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世谊 《探索》2006,3(6):35-39
江泽民党建思想有其明确的科学含义和基本内容,它是江泽民根据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基本原理对中国共产党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中的运用和发展。江泽民党建思想不仅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而且有着突出而又鲜明的特色。要用改革精神学习和研究江泽民的党建思想,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2.
学习运用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宝贵经验,是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最宝贵经验之一就是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中国共产党推进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进程与领导建国、富国、强国的实践相辅相成。推进新发展阶段思想建党、理论强党要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认识,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要始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实现常态化和制度化,提升亲和力和感召力,切实增强理论武装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月刊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思想建党的主阵地,围绕"为什么要建党""建设什么样的党""党的使命是什么"等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就思想建党集中展开了探索,明确回答了在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和建立什么样的国家的历史课题,并形成了相应的理论成果。思想建党的探索和建党思想的确立,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同与运用,以及对中国国情的理解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初步把握,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晓钟 《理论学刊》2003,3(2):74-78
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发展的历史中,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现实需要使得党的建设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自身的建党特点和侧重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经过了以思想建党、制度建党和执政建党为建党重点的发展阶段.执政建党思想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新贡献,它是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核心的、包括"本"理论、"基"理论、"源"理论三部分的理论体系.新形势下的执政建党要确定和实践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解决好两大历史性课题;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对于支部建设理论的早期探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一个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自身的实践经验,从成立之日起,就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建党初期和第一次大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对于支部建设理论的早期探索时期。在这一时期,党提出了许多的重要思想和主张,为支部建设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加强思想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重要内容,是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理论的逻辑起点和思想基石。中国共产党诞生并发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与中国资产阶级的复杂关联,决定了从思想上建党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自身思想理论基础的薄弱,决定了从思想上建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200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辰80周年纪念日.8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核心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建党普遍真理同中国党的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根据党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面临的不同历史任务,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党建理论,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建党思想、理论和方略,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党的建设理论体系,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推向了一个新阶段.中共三代领导集体核心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发展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中共三代领导集体核心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特殊贡献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党章》的发展历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实践奋斗史,更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探索史.90多年的伟大实践积累了十分宝贵的历史经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实践基础和科学依据。因为,《党章》的发展与演进体现了我党对中国国情探索与实践,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更是我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与丰富时代意蕴的生动再现。  相似文献   

9.
把思想建设放在党韵建设首位,这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和优良传统,也是毛泽东同志建党思想的主要特征。所谓思想建设,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来教育我们的全体党员和干部,改造和克服一切非无产阶级思想,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共产党几十年建设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正确道路,成功地解决了在无产阶级人数较少、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望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应用于中国实践,聚焦"为什么建党、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问题,形成了李大钊建党思想。李大钊建党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深入系统地研究李大钊建党思想,对于缅怀李大钊革命精神,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具有重要意义。一、李大钊建党思想的生成逻辑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厚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开端。创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主体———中国共产党开始形成,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也初步萌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思想,走上了应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探索之路,形成了初步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时期的革命探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不应忽视他们的探索和努力。  相似文献   

12.
李达同志(一八九○——一九六六,湖南零陵县人)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不但在实践上组织和领导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而且在理论上系统地研究和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他对早期党的理论建设和思想建设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可抹煞的。  相似文献   

13.
滕帅  马景惠 《学习月刊》2023,(11):31-34
<正>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源于中国早期共产党人和建党先驱们的革命实践。李大钊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他为我们党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深入探讨李大钊对伟大建党精神生成的重要贡献,对于总结中国共产党先驱的建党成就和经验,准确阐释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在新时代更好地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刀萍 《世纪桥》2020,(3):54-59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创立以来一直高度重视思想建设。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借助建党纪念活动这一契机,从理论教育、历史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修养教育四个方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党的思想建设经历了四个阶段。以建党纪念活动为视角,总结70多来党的思想建设的发展历程得到三个方面启示:一是以理论建设为中心,从根本上做到思想建党;二是以创新方式方法为动力,切实增强思想建设效果;三是以统筹推进为工作指针,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5.
桑学成  周延胜 《唯实》2006,3(10):11-15
《江泽民文选》集中阐发了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一系列十分重要而精辟的思想观点.这些思想观点,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基本原理,特别是直接继承和运用毛泽东建党思想和邓小平建党理论,卓有成效地解决党的建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回答并解决了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目标、任务、方针、方法、原则等一系列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一脉相承又独具特色的建党方略.  相似文献   

16.
彭文龙  陈世润 《探索》2015,(2):38-42
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规律,正确回答了如何建党、如何治党的基本问题。制度治党源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无产阶级属性,思想建党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中的伟大创造,二者结合能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实践中,经历了由制度治党到思想建党、由思想建党的发展成熟到实现二者相结合的过程。90多年来的实践启示我们,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必须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心,必须适应党承担的历史任务,必须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实现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蔡和森作为建党初期理论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家,在建党之前从学术层面探索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中国化的问题,以及将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而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并独立地提出系统的建党思想.在中共成立之后,他提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并形成中国共产党"自己的理论"的历史任务,而且初步总结了党在这一探索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因此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独到的理论贡献.此外,蔡和森在推动毛泽东世界观的转变和在湖南的建党活动等方面也做出了实际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的百年探索,深刻反映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溯源是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其探索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收入分配思想发展的体现,凝结了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的理论贡献和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全面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显著的实质性进展提供了充分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深入研究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赵云献 《新视野》2003,(6):13-16
思想上建党和组织上建党是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中两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环节。思想上建党是组织上建党的前提,而组织上建党是思想上建党的物质保障,这是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的共同规律。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中,不仅坚持了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而且针对中国共产党所处的特殊环境,提出了特别着重于从思想上建党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学。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上海发起组并不是上海地方性的党组织,而是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发起组织。中共上海发起组的成立,标志着创建全国性的中国共产党实践的开始,并在建党过程中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产物。正是在中共上海发起组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人才真正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