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贺 《天津检察》2009,(6):16-17
一、不动产能否成为抢劫罪的对象 动产可以成为抢劫犯罪的对象。但对于不动产,如房屋、土地等能否成为抢劫罪对象,理论和实务界都存在很大的争议。笔者认为,抢劫罪对象不仅仅限于动产,不动产也可以成为抢劫罪的对象。  相似文献   

2.
王安  纪丙学 《犯罪研究》2004,(6):58-61,79
一、抢劫罪的性质辨析 抢劫罪的手段是暴力、胁迫,因而有侵害人身的一面.由于犯罪的目的或结果是取得他人的财产,所以又有侵害财产权益的一面.正因为如此,西方学者一般认为,抢劫罪具有身体犯和财产犯的二重性,应该归属于侵害个人权益的犯罪类型之中.  相似文献   

3.
我国理论界对抢劫罪行为结构的通行理解需要反思和检讨。抢劫罪既可由复合行为构成,也可由单一行为构成,不能认为抢劫罪属于纯粹的复合行为的犯罪。抢劫罪的成立,既不要求“当场”实施强制行为,也不要求“当场”获得财物。抢劫罪中取财行为的指向对象无须是人身被强制的对象,也可以是被强制者以外的第三人。  相似文献   

4.
我国理论界对抢劫罪行为结构的通行理解需要反思和检讨。抢劫罪既可由复合行为构成,也可由单一行为构成,不能认为抢劫罪属于纯粹的复合行为的犯罪。抢劫罪的成立,既不要求"当场"实施强制行为,也不要求"当场"获得财物。抢劫罪中取财行为的指向对象无须是人身被强制的对象,也可以是被强制者以外的第三人。  相似文献   

5.
中日抢劫罪客观方面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我国与日本属于不同法系,两国法律传统亦不同.在刑法中有关抢劫罪的相关规定以及理论上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各有长短.本文通过对抢劫罪客观构成方面的一些比较研究,取长补短,以期对我国的立法实践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抢劫罪作为一种严重的暴力犯罪,一直是我国刑法重点打击的对象。作为抢劫罪侵犯的对象,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抢劫罪的侵犯对象不只局限于财产权利中的动产,更出现了新的情况和类型。本文认为财产性利益和人身权利中的非财产性权利等也能够成为被侵犯的对象。  相似文献   

7.
何丽梅 《法制与社会》2010,(34):29-29,31
现代青少年,生活的主旋律基本上都是家庭、学校和食堂三点一线。一方面由于极少接触外界,心理极其空虚,总想来点刺激,增加生活的乐趣;另一方面由于一些腐朽的精神文化产品的腐蚀和诱导,部分青少年对物质和精神生活有看畸形的追求,喜欢寻求一些所谓的刺激,这些刺激甚至超越了法律和道德的范畴。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社会物质的引诱,媒体对暴力不当宣传的影响,未成年人抢劫事件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在司法实践过程中,未成年人抢劫罪的年龄界定,能否构成转化型抢劫罪,能否一味从宽处罚等问题,都值得展开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我国刑法将抢劫罪的犯罪对象规定为财物,但由此并不意味财产性利益被排除在抢劫罪的犯罪对象之外,抢劫财产性利益的也可以构成抢劫罪。不过,财产性利益所包含的范畴甚广,作为抢劫罪犯罪对象的财产性利益必须是受害人能够控制支配的、可以被移转于他人的财产性利益。并且,可以成为抢劫罪犯罪对象的财产性利益只能是受害人既有的某种财产性权利,而非使受害人将来承担的某种财产性义务。受害人在被劫取的财产性利益之上无须实施财产处分行为,即便受害人对财产性利益没有任何意识,也不妨碍成立抢劫罪。  相似文献   

9.
转化型抢劫罪是抢劫罪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刑法理论上也称事后抢劫罪,与普通抢劫罪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也可以说转化型抢劫罪是对普通抢劫罪的扩展性适用。明确转化型抢劫罪的立法目的、把握其适用条件,在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抢劫罪是一种性质严重且多发的犯罪,由于其在司法实践中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对其罪质判断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试图从其犯罪对象比较研究这一视角,介绍国外对抢劫罪犯罪对象有关规定与学理之争及与国内的差异。相信通过差异的了解,必将有助于在司法实务中对抢劫罪的整体认识与把握。  相似文献   

11.
一、抢劫预备行为转化为盗窃实行行为时的定罪问题行为人为抢劫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着手犯罪时,却因主客观因素而转变了犯意,未实施抢劫行为,而实施盗窃、抢夺等行为,如甲乙预谋抢劫,当晚到丙家发现家中无人,遂进行盗窃,窃得现金200元。对该案如何定罪有三种意见,一是认为构成抢劫罪;二是认为构成盗窃罪;三是认为不构成犯罪。笔者认为,就该案来讲,甲、乙应构成抢劫罪(预备形态)。甲乙两人预谋抢劫,但实际的实行行为是盗窃,从理论上来讲,系吸收犯,吸收犯一般处理原则是实行行为吸收非实行行为。而此处,由于盗窃数额较小,不构成盗窃罪,但两…  相似文献   

12.
田震 《法制与社会》2013,(18):22-23
关于犯罪对象,我国刑法还缺乏进一步理论研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对犯罪对象和犯罪客体的区分不明确。从而又引出了行为对象的概念,二者存在一定的重合性,但其性质、作用以及与行为联系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差异性。可见,在犯罪构成中,二者应同时存在,不能混淆,更不能相互代替。  相似文献   

13.
抢劫罪司法认定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抢劫罪是一种常见多发罪。本文对抢劫罪司法认定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 ,特别是对抢劫罪八种加重处罚情节和携带凶器抢夺的理解和适用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以期有益于司法实践的准确适用。  相似文献   

14.
抢劫罪作为一种社会危害性大、案发率高的暴力犯罪,在现代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仍然存在着许多有争议的问题。本文对此问题从抢劫罪的对象是否包括不动产、抢劫罪中的多次抢劫、转化型抢劫罪的认定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一、基本案情 2010年6月的一天,被告人林某、蒙某及“九叔”(另案处理)等人经商谋后,决定通过设赌局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其中由被告人蒙某等人负责引诱被害人去到设局的地点.“九叔”等人负责与被害人“赌博”。2010年6月21日22时许.被告人蒙某将被害人唐某等人带至A市明秀路伯爵KTv城唱歌.后又将被害人唐某骗至N市五一路金彩湖KTV酒吧介绍给“九叔”等人。  相似文献   

16.
李亮 《河北法学》2001,19(2):65-66
司法实践及刑法理论界认为 ,抢劫罪的对象是动产 ,不动产不能成为抢劫罪的对象 ,但抢劫罪侵犯的是财产所有权中的占有权能 ,故不动产也可以成为抢劫罪的对象。  相似文献   

17.
蒋小燕 《河北法学》2011,29(1):133-138
犯罪对象与行为对象存在一定的差异,而淫秽物品是淫秽物品犯罪的行为对象。它是制作、贩卖、传播等行为的直接指向,它不属于犯罪客体及犯罪对象的内容,但这种指向是我们在说明淫秽物品犯罪行为时不得不涉及的。作为行为对象的淫秽物品具有自己的特征,在现实中表现为不同的形式。鉴于目前存在的新型淫秽罪,可以考虑用"淫秽事物"代替"淫秽物品"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8.
转化型抢劫罪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盗窃转化的抢劫罪是由“盗窃”的前行为和“暴力”、“胁迫”的后行为复合构成,如何判断本罪的着手,根据实质的客观说,应该以实施暴力、胁迫行为为着手的起点,以此为界线,根据行为人是否最终取得了财物,来区分既遂与未遂。也正是把暴力、胁迫行为看作是实行行为,才使得非盗窃犯有可能成立此类抢劫罪的共犯。  相似文献   

19.
江学 《法制与社会》2010,(23):53-54
本文主要论述了转化型抢劫是否包括非罪向犯罪的转化、犯罪的转化是仅限于客观方面的转化还是主观和客观方面同时转化等问题,以期对相关法律问题的正确界定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0.
许富仁  庄啸 《河北法学》2007,25(2):125-128
通过司法判例和网络在线与离线交易的事实,使虚拟财产成为犯罪对象.然而,根据传统犯罪对象理论,并不能囊括虚拟财产这一对象,这意味着侵犯虚拟财产不构成犯罪.显而易见,传统犯罪对象理论将虚拟财产排出犯罪对象之外有违司法判例和"网民"的法感情.因此,现实与传统的冲突,迫使我们要尽快重建能够囊括虚拟犯罪对象的新的犯罪对象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