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883年,法国作家左拉出版了小说《妇女乐园》,这是一本关于现代巴黎的小说,也是一本关于百货商场——"资本主义的大胆新形式"——如何诱惑妇女的书。在书中,左拉有些为难,不知道该批评谁好:是商场,还是妇女?商场被布置得宛如消费天堂,处处引诱妇女,而妇女却没有头脑,甘之若饴。这种怀疑与忧惧,自19世纪以来未有稍歇,大众与消费、女性与商品、川流的人群与宏大的商场之间彼此成就,又彼此亵渎,在景观迷狂之中充满着震惊体验,那前所未有的现  相似文献   

2.
女性意识与女性文学批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女性意识是女性文学批评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对西方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的吸收与借鉴中,中国文学批评界对女性意识的认识产生了西化与本土化两种倾向,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女性文学批评话语方式。生命意识、性别意识、自审意识和审美意识是现阶段女性意识的表现形态。对女性意识进行开放多元的阐释,是女性文学学科建构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女性文化建构中的女性媒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菁 《求索》2005,(10):125-127
女性媒介的产生和发展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它在成为文化一部分的同时,还在社会文化系统中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文化,即女性文化,这种文化颠覆了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的嘲笑和贬低,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展示新时期女性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风采,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文化中女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中国女性文学的繁荣时期,新时期湖南女性文学的辉煌崛起,构成了一道奇异的文化景观。湖南新时期女性文学以其斑斓多姿的文学式样,丰厚的文学作品,深刻的女性意识和多元的审美特点,汇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笔者认为,作家的女性意识应是标定女性文学的唯一标...  相似文献   

5.
发展女性职业教育促进女性就业樊慧英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使女性就业观念、就业结构和就业方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就要求有效地推进女性职业教育,以增强女性的社会参与能力和就业能力,促进女性就业和全面发展。选择接受职业教育是女性参与就...  相似文献   

6.
李凤兰 《理论月刊》2006,(8):120-123
新时期女性文学在拆解了男性神话、颠覆了男权文化赋予女性的价值范式之后,女性写作如何建构新的价值体系,如何重建女性的精神家园?这是女性写作无法回避而又难以回答的问题。本文试图解析新时期女性小说中的家园构想,为处于现实困境中的女性寻找一条回家之路。  相似文献   

7.
金晶 《求索》2012,(9):147-148,113
"生态女性主义"在现代西方社会是反映女性主义生态伦理观的核心观点。女性生态主义的女性意识着重探讨女性的性别意识、内心世界和心路历程。通过对叛逆和逃亡性的颠覆,同性爱和母爱等主题,书写反抗父权制文化体系,寻找失落已久的女性躯体,建构女性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8.
海明威的女性意识及其女性人物形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明威是一位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作家,他的作品真实而形象地记录了那个时代女性的精神状态和生存状态。这一点历来为学界所忽略,许多论者喜欢从海明威本人的传奇经历和他作品中的众多“硬汉”形象入手对其进行品评,甚至认为海明威是一位不尊重女性的作家,这实际上是对这位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家的误解。从具体作品入手,分析他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以及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有助于对作家有更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丰国林 《前沿》2010,(12):153-156
托尼·莫里森和艾丽斯.沃克都是现代著名的黑人女权主义作家,一生都在为黑人女性的自我追寻而写作,作为非洲裔美国黑人女作家,她们站在边缘人的立场,关注生活在美国社会最底层的黑人女性的痛苦,用自己的作品开启了美国黑人女性的自我意识。本文综合这两位女作家的几部主要作品,对女性自我意识进行了多层次解读。指出建立在白人价值观念之上的分裂的自我,是造成黑人女性否定自我、迷失自我的原因;而建立在反叛社会价值观念之上的叛逆的自我、建立在黑人文化历史传统之上的完整的自我、建立在姐妹情谊之上的群体的自我、建立在争取女性话语权之上的知性的自我才是黑人女性积极走向成功、开创美好生活的精神保证。  相似文献   

10.
潘锦棠 《中国妇运》2002,(10):22-23
女性在当前的就业竞争中不及男性,作为初次分配的工资收入落后于男性,但女性有权通过政府公共政策的倾斜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在收入再分配中得到经济收入的弥补。为防止不在业女性(包括失业妇女和家庭妇女)经济收入水平下降过快,男女经济收入水平差距过大,以及已经出现和将要出现的贫困女性化的现象,国家应有所作为,保证女性正当权利和福利水平。国家有所作为不是阻止市场经济走回头路——市场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劫后余生的选择,而是要开辟各种就业渠道,使女性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保证市场公平竞争,使女性有公平的就业机会;健全女性社会保障,使女性有合理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化进程中,城市的角色越来越得到各领域学者的关注,成为跨学科研究的对象。在世界城市的建设中,政治参与是衡量性别平等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将首先对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这四大城市女性参政现状进行数据对比,然后对其促进女性参政的机制进行分析与比较,主要包括国家法律保障、政党促进机制和民间促进机制这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我们试图从四大城市的经验中归纳出有益的经验,作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过程中性别平等目标实现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论女性领导媒介形象的偏差塑造对女性参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晓红 《求索》2007,(8):57-60
在当下的媒介文化传播中,媒介对女性形象表现刻板化,尤其是对女性领导形象塑造存在着种种偏差。且明显呈现出性别歧视倾向。这种形象宣传,潜在影响了女性参政的自我认知,亦影响了社会公众对女性参政的正确认知和评价。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有力的措施和对策,促使现代传媒在为女性参政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促进妇女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女性在历史活动中的主动性增强带来某些负面效应,其中之一是女性犯罪出现了横向扩张的态势和纵深发展的趋向。女性犯罪具有被动的心理与行为特征,这是女性特殊的生理条件及社会因素造成的。现代社会,女性在犯罪领域内的主动性日益明显,尤其表现在攻击型、物欲型、性欲型等犯罪中。  相似文献   

14.
苏青与张爱玲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正运用女性话语写作的是四十年代红极大上海,逆当时民族主义的主流文学创作方向,走向边缘化的两位女性作家———苏青与张爱玲。苏青是站在女人的立场上,写出女人的难处和苦处,或者说宣泄了职业妇女的内在苦闷和不平,抒写了一个知识妇女对现实人生、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张爱玲则是以女性的观点审视女人在大家庭衰微破败过程中的沉浮,以及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状态和情感心理。她们对男权社会和男权文化具有强烈的反叛意识,对封建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贬抑表现为一种抗争与剥离的姿态,真实地展现了女性作为人的生命欲望和需求。她们同为女…  相似文献   

15.
由于受到男性中心主义的挤压,女性在社会机制和性别角色中都处于边缘状态,伴随着女性主义运动,女性开始了自己的书写活动,这种书写有两个特征,一是女性渴望在自己的“屋子”里书写,二是女性书写在“空白之页”。  相似文献   

16.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都对女性所受遭遇表达了深切同情,揭示出女性在相当长历史时期一直经受着多重压迫——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被支配,文化上遭歧视。对女性受压迫的一致揭示反映出这种现象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可以据此探索女性解放的客观规律和可能路径。同时,由于所处的社会历史语境不同,二者又存在显著区别,其观点的差异反映出女性受压迫的具体性、不平衡性与复杂性。经过100年来的呼吁和斗争,中国女性的受压迫状况虽然已经得到了全面改善,但是女性的发展仍存在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我们需要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一些观点来为我们提供相应的启示,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共同推动女性的进一步解放。  相似文献   

17.
“身体写作”这个西方女性批评的重要概念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本土化过程中遭遇到特殊文化语境而产生了理论性的异变和误读,完全丧失了女性批评话语应有的革命性内涵,在商业炒作和男性猎奇心理的暗示之下,使得女性写作逐渐由抗俗走向媚俗。其实女性作家的“身体写作”问题不在于写“身体”,也不在于写“性”,而在于怎么写,主要在于写作的动机和定位。女性写作应当在肃清概念的基础上突破“身体”和性,走出被看的误区。  相似文献   

18.
发展女性学--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高等院校开设女性学课程意义的分析,阐述了高等院校开设女性学课程,开展女性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总结该校女性学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高等院校开设女性学课程及推进女性学学科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1月6日,由福建省妇女理论研究会和厦门大学福建女性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高校女性学学科建设经验交流座谈会在厦门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主要来自全国高校的妇女研究中心和其它妇女研究机构。与会者对妇女学学科发展和建设经验及今后的发展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和交流。自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北京大学率先在全国招收女性学硕士点研究生后,就形成了一股推动女性学向高层次和向宽层面发展的动力,不少高校也先后在社会学的硕士点上建立了妇女学或性别社会学方向的硕士点,或纷纷开设一些女性学的相关课程。因此,对各高校的女性学学科…  相似文献   

20.
时尚杂志作为消费社会的产物,其对广告收入的依赖,对消费文化的倡导,无疑会削弱其对女性读者的人文精神关怀。本文分析了时尚杂志倡导的新型女性价值观念:现代的、个体的、浪漫的、消费的女性价值观念,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时尚杂志在建构自己价值观念的过程中,频繁地将女性的自我实现与消费联系起来,女性的现代意识成了促进消费的动力,而消费则成了女性解放自我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