约无异于增产。建设节约型 社会,要以发展节约型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 济、绿色经济等为基础。否则,建设节约型社会 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7.
徐贵权 《求索》2010,(11):114-116
发展是一种能动的选择,它具有价值维度和向度的问题。发展观内在地包含着对发展的价值维度、向度问题的回答,蕴涵着价值理性。发展离不开工具理性的支撑,发展需要价值理性的整合与引领,价值理性是否得当、健全,事关发展大局的状况与走势。各种新发展观显示出了矫正传统发展观价值理性的努力,但未能实现对传统发展观的整体性超越。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价值理性是对以往发展观的合理扬弃,实现了对传统发展观的整体性超越,它标志着发展观上的质的飞越的初步实现。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价值理性要真正成为发展的实践理性,需要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8.
论节约型社会八个主要标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海燕 《求索》2005,(1):72-73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是实现共同富裕最终目标的需要,是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需要,要建设节约型社会,首先就要弄清节约型社会的主要标志是什么,以此作为标尺,在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克服和纠正种种不节约的行为,把节约落到实处。标志之一:节约型社会首先是生产节约型社会,也就是说是节省原材料、能耗与活劳动,降低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社会。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与发…  相似文献   

19.
平等观是人类追求的价值理念和社会核心价值基础。在传统文化视域范围内,追溯传统文化对平等观的滋养,形成具有现代意义的理性认知,担当起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责任,就是平等观的文化认同,传统文化的理性教化,社会实践的价值融合,使之成为当今社会传统文化审视平等观念的理性需要。  相似文献   

20.
一个社会的伦理体系,是支撑该社会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建设节约型社会,思想道德方面的建设也须与之同步。我国是一个富于节俭传统的国度,节俭朴素、克勤克俭,历来被炎黄子孙奉为基本的伦理原则,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我国的节俭伦理可谓源远流长。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传统的节俭伦理仍然是一笔值得我们珍惜的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过去时代所形成的节俭伦理,包括节俭的观念意识、行为规范以及道德习惯,难免带有历史的局限,并不能完全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必须经由思想理论的创新和价值转换,构建出与现代节约型社会相适应的伦理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