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润泽  禹辉映 《理论导刊》2014,(3):71-72,77
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问题的积极回应,有一系列的基本要求。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注重借鉴西方国家城镇化的基本经验教训,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坚持"四化两型"同步推进,不断改革和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城镇化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未来五年,城镇化质量要明显提高。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把城镇化列入"一统三化两转变"的重要战略中。重庆的渝东北和渝东南两翼农村,是重庆市推进城镇化的薄弱环节。对此,笔者认为,要转变观念,进一步提高对两翼农村城镇化重要性的认识;要科学规划,优化布局,推进两翼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要强化落实,以政策法律制度保障两翼农村城镇化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6,(12)
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战略之一。本文在分析中国城镇化发展面临的困境的基础上,提出破解困境之道就是要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指导下,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我国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为此必须把改善民生贯穿于新型城镇化的全过程。要在就业、社会保障、人居环境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使之成为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强大支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速度导向性城镇化致使城镇化发展越来越不均衡。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的分布不同,对四川区域间的城镇化差异的可能存在先天性影响。但是借助四川2000-2015年份样本地市的面板数据发现,相同的经济因素对不同区域城镇化的影响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有必要通过不同区域实施不同的产业、经济等政策,分区域推进四川城镇化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城镇化发展是保持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可以分为根本动力、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以此对照分析武陵山片区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具备的优势以及不足,发现武陵山片区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先天优势,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如:绿色城镇化发展要素支撑不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缓慢,城镇化基础薄弱;区域发展不平衡;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的协同推进力度不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缓慢等。因此,应从促进人的城镇化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绿色城镇化的要素支撑体系等方面着手,推进武陵山片区绿色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镇化发展滞后的主要成因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要推进我国的城镇化,就必须不断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取得突破。为此,必须因地制宜设计合理的城镇化路径;建立统一、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大力推进工业化;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开发和引进劳动密集型技术;提高人力资本水平。  相似文献   

8.
巩慧 《求知》2013,(8):36-38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作出了"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大方向。2012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列为2013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之一,明确了"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也成为今年全国"两会"最热门的议题之一。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不仅要重视规划建设、产业  相似文献   

9.
<正>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把为人服务作为城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市大工业与大农业并举、大城市与大农村共存的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特征显著,推进城镇化既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讨论了推进城镇化进程与社区发展的关系,然后依据四川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多层次的社区发展问题分析,提出了一些适应四川城镇化要求的社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行政论坛》2013,(6):88-92
城镇化是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有机组合而成的,其中人口城镇化是核心和目的。内涵式城镇化的推进应该紧紧围绕人口城镇化这一目的,通过土地城镇化为实现人口城镇化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等物质条件。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土地城镇化发展速度过快,而人口城镇化则被忽视,其发展速度远远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因而两者之间产生了不协调、相分离的趋势。要努力推动内涵式城镇化发展,就要协调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促使失地农民向市民身份转化的完成。农民凭借土地可以实现对于生产要素的转换,以此完成生产方式的转变,从而确立工业化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最终促使失地农民真正地融入市民社会的生活,实现城镇化内涵式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对于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仍显滞后,根本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体制束缚,因此必须真正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来推进中国特色的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就近城镇化是农民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就地市民化的城镇化。实现就近城镇化要把握好四个着力点:牢牢把握以人为核心的理念,切实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关心住房建设,加强社会保障建设;注重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规划,促进人口城镇化、就业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同推进;把生态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重视生态管理;充分彰显地方文化特色,尊重当地历史,以文化为统领、灵魂和血脉,通过文化创意,探寻具有自身特色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走一条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道路。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斯蒂格列茨教授把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主要是农业人口向城镇地区集中和农业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这一过程要求把城乡尽快纳入一个统一的市场经济架构内,对于过去造成城乡人为对立和隔离的户籍管理制度、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落后于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城乡土地使用制度和城镇管理体制要加快制度创新的步伐,各项改革配套进行,统筹兼顾,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6,(7)
新型城镇化作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其建设中不可避免地要打破原有的生活状态,触及农民群体的既得利益;而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保障和满足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伴随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推进,农民的利益保障问题也越发突出,如何在贫困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中妥善保护农民权益,确保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平稳过渡,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型城镇化是一条人本、集约、节能、生态的城镇发展新路子。加快县城扩容提质对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具有事半功倍之效,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和突破口。我们要在科学规划、多方筹资、做强产业、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人口规模等方面加大力度,发挥县城对农村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宋亚平 《理论探索》2015,(1):10-12,22
城镇化是多种要素向特定区域集聚的过程,特别是经济要素和人口要素,其本质是人的城镇化,是产业上实现从事农业向从事包括工业和服务业在内的非农产业的转换,从居住和生活方式上实现由农村向城镇空间的转化。推进城镇化对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十分重要,但它不应是城镇化的源动力,城镇化建设和"三农"之间的关系具有复杂函数的性质。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引发了包括农业经济比较效益低、农村社会治理状况堪忧、土地城镇化大于人口城镇化等诸多问题。推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首先要明确认识,准确把握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实事求是,从具体实际出发,精心绘制城镇化建设的"路线图",在此基础上稳步推进其朝前走。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镇化回顾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0世纪50-70年代,中国长达30年的计划经济体制限制了城市规模扩大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缓慢.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以十六大为界,中国城镇化进入了一个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其战略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加快发展步伐,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加强制度创新,努力提升城镇竞争力;城镇要成为经济增长极战略.  相似文献   

20.
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基础,工业化、城镇化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及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城镇化是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的结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举加工龙头、塑产品品牌、建示范园区、搞好营销服务。农村工业化要招商引资,加快产业整合步伐,发展民营经济,加大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城镇化发展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进行科学规划、以市场经济手段加快城镇建设,改革户籍制度、加快农业人口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