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财产申报制度中的隐私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和完善财产申报制度,解决其与隐私权保护之间的冲突问题,并非单纯以隐私权的限制为代价,对隐私权的限制亦有限度。我国的财产申报制度不能一味强调对公职人员隐私权的限制而忽视必要的保护。必须在制度上充分考虑隐私权保护的需要,对财产申报制度设定合理的界限:在申报主体范围上,应以职位与公众有密切关联的公共官员为限;在财产申报内容上,应以个人与外界公共场合发生广泛的社会领域为限;在财产申报公示上,应对财产申报资料的查阅或使用加以限制,防止财产申报资料的不当利用与传播,减轻申报人因个人财产信息被过度曝光导致的隐私忧虑。只有实现财产申报制度与隐私权保护的平衡,才能打消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公示的隐私权顾虑,让财产公示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从工具性的角度,还是从实质性价值的角度,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央和地方在该制度建设上均有所实践,但是到目前并没有出台一个关于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因此,我们需要反思财产申报制度建设进展缓慢的原因,探索完善该制度的基本进路。  相似文献   

3.
官员财产公开申报制度起源于230年前的瑞典,有"阳光法案"、"终端反腐"之称。1883年,英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财产申报的法律。早在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4.
为了完善我国反腐倡廉的监督机制 ,应尽快创制《国家公务人员财产申报法》 ,以便将国家公务人员的经济行为纳入经常性法律监控之下 ,有效扼制腐败犯罪现象  相似文献   

5.
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是现代政治文明的体现,能够强化政府的廉洁程度,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有助于公众更好地监督公职人员。我国目前的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还处于试点状态,缺乏系统性,实施力度也不强,难以起到预期效果。我国应完善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建议由全国人大制定统一的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将所有公职人员纳入财产申报主体范围,并设置严格的申报程序和法律责任,强化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刚性和权威。  相似文献   

6.
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公务员监督制度,它使公务员的收入及财产变动状况透明化,从而将其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本文指出建立公务员个人财产申报制度有利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我国反腐倡廉的实践,有利于维护广大公务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党和政府以及政府公务员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和形象,从而能够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被西方誉为"阳光法案"的好制度,却在我国25年"难产",这反映了社会不同阶层对该制度法理的不同认识。本文以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价值为视角,指出了该制度"社会本位"秩序观和"权利本位"自由观两种价值取向,该制度的价值内容以及价值冲突与整合等内容,以期凝聚我国社会各阶层对实行该制度的价值共识,对我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的制度性突破提供智识。  相似文献   

8.
9.
任何制度的设立都需要一定的条件。条件是制约和决定事物运动、发展和转化的各类因素。在选择的30个样本国家中,财产申报制度确立的主客观条件基本分为五类,即民主政治、反腐态势、政治决断、社会形态及配套措施。其中最低限度的民主、严厉的反腐败态势以及政治家的政治决断是设立财产申报制度的必备条件。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始,财产申报法制化在理论上不断探索,在制度上不断推进。当前实行的《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2017)以及《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核结果处理办法》克服了以往财产申报的弱点,具备了财产申报制度的基本要素和主要特征。从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当前反腐败的态势以及党中央反腐败的勇气和决心来看,财产申报与公示制度的法制化条件正趋于成熟。从制度变迁的视角看,在高度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财产申报的渐进法制化是当前我国较为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陈玉洁 《法制与经济》2009,(18):29-30,32
财产申报制度是指国家公务员依照法律的规定按照法定程序在任职之初、之中、离职后一定时期内定期、诚实地向有关机关申报自己及一定范围内的家庭成员的财产状况。财产申报制度作为目前防治腐败最有效的科学机制之一,现已被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采用并取得良好成效。但目前在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财产申报制度。基于此,本文以构建该制度的意义为切点,从财产申报的主体、受理机关、申报时间、财产申报的内容、法律后果等方面具体论述了作者对我国财产申报制度的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1.
蒋建湘 《法律科学》2009,27(6):151-156
在公司制国家出资企业中,国有资产出资人的地位与普通股东的地位无异,并同样享有股东权利和诉权。我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的颁布使得出资人的股权代表地位得以明确,这为通过出资人股权诉讼克服国家所有权“虚置”和代理人的“道德风险”,保障出资人权益和防止国有资产损失奠定了基础。出资人股权诉讼程序基本上遵循普通民事诉讼程序,但也涉及一些特殊的程序法问题,其中,出资人股权直接诉讼和间接诉讼又各有自身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2.
张红 《河北法学》2004,22(10):51-53
由代理人代为进行各类社会经济活动是法律关系主体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辅助方式。确定代理关系各方的权、责是代理制度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报关代理是对外贸易的一种重要活动方式,作为为专门事项设置的代理,其权责的分配,有关专门法作了不同于一般代理制度的特别规定。通过分析有关法律规定的内涵,区分报关代理和其他代理法律制度,阐述报关代理这项特殊的代理制度形式和特点,一方面在实际报关代理活动中便于确认代理关系各方的权责;另一方面从比较分析的角度认识不同代理制度各自权责划分,从而丰富我国代理制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国外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典型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借鉴国外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有益经验,对健全与完善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国外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典型特征,探讨了国外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对我们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4.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制度存在较多的问题,为了更加有效地处置银行不良资产,我国应该尽快制订高层级的立法,健全实施多种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的法律支持环境,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实现不良资产管理和商业性处置机构的分离,赋予债权人对债务人特殊的强制性权利,成立特别法院负责对银行不良资产案件进行审理,建立银行不良资产的估价制度。  相似文献   

15.
宣告死亡制度存废之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人失踪之后,对其本人及其利害关系人利益保护的立法体例,各国民法可分为法国式、德国式、意大利式、苏俄式四种类型。《民法通则》制定之初,受苏俄民法影响,继受了苏俄式。然而,此立法体例在实务中弊端甚多,我国大陆地区制定民法时,应摒弃现行立法体例,继受法国式。  相似文献   

16.
《人权宣言》不仅对世界宪法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体现了丰富的行政法思想。它不仅是对天赋权利的法律确认,而且将自由作为行政法的前提,蕴涵了正当法律程序的雏形,通过宪法性文件的形式规制了行政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论国有资产的不同性质与制度创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国家都存在着数量不等、规模各异、所有权属于国家的资产,即国有资产。但是,国有资产所承担的社会职能和发挥的功用并不完全相同。法律上之所以将国有资产划分为公产与私产,是因为两类国有资产在取得、占有、使用、处分、管理、保护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不同,需要不同的制度安排。我国是国有资产庞大的国家,对国有资产的不同性质进行划分,并对不同性质的国有资产进行相应的立法与制度设定是完善我国国有资产法律制度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8.
民法以确认和保护自由为己任,而其实现的手段是私法自治。法律行为作为私法自治实现的工具,其基本要素意思表示在民法中的作用和位置便更为凸显。意思与表示有时不一致,而表意人故意为之便是其中的一种。在系统分析表意人故意使意思与表示不一致的各种形态及其在国外的立法例,并将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关于虚伪表示的规定与国外的相关规定相比较后,明确指出我国缺乏就游戏表示、心中保留和隐藏行为等行为类型做出相应规范,在通谋虚伪表示方面的规定也存在一定残缺。因此,就上述立法上的缺陷提出在将来的民法典中应如何进行完善的拙见。  相似文献   

19.
诚信原则不仅显耀于私法,在公法领域也逐渐得到认可.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是民商法的调整范围,与民商法相对应的基本法的是经济法、行政法,经济法和行政法的关系是实体(经济法)和程序(行政法)的分工.在政府控制经济活动的领域中,经济法与行政法分别以实体法规范(授予行政权力)和行政法规范(设定行政行为的程序)的方式互动地实现政府控制经济生活,规范政府经济行为的目标,本文拟从行政法与经济法的角度研究政府信用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