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年 5月 16日晚,我来到了江西共青城。第二天早晨 6点半,就去拜谒胡耀邦同志墓。   记得 1989年 4月 15日 7时 35分,我听到耀邦同志去世的噩耗时,悲恸万分,立刻赶到北京耀邦同志家里。首先向耀邦同志的遗像默哀致敬,然后向李昭同志表示慰问。李昭同志把中央的安排告诉了我,说耀邦同志的骨灰准备安放在江西共青城。我立即提出能否分一部分骨灰安葬在耀邦同志的家乡浏阳。李昭同志对我的恳求虽然表示理解,但仍然很明确地回答我:“这是中央的决定,不好改变。” 8年过去了,我一直想去共青城为敬爱的耀邦同志扫墓,但迟至今日才…  相似文献   

2.
1989年4月15日,敬爱的胡耀邦同志猝然辞世,举国同恸,全党齐哀。斯人已逝,风范永存。如今,耀邦同志离开我们已经整整17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他的人格魅力、他的丰功伟绩、他的人民公仆的品质至今仍深深铭刻在人们的心里。“我一万次的请求你们,今后再也不许送什么东西来了”瞻仰过胡耀邦故居陈列室的人一定会记得,胡耀邦亲笔写给金星大队党支部书记龚光繁的那封信。这封落款为1961年11月12日的信写道:光繁同志并党支部同志:现在耀简(胡的堂弟)先回来,耀福(胡的胞兄)过四五天后也要回来。不久前,我曾给公社党委详细写了一封信,请求公社和你们…  相似文献   

3.
1耀邦同志诞辰95周年,逝世21周年了。作为曾经在耀邦同志身边工作的人员,我以深深的崇敬和缅怀之情,回顾当年有幸在他直接领导下工作、学习和战斗过的日  相似文献   

4.
今年4月15日是胡耀邦同志逝世20周年。耀邦生前对青年干部的成长倾注了毕生心血。缅怀耀邦同志对我的7次接见,我热泪盈眶,7次接见时的教诲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  相似文献   

5.
温家宝 《党建》2010,(6):56-57
前些天,我到贵州黔西南察看旱情。走在这片土地上,望着这里的山山水水,我情不自禁地想起24年前随耀邦同志在这里考察调研的情形,尤其是他在兴义派我夜访农户的往事。每念及此,眼前便不断浮现出耀邦同志诚挚坦荡、平易近人的音容笑貌,胸中那积蓄多年的怀念之情如潮水般起伏涌动,久久难以平复。  相似文献   

6.
温家宝 《学习导报》2010,(10):32-34
前些天,我到贵州黔西南察看旱情。走在这片土地上,望着这里的山山水水,我情不自禁地想起24年前随耀邦同志在这里考察调研的情形,尤其是他在兴义派我夜访农户的往事。每念及此,眼前便不断浮现出耀邦同志诚挚坦荡、平易近人的音容笑貌,胸中那积蓄多年的怀念之情如潮水般起伏涌动,久久难以平复。  相似文献   

7.
温家宝 《新湘评论》2010,(10):32-34
前些天,我到贵州黔西南察看旱情。走在这片土地上,望着这里的山山水水,我情不自禁地想起24年前随耀邦同志在这里考察调研的情形,尤其是他在兴义派我夜访农户的往事。每念及此,眼前便不断浮现出耀邦同志诚挚坦荡、平易近人的音容笑貌,胸中那积蓄多年的怀念之情如潮水般起伏涌动,久久难以平复。  相似文献   

8.
4月1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温家宝总理署名文章《再回兴义忆耀邦》,文章以村实的语言回忆了温意理24年前和耀邦同志在贵州考察调研时的整个过程,真实再现了耀邦同志当年带领中央机关干部坚持实事求是,深入基层一线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情景。读罢全文,让人起敬,让人感动,让人深思。  相似文献   

9.
胡耀邦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他的一生是严于律己、心系人民、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一生。这里不全面叙述他一生中的伟大功勋,只从信访工作的角度谈谈耀邦同志生前立党为公的党性原则和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  相似文献   

10.
《湘潮》2016,(1)
正邹标昌:《湘潮》2015年第11期刊登的《胡耀邦与李昭:"挚爱之情永不改"》注重把握了4个"度":切入视角有温度。以耀邦同志夫人李昭的视角为切入点,以她与耀邦同志之间数十年如一日相濡以沫的脉脉温情为线索,使人读之亲切可感。积累材料有广度。从老乡聚会时的惊鸿一瞥,到延安郊外的深情表白,再到到北京家中的一次散步,这些看似平常的细枝末  相似文献   

11.
1973年秋季的一天上午,我到富强胡同看望住在那里的耀邦同志。当时耀邦同志还没有出来工作,主要是在家里看书学习。这天就耀邦同志一个人在家,我去了他很热情,从四合院里摘了几串葡萄放在茶盘里招待我。耀邦同志第一句话就问:“中宣部撤销后,你分配到哪个单位工作?”我说:“分配到卫生部下属的中医研究院工作。”然后我向耀邦同志汇报,说到了张际春遭受的不白之冤,  相似文献   

12.
《湘潮》2018,(10)
正浏阳,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一代伟人胡耀邦就诞生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现如今,坐落于湖南省浏阳市中和镇苍坊社区的胡耀邦同志纪念馆如同一座光辉灿烂的历史丰碑,讲述着胡耀邦从"红小鬼"到总书记的故事。胡耀邦同志纪念馆所辖区域占地面积3.05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故居、纪念馆、耀邦广场、廉政箴言书法碑林、文博园、胡氏家庙等开放景点,是全国唯一一家系统、完整介绍耀邦生平业绩的专题性  相似文献   

13.
1979年6月13日午夜,我刚刚投笔而眠,就听得一阵急急叩门声。我的也一向睡得较晚的妻子连忙下床开了门。来人是新华社国内部政治组同仁赵永西。他急促而简短地转达社长办公室的电话说:“耀邦同志约你明天早晨7点前到他家里去,磋商修改中纪委会议新闻的事,总编室要我陪你一道去。”我不禁一惊:耀邦同志看稿子竟看得这样快!几个小时前,我在中纪委副书记魏文伯同志那里研究修改这篇稿件的时候,魏老的秘书说,耀邦来了电话,他也很想看看这篇稿件涸为稿中也提到了他的讲话。他希望把修改过的稿子尽快给他送去。当时已暮色苍茫,想来耀邦…  相似文献   

14.
《湘潮》2015,(11)
<正>向警予,您如夏花般绚丽的生命定格在33岁美好年华。在纪念您120周年诞辰之际,凝视您那清秀的面庞,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含笑上翘的嘴角,我们由衷赞美:警予,您永远美丽!丰厚的滋养,让您永远美丽。2000多年前,诗人屈原在您的故土溆水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9年,他忠贞爱国的情怀、上下求索的精神、"受命不迁"的气节,深深浸润着您的心灵。湖湘文化的熏陶,赴法勤工俭学期间自由赞歌《马赛曲》的激励,以及从事共产主义运动时红色基因的注入,成为您美  相似文献   

15.
2004年9月11日下午3时52分,一个令吕梁人民万分心痛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吕梁人民的好儿子、中共吕梁市委第一届委员常委、吕梁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刘建明同志,在检查公路建设途中,突然遭遇车祸,不幸因公殉职,年仅52岁。噩耗传来,悲痛的阴云笼罩了吕梁大地。数以万计的群众自发地从四面八方赶来,来看刘建明同志最后一眼,来送别这位百姓心中永远敬重的人民公仆。柳林的近千名群众来了,他们打出了“柳林人民永远怀念您”的巨幅挽幛。曾得到过他资助的锄沟村残疾村民梁广正来了,他把儿子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高高举过头顶…  相似文献   

16.
《湘潮》2018,(5)
正浏阳,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一代伟人胡耀邦就诞生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现如今,坐落于湖南省浏阳市中和镇苍坊社区的胡耀邦同志纪念馆如同一座光辉灿烂的历史丰碑,讲述着胡耀邦从"红小鬼"到总书记的故事。胡耀邦同志纪念馆所辖区域占地面积3.0 5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故居、纪念馆、耀邦广场、廉政箴言书法碑林、文博园、胡氏家庙等开放景点,是全国唯一一家系统、完整介绍耀邦生平业绩的专题性纪念馆。设有故  相似文献   

17.
我第一次见到耀邦同志与李昭同志,是1951年春在川北南充市的时候。当时,耀邦同志身兼川北区党、政、军三大要职,李昭同志则先任南充市委副书记兼人事科长,后任南充第三丝绸厂党委书记。他们在川北的900多个日日夜夜中,奋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领导当地人民开展土地改革,剿匪反霸,安定社会秩序,迅  相似文献   

18.
难忘的谈话──怀念耀邦同志刘绍棠1989年4月,胡耀邦同志逝世时,我虽已出院回家,但是只能瘫卧床上,不能下地走动。我的儿子代我到胡耀邦同志家里吊唁。50年代在共青团中央工作过的老同志,共同决定每人写一篇回忆和敬悼胡耀邦同志的文章,编成一本纪念文集,交...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推动中央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1986年年初,耀邦同志决定利用春节前后半个月的时间,率领由中央机关27个部门的30名干部组成的考察访问组,前往贵州、云南、广西的一些贫困地区调研,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的温家宝同志具体负责组织这次考察访问工作。2010年4月3日,温家宝总理到贵州黔西南州察看旱情。走在这片土地上,望着这里的山山水水,总理情不自禁地想起24年前随耀邦同志在这里考察调研的情形。回京后,总理在4月15日的《人民日报》2版发表署名文章《再回兴义忆耀邦》。曾在贵州生活和工作过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叶小文同志在阅读总理的文章后,深受感动,落笔成文《同人民在一起》并专寄本刊。特此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胡耀邦离开我们5年了。在耀邦的家乡湖南省浏阳县(1993年撤县设市),无时不在流传着耀邦与家乡父老的逸闻趣事。作为一名曾从事过党史工作的干部,笔者有责任将这些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让更多的人知晓。 杨勇的表弟 在那“备战备荒”,“时刻要准备打仗”的时代,军队的威望很高,而曾任志愿军司令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军区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的杨勇上将的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