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恐怖活动犯罪特别是宣扬恐怖主义罪和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物品罪在司法认定中面临过度犯罪化和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难以统一的困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对恐怖活动犯罪的认定缺乏犯罪目的的考察,因而有必要在立法上将恐怖活动犯罪设定为目的犯。参考不作为犯的分类,可以将恐怖活动犯罪分为纯正的恐怖活动犯罪和不纯正的恐怖活动犯罪,恐怖主义性质的政治、意识形态目的主要影响纯正的恐怖活动犯罪中的短缩的二行为犯即间接目的犯的认定。认定恐怖活动犯罪中的目的可以采取司法推定的方法,恐怖活动犯罪作为目的犯也可以是间接故意犯罪,同时也要在共同犯罪和罪数形态方面对恐怖活动犯罪进行具体考量。  相似文献   

2.
刘洪 《瞭望》2005,(46)
不管是超级大国还是蕞尔小国,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与恐怖主义“绝缘”。当禽流感随着候鸟迁徙弧线在全球引起恐慌的同时,国际恐怖活动正沿着一条从西欧经中东一直延伸到东南亚的动荡弧线进入空前活跃期。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6,(3)
恐怖活动由来已久,但由恐怖活动形成恐怖主义,进而形成恐怖主义势力,还是在冷战结束后。面对恐怖主义势力大搞恐怖活动的今天,通过对恐怖主义势力的形成、发展、蔓延并造成全球性危害等,提出防范机制如下:建立起以联合国为主导的全球性的反恐防范机制;各地区国家间协调配合建立起地区性的反恐防范机制;各个国家根据自己国情的不同建立起国家的反恐防范机制,最后形成一个全球性的全民反恐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4.
暴力恐怖主义是隐藏在黑暗丛林中的政治瘟疫。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边疆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矛盾的凸显,以及境外因素的诸多影响,边疆暴力恐怖活动进入持续高发的活跃期,对民众安全与社会安宁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边疆暴力恐怖活动持续高发与防恐反恐活动不断升级的拉锯中,边疆恐怖主义活动出现了一系列令人警惕的新的发展趋势。当前边疆暴力恐怖活动的滋生与蔓延,客观上要求我们对其展开标本兼治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5.
翟崑 《瞭望》2005,(42)
“9·11”以后,印尼连续四年爆发世人瞩目的大型恐怖袭击,逐渐成为东南亚地区恐怖活动的心赃地带。从整个地区看,泰国南部恐怖活动愈演愈烈,菲律宾南部恐怖活动不断,新加坡、马来西亚也担心本土和马六甲海峡航道遭受恐怖袭击。紧靠印尼的澳大利亚既担心国人一再成为恐怖袭击目标,又担心本土迟早将遭恐怖袭击,可见,东南亚地区仍是恐怖活动的高危地带。  相似文献   

6.
舒洪水 《理论探索》2018,(2):116-121
恐怖活动犯罪具有不同于世俗世界的价值体系、合法性和正当性的机制以及道德观念,以人权保障为圭臬的市民刑法难以发挥其作用。"严打"刑事政策不利于对恐怖活动人员的区别对待、分化瓦解,建立在市民刑法思维之上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也似乎对提出切实可行的打击和预防恐怖活动犯罪的措施力有不逮。对恐怖活动人员,应在区别"敌人"和"市民"的基础上分别适用"敌人刑法"和"市民刑法"。这也是"重重轻轻"刑事政策的合理内核——针对不同的恐怖活动人员实行不同的刑事政策,对不能改造者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能够改造者尽力改造;"重者更重、轻者更轻",以实行报应和预防不同的刑罚目的。  相似文献   

7.
恐怖活动犯罪具有不同于世俗世界的价值体系、合法性和正当性的机制以及道德观念,以人权保障为圭臬的市民刑法难以发挥其作用。"严打"刑事政策不利于对恐怖活动人员的区别对待、分化瓦解,建立在市民刑法思维之上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也似乎对提出切实可行的打击和预防恐怖活动犯罪的措施力有不逮。对恐怖活动人员,应在区别"敌人"和"市民"的基础上分别适用"敌人刑法"和"市民刑法"。这也是"重重轻轻"刑事政策的合理内核——针对不同的恐怖活动人员实行不同的刑事政策,对不能改造者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能够改造者尽力改造;"重者更重、轻者更轻",以实行报应和预防不同的刑罚目的。  相似文献   

8.
恐怖活动犯罪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因而仅靠一国难以有效防范和惩治。"或引渡或起诉"原则是国家间进行刑事合作的一项基本原则,对于打击恐怖活动犯罪意义重大。我国在惩治恐怖活动犯罪的国际合作中适用"或引渡或起诉"原则时,应当处理好其与我国刑法中普遍管辖的关系,同时依法择一选择"引渡"或者起诉的方式进行国际刑事司法合作。  相似文献   

9.
杨静 《学理论》2009,(29):13-14
近年来,“东突”恐怖分裂势力的恐怖活动日益猖獗,他们为实现建立所谓“东突厥斯坦国”,在中国新疆地区制造了一系列恐怖暴力事件,严重危害了新疆各族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并对我国的西部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中国政府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标本兼治,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刑法目前没有对煽动他人实施恐怖活动的行为做出相应的规定.为此,我们有必要分析煽动恐怖活动行为的概念和特征,总结国际公约和国外相关立法关于煽动他人实施恐怖活动罪的规定,综合概括该罪的构成要件,从而为我国今后的立法以及有效地防止、打击国内和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12月伊始,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就掀起一个高潮,而且是非常危险的高潮。其标志之一就是以色列把巴民族权力机构定为“支持恐怖活动的实体”,声称要打一场长期的反恐怖战争,并连续两  相似文献   

12.
李伟 《瞭望》2003,(47)
本月15日和20日,土耳其连续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表明“9·11”事件后,国际恐怖事件仍在不断蔓延扩大。从2002年10月印尼巴厘岛爆炸事件以来,国际恐怖活动呈波浪型肆虐。分析一系列重大恐怖事件,可以看出以下特点: 一是大多使用自杀性人体炸弹  相似文献   

13.
新德星专电 最近,印度政府决定解散旁遮普邦议会,由总统直接治理。政府发言人在5月11日宣布这一决定时说,旁遮普邦的治安情况恶化,今年以来已有250人死于锡克族激进分子的暴力行动。“暴力行动愈演愈烈,(印度教徒)迁出旁遮普”的活动重又开始了。言下之意,政府除采取上述行动外已别无选择。对此,舆论却反应不一。 旁遮普邦的恐怖活动由来已久,去年起又趋升级。据印度报纸报道,去年一年里在恐怖活动中丧生  相似文献   

14.
自5月中旬以来,世界各地相继出现恐怖爆炸案,令人谈“恐”色变,显示新一轮恐怖主义已经出现。反恐专家认为,“9·11”事件后,以“基地组织”为代表的国际恐怖势力在遭受重创后,经过重新整合,已具备重新进行恐怖活动的能力。纵观近期恐怖活动基本状况,新一轮恐怖主义活动的一些基本特点与发展脉络已露端倪。  相似文献   

15.
近一段时间以来,暴力恐怖活动从新疆波及全国各地,而暴力恐怖分子则呈现单一民族、单一地域的特征。这种表象和本质错位的现实,给我们的舆论宣传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如何告知群众真正的恐怖分子是谁?除了民族、宗教、暴力恐怖,新疆还有什么?舆论如何引导民族与分裂脱钩,宗教与极端脱钩。  相似文献   

16.
广义的反恐刑法,包括纯正的反恐刑法规范和非纯正的反恐刑法规范,是指一切能够发挥预防和惩治恐怖活动犯罪功能的刑法规范的总称。1997年《刑法》首次设定了一个纯正的反恐刑法规范,标志着我国反恐刑法的萌芽,2001年《刑法修正案(三)》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反恐刑法的正式诞生。  相似文献   

17.
恐怖活动作为社会危机的一种重要表现,在改变社会生活的同时,也正把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放上磨刀石。如何将应对恐怖活动作为一面镜子,加强政府危机管理系统的构建,提高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是对世界各国政府,尤其是我国政府的严峻考验。本文试图从体制性的政府危机管理系统这个角度入手,简要介绍危机与政府危机管理,提出我国进入危机频发期的命题,并阐明体制性政府危机管理系统构建的几个要求与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国"的恐怖活动日益猖獗,其残忍性令整个国际社会感到震惊。许多国家也在担心"伊斯兰国"的恐怖活动会危及自身的安全。2014年8月,美国积极组建联盟来打击"伊斯兰国",但"反伊斯兰国联盟"是否会取得成功还有待时间考验。从三个部分分别说明"伊斯兰国"的前世今生,"伊斯兰国"对世界的威胁以及国际社会联手打击"伊斯兰国"存在的困难,以便国际社会能够更好地进行合作。  相似文献   

19.
中东和平进程历时 10年 ,走过了一段极其艰难曲折的道路 ,其间既有签署《奥斯陆和平协议》的喜悦 ,也有签署《怀伊协议》带来的实现和平进程的一缕阳光 ,更有中东和平“路线图”所带来的希望。但这一切伴随着频繁的恐怖活动 ,报复手段的升级 ,所有签署的和平协议不过是一纸空文 ,在爆炸声中烟消火灭。其根本原因在于 :以色列不愿执行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 ;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不能有效地制止恐怖活动 ;美国的调停、监督不力、有失公允 ,正是上述原因卡住了中东和平进程的车轮。在多灾多难的中东地区如何继续推进和平进程 ?人们试目以待。  相似文献   

20.
在震惊世界的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旅客列车连环爆炸案发生一周年之际,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了"民主、安全和反恐"国际峰会。会议表明,在国际恐怖活动甚嚣尘上的今天,国际社会反对单边主义,建立多边合作国际反恐机制的呼声日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