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抗日战争期间,我党相继在西安、武汉、太原、长沙、桂林、兰州等地设立八路军办事处或通讯处,作为我党的办事机构。1937年7月29日,年已54岁的谢觉哉以党中央驻兰州代表身份,带领部分工作人员,从延安到达兰州,住兰州城南关南滩街54号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1938年2月13日后住孝友街32号)。开始了他在兰州1年零2个月的战斗。争取贺耀祖团结抗日贺耀祖是当时国民党甘肃省主席,要做好甘肃  相似文献   

2.
大西北的冬天,朔风劲吹,滴水成冰,奇寒无比。1937年12月,李先念、程世才、李卓然等人,怀着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无比向往。从迪化(今乌鲁木齐)乘飞机抵达兰州,受到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主任谢觉哉等同志的热情迎接和慰问。12月26日,李先念在周小舟的陪同下,乘汽车离开兰州,经西安到达延安,住在中央军委招待所休息待命。  相似文献   

3.
《湘潮》2021,(9)
正担任八路军驻湘代表的是徐特立。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为了进一步推动国民党统治区抗日运动的发展,支援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征得国民政府的同意,中共中央决定在西安、武汉、重庆、长沙、桂林和兰州等重要城市设立八路军的办事处或通讯处。1937年11月,中共中央任命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厅长徐特立为八路军高级参议、驻湘代表。11月26日,花甲之年的徐特立和驻湘通讯处主任王凌波一道离开延安,踏上回湘之路,辗转千里,于12月9日到达长沙。  相似文献   

4.
1937年7月,中共著名的"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另四老为董必武、徐特立、吴玉章、林伯渠),作为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代表,来到了八路军驻甘肃办事处(习惯上称兰州"八办")工作.翌年11月调回延安.谢觉哉在兰州只工作了一年有余,但就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他殚精竭虑,勤奋工作,在宣传和贯彻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卓著的成绩,使当时处在抗日大后方的兰州,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这里撷取的是谢老在兰州"八办"的几个工作片断,以此缅怀这位德高望重的革命前辈.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在西北重镇兰州,曾有一个极具影响的特殊机关———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兰办事处,在这被誉为“革命的接待站,战斗的指挥部”的地方曾发生过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本文描述的是当年八路军驻兰办事处党代表、著名的延安五老之一———谢觉哉在兰州可敬可佩的故事。谢觉哉是封建王朝最末一科秀才,192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了开辟兰州的工作,党中央在兰州设立了八路军办事处。1937年7月29日,谢觉哉由延安来到办事处担任党代表。当时办事处的工作正处于筹备阶段,斗争形…  相似文献   

6.
正袁超俊(1912-1999),原名严金操,贵州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贵州共产主义青年同盟领导人、贵州司机工会主席、上海职业界救国联合会常务干事、上海工人救国会主席、上海全国救国会第二届执行委员会代表。1937年9月经周恩来交涉营救出狱,后一直在周恩来领导下工作,先后任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副官长、湘乡八路军临时办事处负责人、衡阳等地办事处负责人,八路军贵阳交通站站长、党支部书记等职,并在中共中央南方局负责秘密交通。1943年7月随周恩来到达延安,在杨家岭周恩来处工作。1946年  相似文献   

7.
陈辉 《党史博览》2023,(3):49-54
<正>中国共产党老一辈领袖人物都知道延安八路军里有一位英国贵族传奇人物:迈克尔·林赛,中文名林迈可。他首先是加拿大共产党人白求恩的朋友,后又成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吕正操、萧克、聂荣臻的朋友,最后成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贺龙、叶剑英等中共领导人和八路军将领的座上宾。他还是燕京大学经济学讲师,八路军的无线电专家,“新华社延安”电讯发报机的发明者。面对这些头衔,林迈可给自己的定位却是:“以外国非共产党员的身份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陕西抗小文化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1年6月,公司主要从事红色旅游、生态能源、环保科技、文化产业、教育投资、电脑动漫网络工程、园林绿化工程等经营性项目的开发。2012年,经延安市政府批准,受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委托,公司负责对延安抗小遗址的恢复整修和延安抗小遗址景区项目建设、管理及经营运作工作。"延安抗小"原为延安八路军干部子弟小学,后改名为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抗日军人家属子弟小学,抗小遗  相似文献   

9.
<正>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国民党南京政府与共产党达成了"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协议,实现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继而,红军主力部队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及陕北红军等部,改编为八路军(9月中旬又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随后,八路军所辖的第一一五、第一二○、第一二九3个师,取道山西开赴抗日前线;少数部队留守延安,成立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此前任中革军委参谋长的萧劲光,被南京政府任命为八路军后方总  相似文献   

10.
抗战期间的八路军(十八集团军)驻湘机构,一般称为“八路军驻湘办事处”。我认为应正名为“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依据如下: 1、一九四一年四月十七日王凌波同志在延安行政学院写的《自传》中说:“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六日离延安,十二月九  相似文献   

11.
<正>抗战烽火起,投笔从戎为革命我的母亲肖里,又名肖国贤、肖清华,1918年9月生于河南省商水县谭庄乡肖谭村一个地主家庭。她祖父为清末进士(武魁),官至御前侍卫。她父亲因病早亡。她外祖父李安卿,家境殷实,富甲一方,是开明人士,抗战期间拥护抗日,不断寄款到延安支持八路军。母亲兄妹5人,大哥肖矜乐,妹肖虹、肖炎,弟肖健。  相似文献   

12.
正1940年12月下旬,由抗大总校卫生处文书刚调到干训队的齐心,接到总校通知,准备与原抗大一分校的陈彤、王军、林毅三位同学一同去延安学习。离校前,总校教育长何长工对她们讲:"你们到延安去,政治文化理论水平又会提高一步。"她们高兴极了。她们从冀西邢台地区出发,到达山西辽县(现左权县)八路军前方总部,准备随八路军前方总部陆定一首长等一起赴延安。  相似文献   

13.
<正>我家住在乐亭县新寨后兰坨村,1943年春节刚过的一个早晨,庄里人看到庄西大道上有一大趟胶底鞋脚印,从北向南走,大伙猜准是夜间来了八路军。听说,八路军的根据地远在延安,近在盘山,专门干打日本鬼子、汉奸,除暴安良、救穷人的好事……  相似文献   

14.
正1945年4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距中共六大的召开,时间已过去了17年,这是中共党史上间隔时间最长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4年后中国共产党夺取了全国革命的胜利。出席中共七大的代表有755人(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了全国121万党员。这755名代表中,有4人是重庆籍代表,他们是刘伯承、聂荣臻、杨尚昆、李初梨。出席中共七大时,刘伯承任中央军委委员、八路军129师军政委员会书记、129师师长、  相似文献   

15.
<正>问:您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负责电台工作期间,都做一些什么事情?答:1937年8月,延安中央军委三局局长王诤根据中央指示,派我去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为延安采购通讯器材;二是为武汉办事处建立电台,培训报务、机务人员。同行的电台人员有肖贤法、张海青,8月底,我们顺利到达武汉办事处。当时,办事处设在汉口的安仁里(1938年1月迁移到旧日租界大石洋行)。  相似文献   

16.
《党建》2015,(7)
<正>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八路军开进了太行深处的平山县。我的家乡下盘松村成了八路军军械厂、被服厂的所在地,并成立了农救会、工救会、妇救会、青抗先和儿童团等群众组织。我奶奶1938年2月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年爷爷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爷爷是农救会主任,奶奶是妇救会会长,我父亲也利用给地主放羊的机会,为八路军传递情报。  相似文献   

17.
开展“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工作,是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我军作为一支人民的军队,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和人民群众保持着血肉的联系、鱼水的关系。但真正把“双拥”作为一项活动、一项工作,在每年春节期间开展,是从1943年开始的。那时,党中央在延安。八路军主力部队开赴抗日前线后,为了巩固陕甘宁根据地,使其成为全国抗日大本营,在延安成立了“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当时国民党政府的任命是“八路军后方留守处”),萧劲光任司令员(又称主任)。在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正确领导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大力支援配合下,萧劲光以其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率…  相似文献   

18.
梁磊 《党史博览》2003,(10):28-29
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大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为党的领导人的母亲举行的公祭仪式。下午2时,延安各界代表1000多人集结在杨家岭大礼堂,中共中央、陕甘宁边区政府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等,延安农民劳动英雄田二鸿、工人劳动英雄郝作明和士绅商民代表均参加了此次追悼大会。悼堂布置得庄严肃穆,灵前香烟缭绕,灵幕上高悬着“精神不朽”的大红旗。悼堂四周挂满了延安各界的挽联。中共中央的挽联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毛泽东的挽联是“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  相似文献   

19.
正任弼时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红军和八路军的卓越领导者。1937年9月,任弼时与朱德、彭德怀率八路军三个师开赴华北前线对日作战,1938年2月返回延安,在抗日前线工作了5个月。任弼时作为中央军委前方分会(又称华北分会)常务委员、八路军政治部主任,八路军开赴华北战场后的群众工作、友军工作、敌军工作和军队自身的政治工作,都是他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本文对任弼时在抗日前线履行职责中取得的卓越  相似文献   

20.
正1939年1月,《八路军军政杂志》在延安创刊,这是一家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政治部的机关刊物,编委会由毛泽东、王稼祥、萧劲光、郭化若、萧向荣等5人组成。毛泽东亲自为这本杂志的创刊号撰写了发刊词。当时,我的父亲林金亮撰写的一篇署名文章有幸刊发于这本杂志的创刊号的"战地通讯"专栏,标题是《一个模范的伤兵医院》,副标题是"摘自晋察冀边区重伤医院的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