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复杂的市场形势和内部管理变革,建筑企业工会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必须在创新维权机制、提升职工队伍素质、强化工会维权能力建设等方面予以关注和着力。  相似文献   

2.
梁吉印  贾强  房伟 《工会论坛》2007,13(6):53-54
高校工会是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要创造高校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调解矛盾,工会维权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完善教代会制度,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加强劳动法律监督,积极推进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是高校工会维权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强化基层工会组织的维权职能,创新工会维权模式,用好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手段,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既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也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通过分析当前基层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存在的问题及深刻剖析其维权乏力的原因,提出应从争取党政支持、加强工会建设、用好法律监督、创新维权模式等方面选择维权职能回归的路径,以期推动新时代工会维权工作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杨欣 《工会论坛》2008,14(3):41-41
随着企业深层次改革的进一步深人,工会维护职工权益的职能发挥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工会组织应当从工会干部素质、维护重点、维权机制的完善等几方面着手,认真履行工会维权职能,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高校工会维权职能的实现,将在和谐校园构建中发挥十分关键的作用。高校工会对教职工权益的代表和维护,解决和消除影响教职工权益的不和谐因素,从而促进校园主体利益关系的协调公平。强化高校工会维权职能,在维权意识上,高校工会需要从社会团体的角度来认识自身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增强独立意识,自觉地担负维护职工权益的法定责任;在维权方式上,高校工会需要畅通法律维权渠道,强化依法维护教职工权利的工作方式;在维权重点上,加强高校工会对教育领域发生的人事关系纠纷的协调和解决能力,健全完善对教职工劳动权利的维护机制。  相似文献   

6.
面对市场经济体制下日益复杂的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农民工工会要履行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维权能力和水平。本文通过透析当前农民工工会的维权背景,指出农民工工会维权的必要性,并且依据我国各地农民工工会对维权方式的探索,指出我国农民工工会在维权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初步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工会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既不能按部就班,也不能墨守成规,需要从雏权理念、维权模式、维权机制·三个方面创新企业工会维权工作,切实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形成“以人为本,人企共进”的局面,构建“员工关心企业,企业关爱员工”的新型和谐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工会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既是协调劳动关系矛盾的迫切需要,又是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重要途径,因而是中国工会必须承担和努力完成的重要职责。当前我国工会组织,特别是企业工会,要努力做好建设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工作,就需要找准和抓住几个工作着力点:加强民主管理工作是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前提;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机制是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基础;维护员工合法权益是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关键;素质能力提升和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是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平台;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则是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工会维权之难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华  罗伟 《工会论坛》2008,14(5):9-10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劳动关系矛盾日趋复杂,给工会维权工作增加了空前的难度。要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必须弄清当前形势下工会维权所面临的困难,了解现行的工会组织体制和定位、工会维权机制以及工会干部素质和工会法律权限对工会维权的影响,探索创新适应现实需要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真正做到不辱维权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0.
时代的变迁和劳动关系的变化凸显了工会维权的核心地位。实践探索中解决职工工资拖欠问题,形成了昆山、信阳和义乌三种工会维权模式。这些模式具有社会化、职业化、法制化的共同特征。对于转型发展时期完善工会长效维权机制.实现工会成长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职工利益多元化、劳动关系复杂化、维权意识普遍化,使得高校工会履行维权职能面临着新的挑战。工会在维护教职工权益时,必须践行群众路线。工会可通过提供法律保障、构建权力平台、完善帮扶制度等途径来履行维权职能。为拓宽维权渠道,发挥长效功能,工会应在群众路线的指导下,在预防、保障、监督、民主、文化等机制方面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日益复杂化,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不断增多,职工群众对工会维权工作产生了新的期待。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期的工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进一步指明了工会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工会在依法维权方面仍存在一系列突出问题:工会参与立法和参与政策制定不到位;法律赋予工会的两大维权手段还存在虚化、弱化的问题;对于日渐增多的劳动争议的调解和仲裁,工会的应有作用也受到诸多限制;等等。有鉴于此,我们提出的对策和思路是:加强工会的源头参与和维权,凡制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和其他重大决策,工会都应参与到位。统一思想,理顺关系,强化工会的两大维权手段。劳动争议应由基层调解为主转向以区域或行业调解为主,还要切实落实劳动争议仲裁的"三方原则",充分发挥工会在劳动争议仲裁中的维权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随着石油企业改革的深化,劳动关系市场化、复杂化的特点要求各级工会必须切实担负起维权的职能。工会有义务监督企业切实执行《劳动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寻找就业门路,促进就业和再就业,解决帮扶问题,构筑“民心工程”,为职工排忧解难,稳定职工队伍,调动职工积极性,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完善预警机制 构建维权工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的同时,完善预警机制,构建维权工程,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把劳动争议消灭在萌芽状态,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6.
工会的维权职能在改革开放后走向复归,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存在与发展为其提供着必然性,另一方面是执政党对工会维权职能规律性认识自觉与深化的结果。工会维权面临着不能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困境与工会自身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的困境,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有着主体、制度、行为、意识多方面的根源。  相似文献   

17.
基层工会在工作中应当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正确认识工会维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运用法律手段,落实职工民主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参与劳动争议的调节与仲裁、建立法律援助机制、关注分配问题、提高工会干部维权能力等措施切实维护员工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提出,是中国工会理论的一大创新,标志着工会维权已经步入理性、规范、法制化的轨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对以往维权理论和实践系统化的凝聚与升华;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是与工会宗旨的高度统一;是工会维权机制、方式、方法走向科学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的发展,劳动关系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实践“三个代表”的基本途径。依法科学维护职工的政治民主权利、安全利益、困难职工生活权益和精神文化权益,是煤矿工会维权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维护职工会法权益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本文从五个方面对新形势下基层工会维权文化建设进行了阐述:创建学习型团队,开拓工会维权新途径;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工会维权机制;努力构建和谐校园,维护职工现实利益;加强师德建设,维护职工发展权益;强化自身素质,提高工会维权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