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加速进入网络时代的社会背景下,出现了新型的民主形式———"网络民主",正确认识网络民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的影响,找到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大力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既有现实的价值,又有深远的意义。"网络民主"的出现对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有积极地作用,同时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基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现状,普及网络教育,加强网络法制和道德建设、政府网站建设,同时改变政府管理模式有利于中国民主政治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网络政治视阈下当代中国的政府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中国,网络政治的发展给政府治理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这些挑战既有技术上的,也有制度上的。增强网络政治视阈下当代中国政府治理的有效性,必须构建以法律制度、基础设施、网络政府为基础的,以政府治理为核心、多中心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浅议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正在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网络的发展,既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机遇与发展空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开辟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办法,以实现自身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网络政治参与的兴起突破了传统政治参与的种种限制,扩大了公民政治参与的范围,改变着政治参与的方式和途径,使公民政治参与的效能与水平得到提升,这无疑给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但它同时也使其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大学生提供了新的政治参与平台,提高了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但信息传播内容的碎片化、传播主体的去中心化、受众注意力的碎片化及信息平台的碎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使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存在三大困境,即政治参与认知困境、政治参与内容困境和政治参与行为困境。对此,可以从技术、政府、高校三个层面进行应对,以帮助大学生理性参政,推动我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网络政治与大学生的政治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的出现和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政治发展模式,影响着人类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政治生活.本文从网络政治含义入手,分析了网络政治的特点以及与大学生政治成长的关系,突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点,研究了网络政治给大学生政治成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我国当前大学生在网络条件下政治上的健康成长提出可供借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主政治,是在和周围社会政治生态环境的互动中生长出来并逐步发展的。现有社会政治生态环境中,既存在着促进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要素,也存在着制约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要素。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策略,是培育和壮大积极的政治生态要素,抑制和化解消极的政治生态要素,实现民主政治发展和政治生态要素的良性互动,从而建立起符合政治生态的恰当的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8.
2010年,政治微博以其蓬勃发展的势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政治微博在促进监督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但是它也存在着诸如传播情绪、制造戾气等不少缺陷。因此,完善政治微博,在制度安排方面,要给以合理的“名分”;在法律规范方面,要赋予并保障公民参与网络政治的权利并规范其行为;在技术实现方面,要完善其传播手段,加速建设;在伦理道德方面,政府要大力发展网络政治文化,网络传媒要明确自身的角色规范,树立网民的道德自律意识。  相似文献   

9.
网络不但具有政治社会化的基本功能,而且具有独特的运作机理:政治信息是网络政治社会化的前提和基础,网络通过传播政治知识有效实现政治社会化目的,网络通过传播新的政治文化促进政治社会化的持续进行,虚拟政治实践成为政治社会化的有效途径,网络作为大众媒介影响着政治社会化进程,网络政治文化是影响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因素。网络政治社会化的特点是网络成为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媒介,网络的虚拟性导致政治社会化的复杂性,网络政治社会化具有不稳定性,网络共同体等非正式组织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等。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网络已经成为网民评论时事、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在我国的政治社会生活中正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网络为平台形成的网络舆情以其较强的自主性、传播的便捷性和相对平等性等特征明显区别于传统的社会舆情,能够及时快捷和相对准确地反映社情民意,对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监督公共权力运行、促进民主政治建设等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以及可能由此带来的网民意见的非理性等缺陷的存在,网络舆情可能出现偏差,从而扰乱公众思想,混淆网民视听,削弱政府权威,影响政府公信力,最终对社会政治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必须客观认识网络舆情在现阶段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采取相应对策,引导网络舆情与社会发展的潮流相适应,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网络政治文化的发展凸显了传统执政模式的弊端,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的民主化进程。传统的权力、权威模式以至执政党的政治向心力在网络文化影响下受到严重冲击。执政党须要充分借助网络传媒完成执政模式的转型,重塑自身形象,提升政治向心力。  相似文献   

12.
作为当代政治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种情感和意识的归属感。政治认同关系到国家政治体系合法性与稳定性的程度,关系到政治制度贯彻的好坏,以及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其政治认同不仅关系着当前的政治稳定,对未来的政治发展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培育和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认识其认同现状并探究使其向着良性方向发展的策略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3.
网络时代“政治人”的政治心理及其人格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人类跨入网络时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必将影响到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以及“政治人”的心理。这样,随着政治平等、政治参与和政治民主外延与内涵的不断革新,网络时代“政治人”的政治人格也将重新塑造,进而对网络时代的政治发展产生影响。为此,规范网络环境,强化网络的道德意识和道德约束等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国市民社会逐渐发育并日渐生长,市民社会之网在人们的视野中日益清晰。市民社会的产生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具有积极影响,这表现在:中国市民社会的生长能有效监督政府权力,遏制权力腐败;市民社会能够促进我国社会自治的发展,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市民社会的生长有利于培育参与型公民文化,推动我国民主政治文化的建设;市民社会的构建有利于促进我国法治的健康发展,实现市民社会与中国法治发展的良性互动;市民社会具有稳定社会的功能,是维护我国政治稳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15.
深入剖析一国政治文化的内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对于了解该国政治体系的运作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在精英和大众层面都存在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统政治文化、民主政治文化三种类型的交织与分化,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整合与创新应以培育和发展出有中国特色的以权利、民主、法治为核心理念的社会主义公民文化为指向,政治社会化对于政治文化整合与更新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中的政治常用语是中国政治文化的重要载体,反映我国政治制度、政治意识、民族精神和社会发展变化,承载政治文化内涵,并深受政治文化的影响.本文从词汇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通过对政治常用语产生的动因进行分析,阐述政治常用语与政治文化的关系,并基于政治常用语的特点,探讨其政治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7.
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我国政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政治思潮之一.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和思想观念、思想体系和意识形态、社会实践和群众运动的民族主义,对当代中国青年的政治社会化产生着积极影响,但其"应激型"的特点、理论建构的模糊和发展前景的多向性、运动形式的非组织性等也对青年的政治社会化产生了种种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博客作为网络条件下一种新的政治传播媒介,是零壁垒性、个人性、公共性、虚拟性和真实性的统一。博客使政治行动者获得了更多的政治传播的话语权,开创了政治传播中双向交互传播方式。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博客在政治传播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本文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政治亚文化表现了政治文化的具体性和特殊性,随着社会的转型,当代中国政治亚文化日益多元化,并在分布上呈现多极性,在发展上呈现不同程度的开放性,这种状态对我国的政治认同、政治稳定、政治参与和民主政治产生重要影响。必须加强政治亚文化的整合以及实现政治文化的现代化,以维护政治稳定,推动民主政治进程。  相似文献   

20.
政治资源是政治现代化启动和推进的前提和基础;政治发展不仅是一个政治资源消耗的过程,更是一个政治资源配置的过程;政治资源的配置影响政治稳定,往往形成不同的政治形态。政治资源配置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