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邹安乐 《学习论坛》2006,3(11):10-12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有: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发挥利益协调的价值功能;落实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推进科学发展的价值实践等。认真研究这些价值原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和谐社会”,是人类共同的价值理想和目标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一定的伦理精神的关切,制度伦理以其规范、协调和创新功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合理、公正的制度环境和伦理支撑,并在促进社会公正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上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了一致,显示了其重要作用。和谐社会也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等方面对制度伦理提出了相应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3.
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竹玉 《理论学刊》2006,3(10):79-80
公平正义既是人类社会不懈追求的理想,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准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公平正义的价值准则置于首位,并从加强政府公共治理和提高公民自治能力等方面着力探讨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4.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一直追求的价值准则和理想目标。在当代中国,公平正义不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内容之一和价值追求。军队政法工作必须把公平正义作为基本价值目标,并在执法、司法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5.
顾伟 《党史文苑》2008,(5):71-72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一直追求的价值准则和理想目标.在当代中国,公平正义不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内容之一和价值追求.军队政法工作必须把公平正义作为基本价值目标,并在执法、司法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心全意依靠人民共同建设,实现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以社会主义为始终追求的前进方向与理想追求。它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指导思想与理论旗帜,以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为纽带,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基本的价值准则,其价值取向主要集中地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中。为此,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加强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取向的研究,牢牢把握住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本文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维护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诚信友爱的价值取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取向等4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人》2005,(23):33-33
社会和谐是指一个社会各方面整合与协调运转的状态。它是由社会的公正、平等、合理、协调、稳定等方面的价值内容所构成的,是和社会发展的畸形、不和谐的状态相对而言的。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与实践所产生的意义,它是从事社会主义事业的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和理想。在社会主义运动的不同时空,人们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有一定差异的,实现共产主义当然是社会主义的最终和最高价值理想,但是,所有这些价值追求中都包含着一个核心的基本的价值观——社会和谐。这正是我们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根据所在。因此,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现阶段全国人民认同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基础、精神纽带、力量源泉和行为指南,是其价值意义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社会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能够指导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和谐、政治和谐、文化和谐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9.
韩华 《学习论坛》2009,25(3):62-64
和为贵、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等追求和谐与崇尚和美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社会和谐是中华民族的理想追求和共同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继承和弘扬传统和谐文化,古为今用.我们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促进入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使和谐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奠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必须对大量的价值现象作出思考,价值问题普遍存在。和谐社会中价值问题的核心是人的价值问题即人与其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得与失、义与利,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发展价值与稳定价值是和谐社会中重要的价值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