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论行政申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申诉是与廉政监督、行政诉讼以及效能监督密切联系但又有区别的一个范畴。行政申诉的目标取向是解决行政失当 ,其核心功能是促进行政公平。要实现行政公正 ,行政申诉须有相对独立的组织机构、富有权威的组织权力和德能兼备的人才素质。而要获得理想的综合效应 ,行政申诉还须纳入行政效能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2.
学生申诉制度是一项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行政救济程序制度.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申诉制度尚处于起步和创建阶段,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因此,高校学生申诉制度要真正落实,使其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与现实有效性,需要确定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的五项基本原则,申诉机构与人员设置法定化,拓宽学生申诉事项的范围,实现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的程序公正,完善申诉后的救济渠道.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内地的行政救济体制主要由行政机关救济、司法机关救济、权力机关救济构成,三种救济体制相互衔接、互为补充。但无论是行政机关救济,还是司法机关救济,抑或是权力机关救济,为行政相对人所能提供的救济都是极为有限的。而且,受我国政治体制和历史传统与观念的影响,行政救济体制的功能尚未完全发挥。因此,进一步增强救济机关的独立性,完善行政救济程序,拓宽行政救济的范围,是未来中国行政救济体制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论行政机关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行为的不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峻 《行政论坛》2014,(4):68-71
行政机关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行为的不当会导致问题文件的出现,应当采取相关措施对其行为的不当进行规制。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行为不当是由自由裁量权行使不当、违背法治原则和行为目的不当所致。其不当行为主要表现在行为方式不当、违反程序公正与内容失当三方面。规制规范性文件制定行为的不当必须要求行政机关确立正确的行政理念、遵循正当法律程序的要求,并畅通相关法律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协调好教育行政机关、高等学校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把教育申诉制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就是一个很不错的措施。所谓教育申诉制度是指学生、教师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法向主管的教育行政管理机关或学校申诉理由请求重新处理的权利救济制度。它主要包括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两种。但是,该制度却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完善对策,以保护学生和教师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构建和谐高校。  相似文献   

6.
行政程序合法是行政行为合法的必备要件,因此,应对违法的行政程序进行司法审查。行政程序违法的司法审查,仅限于法定的外部强制性行政行为并应遵循合法性审查、合理性审查、无司法变更权原则以及一定的步骤。此外,行政程序违法的司法审查应以公正和效率为标准,根据不同的情况作不同的处理。  相似文献   

7.
所谓行政自由裁量权是指法律、法规赋予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中依据立法目的和公正合理原则,自行判断行为的条件,自行选择行为的方式和自由作出行政决定的权力。行政职权通常包含着处理权和裁量权两个部分。只有处理权而无裁量权,称为羁束权力。在这种情况下.行政机关只能严格按法定条文行事.没有任何裁量的自由。如果既有处理权又有裁量权,称为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8.
试论行政权力折射现象的负面作用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行政权力是通过法律法规赋予行政机关和公务人员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权力。但是,人们常常把法律化的行政权力人格化,似乎行政机关和公务人员的头上都拥有“权力光环”。行政机关和公务人员在行政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下列三种情况:一是在法定的权力范围内、依据法定的程序执行公务,对这种“阳光普照”式的依法行政的行为我们称之为行政权力“直射现象”;二是直接将公共行政权力当作个人的权力和资本,谋取个人私利,我们称之为行政权力“反射现象”;三是行政机关、公务人员利用行政权力的影响力为家人或他人谋取私利,我们则称之…  相似文献   

9.
胡敏 《学理论》2014,(7):121-122
行政裁量权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所拥有的选择权,裁量权涉及行政权的各个方面,其行使的有效性和规范性将直接影响行政权的公正和权威。在行政裁量权实施的具体情况中发现行政裁量权行使的缺陷,如行政裁量事实认定错误、程序错误、超越职权的裁量行为,提出我国行使行政权中应如何做到有效适度地限制行政裁量权,从立法、司法、行政等层面进行规制,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做到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10.
在实践中,抽象行政不作为大量存在。但是,由于我国《行政诉讼法》对它的限制,以及它固有的消极性、隐蔽性等属性使得这种行为常被人们忽视,且危害较大。在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下,对于抽象行政不作为不服不能直接对其提起行政诉讼,抽象行政不作为的现有救济只有立法救济和行政权力的内部监督。应对抽象行政不作为的策略是:基于有权利(力)就有救济的法治理念,抽象行政不作为应纳入到诉讼救济范围。具体采取的方式是行政公益诉讼和行政复议。  相似文献   

11.
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今天,如何进一步制约与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话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在于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提高行政效率。但现阶段,我国的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表现为:价值定位的缺陷、程序正义的缺失、过错行为过于细分和法制统一的缺失。改进和完善我国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应做到:程序立法规定完善、科学标准体系建立、公开公正的具体制度、简易行政法庭的设立和立法体制体例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行政公正的概念和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泽勇 《行政论坛》2006,8(1):47-50
行政公正是指行政权力正当地分配权利(义务)的行为、观念和制度。行政公正要求行政权力的行使本身是公正的;要求行政权力对权利(义务)进行分配;同时要解决怎样分配的问题。社会公正的根本问题是亚里士多德所讲的“分配公正”,行政公正亦即行政权力给每个个体分配权利与义务的公正。因此,行政公正的实质是控制权力,分配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13.
我国以申请人民法院执行为主,以行政机关自行强制执行为辅的行政强制执行体制,把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基本确定为人民法院,在实践中存在着许多弊端:它削弱了人民法院的审判和执行职能,降低了行政机关的行政效率,也不利于行政相对人权利的救济。将行政强制执行权回归行政机关,是国家机关职能分工的要求;是行政强制执行行为自身性质的要求。它有利于加强人民法院自身职能,有利于行政机关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对行政相对人权利实施救济。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大多数对内部行政行为规定了相应的行政救助和司法救济,体现了司法最终救济原则,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公民权利。从我国目前的国情分析,内部行政行为的可诉行不仅具有必要性还具有可能性。因此,应对内部行政行为进行最低限度的程序制约,对行政机关违反正当程序原则的内部行政行为有权提起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15.
本文考察了外国实现行政公正的具体制度,在行政活动中,利用司法权力,制约行政权力,实现行政公正。总之,以权力制约权力或者设计正义程序制度,实现行政公正,应该是法治行政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行政程序立法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消除传统文化不良因素影响和保持行政程序规范统一的需要。我国行政程序立法已具备可行性。我国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应为程序法定原则、公开原则和公平公正原则。我国行政程序法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行政主体及利害人关系、行政立法、行政活动和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自动化行政的广泛利用,由于数据来源、算法以及系统因素而带来具有瑕疵的行政指令,这些都会对相对人的权利产生影响并引发后续救济的难题和困境.基于自动化行政指令形成瑕疵的不同机理,甄别自动化行政中瑕疵指令的实质,理解算法黑箱是自动化指令产生瑕疵的基础,是应当考虑的法规范基础.基于此,传统的正当程序保护、申诉以及复议和诉讼面临着新的挑战.瑕疵指令实际上对应着几种救济的可能性,即针对行政程序、行政活动与事实行为的救济.对于有瑕疵的指令,需探寻更契合自动化行政特点的救济内容.  相似文献   

18.
李艳 《行政论坛》2005,(5):65-68
在现代,对行政行为的评价形成了两个标准,即合法与合理。合法与合理也曾被学者们概括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对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具体要求是:行为主体、内容、程序和形式合法。行政行为要在合法的基础上做到合理,应具有以下要件: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定的目的、具有正当动机、必须基于相关考虑和必须符合公正法则。在行政执法中存在合法不合理和合理不合法的行政行为。造成行政行为合法而不合理的原因分为两种:行政机关没有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和作为行政行为依据的行政管理法规存在缺陷。合理不合法的行政行为主要有以下原因:行政机关执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等本来已经不合时宜,但没有得到及时的修改或废除,结果在行政行为上就造成形式上不合法;再者,我国的行政法律体系是由多层次、多元体构成的;同时,法律真空现象给行政执法寻找依据造成困难。  相似文献   

19.
胡艳 《理论导刊》2006,1(7):77-79
行政指导作为一种新型的行政管理模式,已引起很多国家的关注。但目前我国对行政指导的立法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我国立法应明确规定行政指导的职责和程序,对于行政主体所作出的违反其所承担的职责义务和程序义务的行政指导行为,在对我国现有的行政救济制度加以改造的基础上,将行政指导分为抽象和具体行政指导,分别进行救济。  相似文献   

20.
行政公职人员的法律地位可以体现为行政主体的组成人员、外部相对人和内部相对人。在完善我国行政公职人员的权利保护机制方面,应汲取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的合理成分。完善行政公职人员权利保护机制的有效途径,一方面是完善系统内的权利保护机制,主要是完善申诉制度和内部行政决定的程序;一方面是建立司法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