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解决两岸政治定位的结构性问题上,可以思考以“当局”作为起点来进行探讨,从而避免“骑马找马”、“鸡生蛋、蛋生鸡”的困局.两岸在过去数十年都已经用“当局”相互称谓.从政治语义学上分析,“当局”正视了两岸公权力行使的事实,包容了两岸之间的“承认”抑或“否认”政治分歧,保留了未来开放性讨论政治地位的空间.从政治现实来看,两岸“当局”之间发展政治关系没有违背一个中国框架,两岸互称“当局”的身份可以体现平等协商、对等谈判,两岸可以从“当局”出发探讨最终政治定位并达成共识,两岸“当局”的政治定位可以为当前两岸发展政治关系提供灵活性安排.  相似文献   

2.
本文呼应陈孔立《两岸政治定位的瓶颈》一文的基本观点并有所讨论。笔者认为,解决两岸政治定位时机尚未成熟,但讨论时机业已成熟。在谈判解决政治难题时,要求台湾方面做出相应让步是可期的,但在讨论时期,期待台湾学者在"中华民国是主权国家"的底线上作出突破却甚难。学者可以而且应该研究两岸政治定位问题,但纷纷提出各种模式,可能未必有利于两岸关系发展。破解两岸政治难题似也难以从定位直接切入,仍然需要循序渐进,在解决相关问题的累积中逐步创造条件,以期瓜熟蒂落,问题获得最终解决。  相似文献   

3.
《两岸关系》2010,(8):5-6
在两岸政治互信和良性互动逐渐增强、两岸全面交流局面形成、两岸顺利签署ECFA的大背景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如何向深度和广度推进,特别是如何发展两岸政治关系?成为两岸有识之士普遍关注的话题。为了推动两岸学术界、舆论界进一步关注并思考这一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4.
两岸政治定位的分歧处理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两岸关系的政治定位为中心,结合实际,通过对国家与政府、两岸、国家继承与政府继承、国家承认与政府承认、分裂与分离等基本概念进行学理上的辨析,以建立两岸政治定位分析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两岸政治定位分歧诊断及处理的考察,认为“一个中国”框架下明晰的两岸政治定位有利于推动两岸和平发展,进而提出“一个中国,两个平等政权,中国代表权互补”两岸政治定位底线的建议,而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两岸政治定位也将有助于解决两岸“一个中国”意涵之争。  相似文献   

5.
江欣 《前进论坛》2011,(5):23-24
作为我国实行协商民主的主要形式,人民政协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相伴而生,以人民政协为基础,发挥人民政协在民主政治中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拓展和丰富我国社会公民的政治参与,注重利益主体的协调一致,进一步发展民主协商的形式,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构成了我国特色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6.
政治协商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协商诞生的过程、形式来看,政治协商作为协商民主的一种形式,能够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包容和表达各种利益诉求.政治协商与协商民主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的,将两者等同或者是混淆的说法和做法是片面的,是不利于中国现代化政治民主进程的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张晋山  胡燕 《传承》2008,(24):16-17
政治协商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协商诞生的过程、形式来看,政治协商作为协商民主的一种形式,能够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包容和表达各种利益诉求。政治协商与协商民主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的,将两者等同或者是混淆的说法和做法是片面的,是不利于中国现代化政治民主进程的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倪永杰 《台声》2014,(7):51-52
<正>5月27日,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发表《处理两岸问题五原则》,针对两岸定位建议以"大一中架构"取代"一中架构"。细观"大一中架构",就其方向而言,有为破解两岸政治难题的思考;而就其内容而言,其中不少地方虚化、淡化、弱化了"一中框架",例如其中寻求台湾地区和大陆均享有参加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权利,同时拥有与其他国家建立正常关系的权利。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亟需巩固深化的当前,个人认为,  相似文献   

9.
谢郁 《统一论坛》2013,(3):9-11
两岸关系经过5年多的和平发展,进入巩固深化的关键时期,现在面临如何继续向前发展和深化的问题。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发表"六点意见",提出":为有利于两岸协商谈判,对彼此往来作出安排,两岸可以就在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展开务实探讨。"2012年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们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下简称多党合作制度)的历史必然性问题,人们早已作过充分论证,但受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人难免还会对这一问题提出质疑,如认为这一制度虽有历史必然而未必有现实必然。这一问题关系重大,必须回答,而回答问题仍要从历史开始。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渐次发生了变化,即由完整的封建社会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决定了其经济结构、上层建筑、思想意识已不再是单纯单一的了。从经济上说,既有小农经济、手工业经济,也有官僚买办经济,还有资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里边,还分别…  相似文献   

11.
自2008年5月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开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6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效显著,已进入巩固深化的关键时期。然而,因两岸政治互信不足、政治歧见难解而导致的两岸政治关系的相对滞后,已影响到两岸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的进程,更明显妨碍阻碍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一步巩固与深化。  相似文献   

12.
一个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决定了这个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走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产生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团结与合作的光辉实践,发展于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长期以来,特别是近30年来,这一基本政治制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巩固、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与时俱进,立足于党和国家大局,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立足于民主党派发展实际,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党合作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社会在历经风雨和革命探索中形成的符合我国国情和历史发展的具有本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确立和发展有着深厚的背景和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5.
16.
每年的3月初,北京都会召开的“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和来自各个党派、各行各业的政协委员都会分别聚集,对政府去年一年的工作审查监督,也对来年的工作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政党关系和民主政治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发扬民主,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扬民主,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政党关系方面,中国共产党要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人士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  相似文献   

18.
中美关系与两岸关系的大格局,决定了美国涉台关系的变化趋势.在政治上,美国乐见国民党连续执政和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但对于台湾被迫走向统一,存有疑虑,希望及时把握两岸和谈的具体进程.美方对台湾在“国防”、“外交”等领域予以多方面支持的目的,从短期看是同步强化美台关系,维护美国在台海地区的既有利益;从长期看则是增加台湾在两岸谈判中的筹码,谋取美国在台湾问题最终解决方案上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9.
王建民 《两岸关系》2014,(11):25-27
<正>近年来,台湾岛内从蓝到绿,从上到下,出现一股质疑台湾经济对大陆过度依赖的声音,鼓吹台湾要分散市场,减轻对大陆的依赖,降低风险,以维护所谓的台湾经济、政治安全。这是用政治思维对待台湾经济发展和两岸经济关系,会压缩台湾经济发展空间,会让台湾经济迷失发展方向。防范对大陆经济依赖成蓝绿共识台湾蓝绿很难在两岸议题上达成共识,有时甚至立场与主张截然相反。然而,在台湾与大陆经济关系问题上,蓝绿都认为要防范台湾经济过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建立和谐政治关系探索的主要内容与成就有:“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实现党内同志关系的和谐;“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实现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的和谐;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实现人民内部各阶级、阶层关系的和谐;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建立平等、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这些探索既有其历史意义,也有其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