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摇滚乐与青年文化刘鑫摇滚乐在今天似乎不再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字眼,它淹没在或溶汇到了流行音乐或通俗音乐之中。人们甚至不愿意弄清,什么是真正的摇滚。那种对摇滚精神的追索已成为多余。如果撇开主流意识形态的排斥,这至少也表明,随着西方社会步入后工业时代,产生这...  相似文献   

2.
桂琳 《青年探索》2017,(4):83-89
"青春"一直是电影钟爱的主题。2013年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可以作为青春电影再次勃兴的一个标志。从这部电影作品的成功开始,一大批以青春为题材的电影这几年不断涌现。《致青春》和以往青春题材电影最大的区别是,它是由一部网络青春题材小说改编的,同时它也开创了网络青春题材小说改编为青春电影的一股热潮。本文聚焦由网络青春文学作品改编的这一批青春电影,这些新型的青春电影可以帮助我们考察一种新的青年文化的诞生及其主要内涵。这种青年文化与网络这种新兴媒介有重要的关联。  相似文献   

3.
摇滚乐:禁忌舆时尚刘鑫摇滚乐呼啦一下子在京城热了起来。还是原来那些歌手,还是原来那些音乐,一时间都换上了摇滚的面孔。电台和报纸上充斥着摇滚的名字。书摊上出现了摇滚手册,校园里有了摇滚训练班。摇、摇、摇,各种摇滚音乐纷纷出台。阳春三月,当大地换上绿装,...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起便开始了在这个纷纭复杂、多姿多彩的社会中的生命历程.人在婴儿时期,还只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必须经过一个从"自然人"演化到"社会人"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社会化是贯穿人的终生的,但人的社会化有不同的阶段.青年是人的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阶段.指的是,社会用生活、生产知识和技能,以及一定的文化、价值观、行为模式、法律道德、习俗等教化青年,推动青年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促使青年能动地内化和发展社会文化、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活动过程.青年社会化的内容大体包括四个方面:(1)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2)掌握社会规范;  相似文献   

5.
’92新闻透视:北京摇滚青年的文化命运杨长征1992年是令人注目和回味的。年初,“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南巡讲话给沉寂一时的中国政治、经济生活,注入了新的血液,激荡起阵阵呼唤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浪潮。当代中国的青年文化市场是从不甘寂寞的。尽管它有自身的运行轨迹和超前的指向,但始终是社会生活与心态的最敏感的神经,在主体政治文化的刺激下跌岩沉浮。在1992年渐趋宽松的氛围中,随着“股票潮”、“第二职业热”、“王朔现象”、“影视明星大追逐”、“张艺谋电影解冻”,一直身分不明的摇滚青年们带着特有的冲动,再次闯入社会文化的大舞台,吸引着新闻舆论界凝视的目光。崔健“从头再来”1992年1月2日《北京青年报》“乐土”栏登了一篇豆腐块似的“崔健谈心片羽”。崔健说:“常有人拿许多乐手的音乐和我作比较,或问我受了什么启发”,“爱觉得像什么,像哪儿的音乐都随他,至于我,我说这是‘北京的’。”崔健,这位是是非非的中国摇滚乐“无冕之王”,自1990年为亚运会义演嘎然而止一年多了,肯定有不少忙于生存的人已将他忘却。猴年伊始,“火爆”的《北京青年报》以不引人注意的方式,传出崔健的只言片语,多少有些投石问路的味道。果然,5个月后,该报发表了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比较成都及深圳青年购房者购房后在主、客观两方面对现实生活质量的感受,试图从中发现影响城市青年购房者生活质量的"经济外"的影响因素.笔者呼唤政府从政策、制度的层面为青年购房者创造和谐、健康的发展条件,也希望社会从正向的、积极的方面激励青年购房者面对现实生活的"痛苦与快乐"、"重负与责任"、"压力与动力"时多一分担当精神.  相似文献   

7.
摇滚与青年     
摇滚与青年周序麟谁也不能轻易否认这样一个事实;摇滚以其独有的魁力,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占领了相当一部分青年心中的堡垒。摇滚更是一种文化,它的生命力更多地基于摇滚精神而不是摇滚本身。这种摇滚精神和青年似乎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众多有关摇滚的...  相似文献   

8.
一无所有1980大陆首支摇滚乐队“万里马王”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成立,专门演奏西方经典摇滚乐。1981“阿里斯”乐队成立,主要演奏日本歌曲。1982“艾迪”乐队成立,乐队由外国人参加.正是这支乐队催生了中国的摇滚乐。1984“七巧板”乐队、“不倒翁”乐队成立,后者在中国首先尝试了电子乐器;他们的成员后来大多成为中国摇滚的中流砥柱。1985后来被称作“中国摇滚乐之父”的崔健发行了他的第一张专辑《浪子归》.这是大陆早期流行音乐同摇滚乐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信息窗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重点科研课题"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青年社会问题"研讨会于1992年9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该课题的主要内容为:社会思潮与青年的过激行为;高科技条件下青年的科技素质;就业机制转换中的青年就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代际关系;走向21世纪青年生活方式的变迁.这一课题已被列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年度课题.▲全国青少年信息资料中心日前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成立.该中心是一个收集、整理、保存和交换国内外有关青少年问题研究信息资料的机构,为青少年研究工作者和共青团、少先队干部提供准确、及时、优质、高效的咨询服务.▲广州市团校举办的"马克思主义团学研讨会"于1992年4月6日至11日在穗召开.会议就马克思主义团学的内容、架构、发展问题进行了讨论.与会者  相似文献   

10.
陈伟华 《求索》2012,(5):108-110
强调寓教于乐,可在一定程度上使电影远离"三俗",保持较高的品质。从《摩登时代》、《雨中乐飞扬》、《马路天使》、《阿Q正传》、《红高粱》、《边城》、《手机》等电影佳作看来,此类电影善于从生活和文学中提取适合寓教于乐的题材,擅长以"乐"的形式包装"教"的内容。它们在题材选择、形式运用、内容安排等方面有着典型的创作手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杨柳青年画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为研究中国女性生活的变迁提供了珍贵的视觉文本。在传统中国,年画中的传统女性生活是男权社会对女性规训后的艺术再现。"仕女画"集中了很多女性形象,也反映了部分女性生活。在近代中国,年画中的女性生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女性主体身份与社会角色也被不断重新定义,体现了民族主义话语及男性知识分子对年画创作者乃至社会的期待。一方面,杨柳青年画艺术地呈现出中国女性从传统到现代的生活变迁及其性别关系、权力关系之调整,另一方面其也展示了视觉文本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2.
所谓"青年政策",一方面是指党和国家关于青年事务的基本立场和总体构想,即关于青年一代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的理论、观点和行动准则的体系;另一方面,是指党、国家、社会组织和整个社会机制为青年的成长、发展和发挥其创造性才能而体现这一政策的具体活动.青年政策要反映时代的特点和要求,至少应该体现以下基本要求:1、克服局限和偏见,确立科学的、符合历史实际的青年观;2、重视青年一代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3、切实加强党和国家对青年切身利益及其社会问题的重视;4、切实增加国家对青年事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深刻的社会变革,使当代青年的文化生活(包括文化心理、观念形态、行为取向)表现为多层次、多维相的动态发展过程,青年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已从10多年前那种以样板戏一统天下的大一统的社会文化体式中分离出来,构成了现今的自成风格和特点、自树一帜的社会文化形态中的一大潮流,深刻地牵动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其流变的轨迹既带来了社会生活的繁荣和勃勃生机,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忧虑和困惑.如何正确对待和引导青年文化热潮的健康发展,无疑已成为蓄积着的历史演进的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笔者认为这一课题的探寻和思考更加显得必要.  相似文献   

14.
A.从文化的视角认识青年、理解青年、教化青年乃至研究青年,是近年来我国青年研究的一个热点.有人说,这与中国前几年兴起的"文化热"有关.其实这只说对了一半,即"文化热"为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认识青年,提供了一个契机;但更主要的是青年本身确属一种文化的存在,各种青年现象既有它得以产生的文化缘由,也有它寻求发展的文化旨归.B.文化作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伴生现象,它的产生与人类自身的起源与生俱来并协调发展.而"只要作为一段生命历程的'青年'一出现,就可能出现一种青年文化"(〔美〕理查德·弗拉克斯:《青年与社会变迁》中译本第53页).青年文化属于人类文化中的一个方面,是社会文化主体结构中的一个次生层面,因而它的产生和后来的发展,也将遵从人类文化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正因为如此,我们对青年文化发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业生产的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贫困地区农村青年的生存发展、脱贫致富也相应改变着手段和方式.他们在经历了离?不离乡、进厂小进城、务工又务农的"农工结合型"生活后,其中的一部分人又陆续进入了一个"背井离乡寻富路,离?离田求发展"的生活新大地.尽管这种生活给他们带来成功的喜悦和经济的宽裕;但同时也绐他们带来了创业的艰辛和痛苦的悔恨.然而,这毕竟是贫困地区人们生活常规的一个突破,是农村人口大流动、商品经济大发展过程中的一件新事.因此,实事求是地分析这种社会现象,客观公道地评价贫困地区农村青年谋生求富的目的,这对我们全面正确  相似文献   

16.
青年精神生活是由心理情感生活、道德信仰生活、文化审美生活等要素构成的一种满足和超越精神需要的存在方式.社会转型期青年精神生活遭遇了心理生活的自私化、文化生活的庸俗化、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和道德信仰虚无化等现代性困境,分析其原因在于遭遇传统社会与现代发展的脱域、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的失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冲突、道德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强烈反差.其现代性调适与超越路径要以调适青年心理生活为基础,以丰富青年文化生活为中介,以充实青年心灵生活为目标,从内外两个维度围绕教育、制度、利益等范畴,提升充实新时期青年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17.
伊口田 《中国减灾》2013,(3X):36-38
<正>一部人类史,就是一部人类与各种灾难、痛苦抗争的历史。这个历史,用血与火的文字记录下来,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增多。伴随着电影进入人们的生活,以灾害为题材的电影,使减灾文化"鲜活"起来。银幕使人们几乎能够现场感受到灾害巨大的破坏力量,深入体味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寻找绝境逢生的生存本能。电影技术的不断进步,以特效为主的灾难片已经成为一种大众消费的主流类型,成为一种有效的警示手段和大众科普宣传途径。可以说,灾难片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一种灾难预演,更揭示了一定的居安思危的社会文化心理,表现了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8.
"躺平"是青年面对社会快节奏生活的"低欲望"表达。从历史时态看,"躺平"本质为"犬儒主义"的一种现代化裂变;从当代时态看,占据网络话语权的"白领式躺平",并非真正的"躺平",而是一种青年意识形态话语范式表达,其当代表现是不反对"奋斗"本身,反对"无脑奋斗",追求个体人文关怀。"躺平"是青年对高强度市场雇佣劳动制、资本逻辑"无序"和消费主义"过盛"等社会问题的拒斥。青年并非真想"躺平",而是想"躺一会"放松。消解"躺平"不能仅靠抨击以"堵住"青年的嘴,需要提高市场监管效能、保障青年发展利益诉求、为青年提供可上升的平台机制等一系列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一、西方思想文化影响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先导 通常情况下,对于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影响,人们更关心的是西方思想、意识形态对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影响.然而,饶有趣味的历史事实是,西方思想文化在中国打开国门后首先进入的,却是那些看似没有意识形态色彩和非思想性的商品以及音乐、歌舞等文化产品.西方以及港台地区仿制的时尚商品成为当时中国青年赶时髦的追逐对象,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喇叭裤"、"摇滚乐"等.  相似文献   

20.
包扬 《前沿》2011,(9):157-161
蒙古族题材电影是反映蒙古族人民生活、生活环境、故事情节等生活现象的影片。从审美学角度分析,在形式层上,蒙古族题材电影广泛运用大远景、远景等景别,并大量运用叙述性蒙太奇、蒙古族长调和马头琴,色调冷暖对比明显;在形象层上,蒙古族题材电影塑造了具有典型特征的母亲形象、父亲形象、可汗形象、英雄形象、马的形象;在意蕴层上,蒙古族游牧文化,饮食文化,"马"文化,敖包文化渗透在影片中。另外,蒙古族题材电影在找寻理想家园、尊崇生老病死和关注环境问题等方面凸显了其高度的人文关怀。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只有了解蒙古族题材电影美的共性,才能找出其价值认同点的所在,才能使我国的蒙古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通过电影这面"镜子"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