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经形成了流通产业,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先导性作用和基础性地位已经显现,用十七大报告的9种新提法来看我国流通业,总结和展望中国流通业现代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流通产业十七大报告将"建设"改为"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流通体制和体系,形成了以市场配置资源的总体框架,打破了传统的日用工业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意味着中国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将义无反顾。这将对我国社会经济多方面带来更加深刻的变化,对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产生有力的冲击,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取得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并且要具体落脚到与市场经济要求相一致的、从价值观念到行为规范的若干方面。  相似文献   

3.
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综合国力,必然要进行城市流通的全面建设和管理,而其间所存在的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流通空间的设计、流通效率的提升、流通资产的管理等问题的解决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选择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大的国家离不开强大的国企,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有企业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应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标志和支柱。2000年,世纪之交,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推进到关  相似文献   

5.
增强上海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已经到来,我国经济建设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正向小平同志提出的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面向新世纪,世界经济、科技、社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变得更为复杂;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科技进步不断加快,知识经济在向我们逼近;我国即将加入WTO,参与全球化进程。这些变化将对我国经济体制和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意味着我国改革开放也将进人一个新的阶段,即建立开放型的市场经济体制,意味着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全面接轨。这个阶段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我国的产业发展从半封闭的“高速增长”时代…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这意味着既有与国际市场经济共同的特点,同时又带有中国具体国情下的特点。因此,我们不能一切照搬资本主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做法,而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具体研究中国在实现四个现代化中对流通领域的客观要求。笔者认为这至少应包括下述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 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对流通领域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五大确定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所有制结构方面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这意味着在社会…  相似文献   

7.
《创造》1994,(1)
新形势下的华侨华人研究[新加坡]韩山元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今后将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这意味着中国今后将进一步加强跟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以及其他方面的联系与合作。中国也将更加重视学习各国的先进经验,不...  相似文献   

8.
依据我国的承诺,我国将逐渐取消对外贸权的限制,以登记制代替许可制,这意味着我国现行的外贸代理制赖以存在的基础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建立在自由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外贸代理制将成为发展方向,依据世贸组织的规则,参照相关国际代理公约,废除外贸代理方面的一些行政规章,完善我国民法关于代理制度的规定,制定有关代理的特别立法,将是我国外贸代理制度改革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加入WTO,意味着我国与国际惯例深度接轨的开始。一方面,我国企业将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参与更大范围的竞争;另一方面,外国资本将大举进入,  相似文献   

10.
陈虎祺 《人大研究》2000,(10):13-14
党的十五大以后 ,我们国家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发展趋势 :一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加上我国即将加入 WTO,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将大大加快 ,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的多样化格局正在迅速形成。二是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快 ,依法治国作为基本的治国方略将在更大的范围内、更深的层次上推进实施。这两个发展趋势 ,向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了许多必须面对的新情况和新问题。1.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要求 ,中国即将加入 WTO的新形势 ,要求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工作尽可…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保障和法律手段的调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立法步伐的加快,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运用司法手段调整的范围越来越大.由于市场经济与法院工作密切相关,它必将对法院工作产生巨大影响.1.人民法院的地位和作用在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意味着国家政府职能的转变,由经济生活的主体转为调控者和服务者.这就需要政府与企业之间,有一个既能保障政府宏观调控实现,又能直接调节市场经济的法律部门发挥作用,而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12.
发展新的流通组织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是消费约束型的经济,国民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各产业部门特别是竞争性行业持续开发新需求的能力,经济结构的调整是通过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过程来完成的。流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发展新的流通组织形式。加速实现流通的现代化是当前我国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金明路 《观察与思考》2001,(2):42-43,45
<正>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将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对我国市场经济秩序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产生重大的影响,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国在制定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政策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在界定垄断时必须考虑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因素,在反垄断的同时要注意培育规模经济,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加入WTO,意味着我国将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起,溶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之中。这将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  相似文献   

14.
搞活农村流通之浅见周重明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广大农村来说,如何适应这一形势的发展,如何搞活农村流通,笔者认为值得探讨。一、搞活农村流通刻不容缓随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供求出现从卖方市场...  相似文献   

15.
钟瑛 《北京观察》2012,(6):12-14
正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集体所有制下农村集体资产的产权量化程度低及产权分布不合理,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资本化改革。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载体,是坚持和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制度基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不仅意味着村民负担的减轻、收入的增加,在更大程度上意味着村民福利的改善。因此,广大农民具有发  相似文献   

16.
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条件下,对我国粮食生产和粮食流通既提出了新机遇,又提出了严峻挑战。有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去解决。诸如,怎样把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怎样使粮食生产结构适应消费结构和市场需求结构?中国粮食流通体制为何还...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在这样的前提下,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行业如若脱离整个世界经济,将无法继续生存和发展。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进程也在加快,中国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也成为必然,这是中华民族再次腾飞的历史机遇。中国自1992年放开润滑油市场后,润滑油工业经过市场经济的考验和政府的治理整顿,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在“入世”以后,这一行业将面临着更大的世界市场一体化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新一轮改革的帷幕,西部大开发全面推进,成渝经济走廊建设步伐加快。同时,按照“世贸”规则,明年我国将全面开放投资领域,在更高的层次、更大的范围扩大对外开放。这些都为商贸流通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加快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对大渡口经济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不失时机地加速推进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时事资料手册》2006,(1):54-54
1.2005年11月日,以色列正式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以色列工贸部经济专家解释说,以色列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意味着将来一旦出现产品倾销问题,以色列将完全信息由中国方面提供的证据,用于产品倾销案的调查。  相似文献   

20.
李晓俐  崔萌萌 《前沿》2008,(12):65-6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成功地实现了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粮食市场经济的转变。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纵观粮食流通改革开放进程,总结有益的经验,从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对指导今后粮食事业改革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