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宁波,简称"甬",位于东海之滨,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东部。是我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是国务院确定的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中国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城市和物流节点城市,也是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曾连续三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宁波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和湿润,冬夏季风交替明显。自然和人文  相似文献   

2.
宁波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两会”提出,要加快宁波创新型城市建设。发展创新,人才为本,建设创新型城市,关键在人才,重点在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徐建华 《青年论坛》2010,(4):104-108
在山东省“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中,烟台作为“一体”东部的重点城市和“北翼”的连接地带,要依托“一体两翼”,抓住机遇,突破发展中心城市经济,这是提升烟台区域经济整体水平的重要一环。为此,一是创新思维方式,实现从行政区属到经济区域的转变;二是放眼区域经济,实现中心城市的准确定位;三是搞好科学规划,推进中心城市六区的融合;四是抓住五个领先,发展壮大中心城市经济。  相似文献   

4.
唐一军 《今日浙江》2010,(18):50-50
作为全省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宁波要不断深化对新时期社会管理特点规律的认识把握,着眼长远发展,着力持久稳定,系统谋划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宁波特色的社会管理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5.
正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宁波赶超发展的主要引擎。宁波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牢牢抓住实体经济这一着力点,把握新机遇,加快新变革,全力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名城名都",为"两个高水平"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近年来宁波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和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设,实体经济进入了发展提速、质量提高、品质  相似文献   

6.
江北作为宁波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宁波大都市建设的重要拓展区,也是宁波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重要门户区,要把江北的开发建设放在长三角城市群和未来宁波大都市发展格局中去谋划,实施"三大提速",实现"五大提升".  相似文献   

7.
陈忠瑶 《中国发展》2007,7(1):107-119
绍兴山青水秀,人杰地灵,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地处长三角南翼,西接杭州,东临宁波,为最具活力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绍兴下辖三市二县一区,行政面积8256km^2,人口435万,是一块充满神奇魅力的发展热土,是一座文明古老而又青春勃发的城市。  相似文献   

8.
<正>8月22日,全省召开发展信息经济暨"两化"深度融合推进工作视频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卢子跃在宁波分会场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作部署。会议强调,要把加快发展信息经济、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作为加速宁波创新转型发展、做大做强城市经济的关键之举,在适应新常态中激活新经济,在推进新发展中构筑新优势,努力打造宁波经济"升级版"。  相似文献   

9.
陈奕君 《政策瞭望》2008,(10):36-37
面对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和宁波城市发展的新战略,近年来,我们海曙区不断解放思想,加快推进经济管理创新、城市管理创新和社会管理创新,努力提高创新对区域发展的贡献率和支持度,着力打造和谐发展的现代化中心城区。推进经济管理创新,提升区域发展的质量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及信息技术的先进发展,城市文化地图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应运而生。城市文化地图是指为人们提供在互联网上检索和查阅历史文化场所和事件的动态图文资料系统。我国一些城市(如北京、上海、宁波等)开展了绘制城市文化地图的工作。城市文化地图的绘制不仅体现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的发达与先进水平上,更体现在如何传承  相似文献   

11.
县域经济作为区域发展的特定经济形态.已经成为浙江区域竞争力最显著的标志.正是凭借发达的县域经济.浙江始终跻身于全国发展第一阵营。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已经较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破除县域经济的路径依赖.积极向市域经济、都市区经济转型。宁波作为县域经济特色鲜明的浙江经济中心城市.必须突破县域经济发展瓶颈.以城市经济发展为引擎.全面提升区域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城市建设优秀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10年以来,中国以"智慧城市"为代表的信息化城市建设上升为众多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并逐步从概念走向实践。简述了中国近些年来信息化城市建设呈现的新特点;重点介绍北京、宁波、南京、广州等四个城市信息化城市建设的特征、优势、发展策略和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3.
奉化紧靠宁波市区,交通便利,区位优越。依托宁波、借势借力,是奉化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是推进奉化新一轮加快发展的有效路径,也是加快建设宁波南郊现代化生态城市和海内外著名旅游城市的有效载体。我们必须把"依托宁波,借势借力"作为推进奉化区域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来抓。  相似文献   

14.
中国智慧城市战略规划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文献研究对智慧城市的定义和内容进行了梳理界定,并将其与数字城市、智能城市、泛在城市等相关概念作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技术与人本两个视角对上海、宁波、佛山、深圳、台北等五个城市的智慧城市战略规划文件做了内容分析,探讨了大陆各城市之间以及海峡两岸在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和内容上的异同;最后就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三江翘首,甬城迎客。因了一场信息化与城市发展的世博主题论坛,全球600多名嘉宾相聚宁波。智能家居、信息亭、交通诱导屏、无线网络……会场内外,无不感受到作为世博会首场主题论坛的举办地,港城宁波正以信息港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16.
叶慧 《今日浙江》2011,(23):16-17
开放的姿态,一直是港城宁波向世人展示的最大魅力:开放的力度决定宁波的前途。去年3月,省委、省政府批准宁波成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要求到2015年宁波率先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内外开放的体制机制,率先建成内外联动、互利共赢、规范高效、接轨国际的开放型经济先行。  相似文献   

17.
"城市矿产"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显重要,但因区域地理、政策、经济、技术创新及资源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区域内各省份"城市矿产"发展参差不齐。为进行区域发展路径的有效创新,通过对2008—2014年经济数据进行全局主因素分析及对我国区域"城市矿产"发展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可以将国内"城市矿产"划分为成熟领先区、跟进挑战区、持续追赶区、后进贫瘠区,并依据区域发展层次,因地制宜,采取制度突破、政府引导、技术创新等差异化路径,协同推进国内区域"城市矿产"产业的健康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8.
黎欣刚 《今日浙江》2012,(15):24-25
面对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开启蓝色引擎、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成为宁波的必然选择。在甬江东岸,已有百年历史的和丰纱厂旧址上,一组充满创意元素和历史记忆的建筑群早已揭开面纱。  相似文献   

19.
今年5月,省委书记赵洪祝对宁波提出了要敢于在同发达国家和国际先进水平比较中,确立更宏大的追求、更开阔的视野和更高的发展定位的要求。近日,宁波市委书记巴音朝鲁提出要加大解放思想力度,在学习追赶世界先进城市中提升宁波国际竞争力。在新形势下,人事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大局、促进发展的能力,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大局意识,自觉把人才工作放在宁波开放发展的大背景下去思考,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把提升公共服务力,提升人才竞争力作为当前一项根本任务来抓,为宁波学习追赶世界先进城市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分析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展示案例,联系中国和世界发达国家在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即不仅要树立起科学的建设、管理和发展理念,还要建设法制化的城市建设、管理体制,并且要在体制和机制上动员和保障社会公众的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