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兵分四路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为"战胜蒋军进攻,争取和平前途",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制定了一个以主力向国民党统治区实行外线出击、力争实现"以打促和"的军事战略方针。这就是"南线三军出击津浦线""北线夺取三路四城"的战略部署。所谓"北线夺取三路四城",就是以晋察冀野战军主力和晋绥野战军主力协同作战,逐一占领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和保定、石门(石家庄)、太原、大同四城。所谓"南线三军出击津浦线",就是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5万  相似文献   

2.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以民族大义为重,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扣留了到陕西督战的蒋介石,同时软禁了在西安的南京政府军政要员陈诚、蒋鼎文等人,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史称"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3.
正西安事变推动了近代中国历史前进,功在国家,利在民族,但有人不能正确地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不去考察国民党蒋介石失败的教训,错误地把国民党、蒋介石在大陆的溃败转嫁到西安事变上,说是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使当时处于绝境的中共及红军"起死回生",最终夺取了大陆,迫使蒋介石败退台湾。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后,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其中一些优秀的共产党员还在国民党内当了"官",以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两党的党内合作。毛泽东就是其中的一位。若论他当时在国民党的职务,要高于与他同在国民党内当差且成为他后来的政治对手蒋介石。随着政治局势的发展,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地位直线上升,远远超越了毛泽东。  相似文献   

5.
《中共党史研究》2012,(7):127-128
中国语境与儒家命运——1949年以来国家政权建设的视角闫帅1949年以来,儒家在中国的命运经历了"J"字型的变化趋势,从"反儒"到"复兴",根源均在于国家政权建设之需要。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在国家政权建设上表现为"与国民党政权作出区分"。由于儒家思想之于蒋介石和国民党,不仅内化于心而且外化于行,"孔子"、"儒家"和"蒋介石"、"国民党"被并列在一起受到批判,"反儒"运动由此在大陆展开并不  相似文献   

6.
正抗日战争结束以后,蒋介石集团追随美国,企图移植美国的军事制度,全面推行"军队国家化",阉割原"党军"的革命性和进步性,改变国民革命军的性质,削弱军队战斗力,这是国民党军队失败的制度原因。国民党"党军"体制国民党"党军"体制是从创办黄埔军校开始的。1924年6月,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在广州市黄埔区正式成立,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驻校党代表,校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与蒋介石生前都反对"台独",主张祖国统一.但是,他们对于祖国统一的认识有根本区别.毛泽东主张中国统一于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蒋介石则主张用所谓"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换言之,就是统一于国民党领导之下;毛泽东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认为美国的干涉是产生"台独"的根本原因,蒋介石则依靠美国"反攻大陆"、守台湾.尽管如此,由于他们在反对"台独"问题上有共同性,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前期反对"台独"的问题上,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霞飞 《党史纵览》2004,(6):28-35
毛泽东与蒋介石生前是对立的国、共两党领袖,他们都反对"台独",主张祖国统一.但是,他们对于祖国统一的认识有根本区别.毛泽东主张中国统一于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蒋介石则主张用所谓"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换言之,就是统一于国民党领导之下;毛泽东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认为美国的干涉是产生"台独"的根本原因,蒋介石则依靠美国"反攻大陆"、守台湾.尽管如此,由于他们在反对"台独"问题上有共同性,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前期反对"台独"的问题上,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于1926年复刊的<大公报>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已成为中国的舆论重阵.自称"不党不卖不和不盲"的<大公报>,与国民党蒋介石政府来往碰撞频繁.客观地说,张季鸾主笔时期的<大公报>与蒋介石及其政府的关系大体上还是融洽的,蒋介石以"国士"之礼待张季鸾,张季鸾也奉蒋介石为国家中心.因此,张季鸾辞世前,留"临终遗嘱"给接班人王芸生:只要不碰蒋先生,任何人都可以骂.张季鸾去世后,王芸生继任总编辑兼社评委员会主任.可王芸生后来却背了"祖训",抗战期间,王芸生主笔的<大公报>四次与国民党蒋介石发生摩擦,被称为"碰"蒋.  相似文献   

10.
正1936年12月12日,东北军首领张学良和十七路军首领杨虎城在多次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遭到拒绝后,发动"兵谏",扣留了到西安督战的蒋介石和一批国民党高级将领,通电全国提出八项政治主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相似文献   

11.
<正>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夕,蒋介石在国共谈判中同意,"经费,军队照人数编制的一般规定发给"。七七事变后,由于战端初开,局势尚不明朗,蒋介石试图控制中共军队的军事指挥权,提出红军改编后"各师须直隶行营,政治机关只管联络",包括军饷在内的很多问题也就僵持下来。7月底,蒋介石不断"催促红军迅速出动抗日"。为便于出兵对日作战,中共坚持要求国民党发表国共合作宣言及中共将领全  相似文献   

12.
正16.西安事变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华北地区加紧侵略,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多次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都被拒绝。1936年12月初,蒋介石到西安迫令张学良、杨虎城立即率部开赴陕北前线"剿共",张、杨决定发动"兵谏"。12月12日凌晨,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协调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囚禁了陈诚、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以毛泽东、朱德为首的共产党人立足赣闽边区,开辟了全国最大的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并在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革命根据地的存在,让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如芒在背.国民党便加强推行所谓的"杀死政策"和"饿死政策",企图断绝赤白区域"粒米勺水之接济,蚍蜉蚊蚁之通报",让苏区军民"...  相似文献   

14.
常家树 《廉政瞭望》2007,(10):41-41
1949年初,蒋介石下野回到溪口。经过3个月的思考与探讨,蒋介石意识到国民党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国民党内部存在着种种腐败行为。蒋介石承认:国民党军队"表现出来的贪污腐败,真是无奇不有,简直难以想象。这样的军队就不能不走向失败"。他认为,国民党军队的腐败根源又在于国民党  相似文献   

15.
<正>"三步退让"促和平早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前,中共就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希望通过谈判使国民党同意结束"训政",成立联合政府。而抗战胜利时,国民党军队主力尚在西南、西北地区,立刻发动内战有很大困难。于是,在蒋介石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三次电邀下,毛泽东与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与国民政府进行和谈,  相似文献   

16.
一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日军大举入侵中国.国民党军奉行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消极抗日政策,正面战场上节节失利.1938年5月19日,徐州失守.日本侵略军沿着陇海铁路继续向西进犯,中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6月1日决定:将豫东20万军队调往西山地,作战略转移,并且作出了扒开黄河南岸大堤,阻挡日军的决定.6月4日,日军已逼近开封.  相似文献   

17.
<正>与"少年继母"游学上海1921年,蒋介石母亲去世,当时,尽管国民党内部斗争激烈,华南军事局势吃紧,蒋介石却遵奉古礼服丧,在溪口守丧数个月之久。蒋介石把母亲安葬之后,与蒋经国的母亲毛福梅亦正式离异。蒋  相似文献   

18.
总统上任,金元券大幅贬值 1927年4月,国民党在南京建立了一党专政的全国性政权,全称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经过20年的"训政",到1948年的4月,国民党决定转入"宪政"时期,并在南京召开"行宪国大",选举蒋介石、李宗仁为正、副总统;"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改称"中华民国政府",政府机关也就是"总统府"了.总统府大门原有的"国民政府"四个字,是第一任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所书,这次"行宪国大"结束后,便请国民党四大书法家之一的周钟岳专门赶写了"总统府"三个大字,用木头锯成,贴上金箔,草草地钉在整修过的大门门楼上.由于总统府寿命太短,为期只有一年,因此人们在习惯上仍称其为南京国民政府,简称南京政府.  相似文献   

19.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件.侵占我东北三省后,继续大举入侵。国难当头,全国人民纷纷要求停止内战,抗日救亡。国民党蒋介石不顾人民的正义要求,坚持反共立场,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口号,又调集大量兵力向中央苏区发起第四、第五次“围剿”。  相似文献   

20.
<正>进入1949年后,国民党的反共内战遭到了惨重失败。以李宗仁为首的桂系把部队向南京移动,上演了"逼宫"一幕。蒋介石于无可奈何之际,被迫第三次宣布下野,李宗仁当上了南京政府的代总统。作为国民党内最大的地方势力,桂系一直是蒋介石所要打击和排挤的对象。这就注定了军统、中统在历史上便与桂系仇隙颇深。在国民党内历次斗争中,桂系也一贯把蒋介石的特务系统当作攻击的对象。军统改组为保密局后,毛人凤出任局长,为改变戴笠时期树敌过多的局面,他曾一度有意与桂系三巨头李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