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约对南联盟的战争给俄罗斯敲了一记响亮的警钟,暴露了其国防和军队建设存在的一系列紧迫问题。诸如对国家安全形势的判断存在失误、国防投入严重不足导致俄军战斗力严重下降、核遏制政策的威慑作用降低、武器装备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正在拉大,等等。面对美国和北约更加有恃无恐而步步近逼的战略态势,以及俄罗斯大国地位受到的公然蔑视,俄罗斯开始重新审视有关国家安全的重大政策问题,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了相应的补救性措施。1996年,叶利钦总统下达了制定第二部军事学说的命令。它是对俄1993年军事学说的修改和补充。经过几年的酝…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美国的核讹诈,中苏同盟的密切,促使中国"利用外援发展核武器"的核战略出台.六十年代前期,美苏联合压制中国,中国实施了"独立自主,优先发展"的核战略.六十年代中后期、七十年代,在美苏敌对的背景下,中国实施"积极防御"的核战略.同时,中国核战略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促使中美、中苏关系发生变化.由此,目前中国核战略的实施应注重联俄抗美,防止核扩散,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联系,呼吁全面、彻底地销毁核武器.  相似文献   

3.
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浪高过一浪的攻势,俄罗斯的安全环境急剧恶化,西侧的纵深防御体系缩短了2000公里,作为世界大国的俄罗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开始逐步调整冷战结束后的军事安全战略,以回击西方的挑战。 2000年1月 10日,俄罗斯代 总统普京批准了《俄联邦国 家安全构想》。 这一新构想是由俄联邦安全会议于1999年10月5日通过的,几乎与此同时通过的,还有俄罗斯独立以来第二部《俄联邦军事学说<草案>》,这两份文件全面展示了俄罗斯在冷战结束后经过逐步调整而形成的新的军事安全战略构想,这是俄罗…  相似文献   

4.
国际要闻     
《瞭望》1995,(19)
国际要闻(4月24-30日)俄支持延长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俄罗斯外长科济列夫在4月24日联合国审议和延长《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大会上讲话时说,俄罗斯坚决主张无限期延长《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称不这样作、就会“破坏国际稳定的基础”。俄成为亚太经社会成员俄罗斯4...  相似文献   

5.
俄罗期国家杜马(议会下院)主席谢列兹尼奥夫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盛赞新中国成立50年来,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2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他认为──1996年1月当选俄国家杜马主席的谢列兹尼奥夫曾先后6次访华,对中国十分友好。他首先对中国50年毕述表示祝贺,谢列兹尼奥夫说,今天的俄罗斯没有人不知道中国。中国是俄罗斯的友好邻邦,是俄的传统伙伴,同俄罗斯及苏联有着许多共同点。俄罗斯感到自豪的是能够同中国这样的大国和平共处。两国关系的发展令人满意。谢列兹尼奥夫说,新中国建国50年来,特别是近2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证明,中国政府…  相似文献   

6.
正无形的"基辅墙"美俄敌对的原因有很多,背后体现了各自从国家利益出发的战略考量。一是核武器。俄罗斯在最近几十年都是少数能使用核武器摧毁美国的国家,至少,能给美国造成不可恢复的军事打击。美国的军事利益需求决定了其必然要削弱俄罗斯的核力量。  相似文献   

7.
今年3月26日,47岁的普京在俄罗斯全国大选中当选为俄罗斯第二任总统,这标志俄罗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普京在竞选时提出要以“俄罗斯的思想”,即“俄罗斯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的价值观”作为团结全社会的思想基础。他把“俄罗斯的思想”归纳为“爱国主义”、“强国意识”、“国家权威”和“社会互助精神”。这显然是对90年代主导俄社会的西方自由主义以及民族和历史虚无主义的挑战和反正。与此同时,普京还对从苏联70年和90年代的俄改革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三点教训:第一,苏联70年“偏离了人类的康庄大道”,俄不能走回头路…  相似文献   

8.
熊昊  刘利琼 《理论视野》2008,(10):52-54
本文以俄格冲突和波美反导协议为视角,来探讨近来俄罗斯对西方外交政策的调整。2008年以来,俄罗斯在外交和安全上面临着来自西方,尤其是美国的诸多挑战,俄格冲突爆发和波美反导协议的签订使得俄周边局势更加严峻,此番形势下,调整对西方外交政策成为“梅普组合”的一大抉择。具体而言:对西方实行展示自身实力的强硬外交路线,现实加防御性的外交戈为俄对西方政策的概括。国内外相关绩效的随之显露更促使俄坚持上述强硬政策,而且矛头直指美国。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最近宣布,2001-2003年将武装力量裁减35万人。这是俄军建军以来的第6次裁军。俄武装力量总员额将由建军时的 282万减少到85万。这个世界上拥有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在短短的10余年时间里裁军近200万人,裁军规模如此之大是有深刻缘由的。 对战争威胁评估的调整促使俄军不断裁减。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军事战略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俄罗斯时面临的战争威胁重新进行了评估,并对军队建设提出要求。独立初期,俄全面推行亲西方的外交政策,认为西方不再是敌人,而原苏联地区各种固有的矛盾不断激化并出…  相似文献   

10.
1998年12月,时任俄国总理的普里马科夫在访问印度时,提出中俄印三国组成“战略三角”的构想。俄方提出这一设想的重要背景是俄美关系紧张,美国坚持北约东扩,严重损害了俄罗斯的利益,俄罗斯有意借中、印的力量抗衡美国。但是,当时中印关系并未缓和,加之普京执政以及“9·11”事件后调整了对外政策,俄罗斯与美国和西方的关系有了很大改善,这种设想基本上从俄罗斯领导人头脑中消失了。虽然中、印、俄结成战略协作关系的设想在政界没有变成现实,但是这一设想在学术界从未消失过,很多学者在研究和探讨其实现的可能性,2001年以来,三国学者就该问题多次召开学术讨论会。去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后,中印关系有了很大发展,中俄、印俄关系都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与此同时,美国借反恐战争独霸世界的意图也越来越咄咄逼人,中、俄、印三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共同声音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1.
《瞭望》2000,(19)
(4月25日-5月1日)本刊国际编辑室今日世界 俄罗斯、瑞典、加拿大和马来西亚等国的代表4月25日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2000年审议大会的一般性辩论中指出,美国发展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违反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规定的义务。 英国常务副外交大臣约翰·克尔在对利比亚进行了两天访问后26日宣布,英国和利比亚决定恢复各方面的合作。克尔是近10年来访问利比亚的最重要的英国官员。去年7月,英国和利比亚恢复了于1984年中断的外交关系。 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4月27日结束对美国的访问。俄美双方未能消除在美…  相似文献   

12.
为了重振昔日大国地位,俄罗斯在不断调整对外政策。在加强东方外交,积极发展与独联体、中东欧和亚太国家关系的同时,它主动修复和加强与拉美国家的合作关系。5月19日至25日俄外长普里马科夫对墨西哥、古巴和委内瑞拉进行为期一周的正式访问,正是俄罗斯调整外交政策,实行全方位全球外交的又一具体步骤。 对于普里马科夫此次拉美之行,俄罗斯和拉美3国既有共同利益,又有各自的不同需要。 冷战时期拉美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激烈争夺的地区之一。苏联解体后,俄拉关系中断,俄对拉美的影响力随之消失。然而,西方对俄罗斯在政治上的遏制、经贸上的歧视和限制,以及北约决意实施东扩计划等现实,促使俄罗斯开展全方位的全球外交。普里马科夫  相似文献   

13.
《瞭望》2010,(32)
<正> 私有化计划并不意味着俄经济政策发生了方向变化。事实上,俄对私有化向来是也做也说,对国有化则是只做不说俄罗斯财政部7月26日表示,将在2011年2013年以出售10家公司国有股权的收入弥补同期联邦预算赤字。计划  相似文献   

14.
海外报刊论前苏联和俄罗斯一、季诺维耶夫谈苏联时期和俄罗斯现状俄罗斯《真理报》1994年7月1、2日连续刊登了俄哲学家亚·季诺维耶夫接受记者采访的长篇访谈录,两天的标题分别是:《我认为苏联时期是俄国历史上的顶峰时期》,《俄罗斯正在被变成殖民民主主义的国...  相似文献   

15.
全力恢复并重振俄罗斯在大国上的地位和尊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俄国驻外使节会议上提出俄罗斯应该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调整对外政策后,引起多方关注。俄国这次调整对外政策核心,就是从过去十几年来强调俄要致力于“融入”西方体系,转为强调俄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必须建立在“平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库 德林最近表示,俄将不再 向西方国家借贷。他认为,俄罗斯今年经济形势不会太好,因此不向西方借贷对俄罗斯来说是一个考验。国际评论界普遍认为,俄政府决定不再接受西方国家贷款,有其明显的政治色彩,俄下决心不受西方制约,按自己的意图推行改革政策,并决心从沉重的外债负担中解脱出来。外债压力增加西方催逼日紧 自1992年以来,俄罗斯的外债不断增加,1992年为744亿美元,1999年增加到1670亿美元,2000年减少至1440亿美元。其中原苏联债务约占70%,平均每个俄罗斯人的外债约…  相似文献   

17.
俄格“间谍风波”折射出大国对外高加索地区的争夺,从中也看出俄地缘政策的变化在格鲁吉亚逮捕4名俄罗斯军官,并处以间谍罪后,俄格关系空前激化。俄罗斯总统普京对此大为震怒,专门召开安全负责人会议,谴责格“企图勒索和挑衅俄罗斯”,切断与格方所有交通联系,实行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全方位制裁,宣布俄驻格军事基地进入临战状态。  相似文献   

18.
国际要闻     
《瞭望》1995,(16)
国际要闻(4月3日─9日)佩里访俄签署两项协定俄罗斯国防部长格拉乔夫和正在莫斯科访问的美国国防部长佩里4月3日签署了两项军事技术合作协议:关于美国帮助俄罗斯从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向俄罗斯安全运送战略核武器的协议,以及美国帮助俄罗斯安全存放核武...  相似文献   

19.
辛本健 《求知》2010,(8):40-40
2010年4月12至13日.全球核安全峰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40多个国家的元首或领导人出席。作为本次峰会的主办国.美国的前期筹备工作颇为引人注目:一年前,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建立“无核武世界”的理念:4月6日,美国公布2010年《核态势评估报告》,承诺不对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降低核武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作用,停止发展新的核武器和核武器试验;4月8日,美国在布拉格与俄罗斯签署新的核裁军协议.规定美俄各自部署的核弹头数量上限不能超过1550枚。  相似文献   

20.
黄泳 《瞭望》1991,(41)
华盛顿专电 美国总统布什在9月27日的全国电视讲话中,宣布了一项内容广泛的核裁军计划。这是美国第一次单方面采取核裁军行动。美国官员指出该计划“是针对苏联的”,但同时又称它标志着“沿袭了40多年的核战略思想的重大转变”。因此,该计划一出台就引起了美国国内外舆论的关注。 布什的核裁军计划涉及陆、海、空三个军种,包括战术和战略两大类核武器。在战术核武器方面,美国将从欧洲等地撤回全部核炮弹和短程陆基核导弹,连同国内的同类武器一起销毁;拆除部署在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