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6,(10)
2016年5月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前往俄罗斯黑海城市索契与俄总统普京举行非正式首脑会谈。俄日重启首脑会谈是两国拓展战略空间、破解制裁僵局、加强经贸合作的利益需要。会谈中,两国首脑探讨了领土与和平条约、经贸合作以及国际现实问题等,对改善双边关系起到正面作用,为两国关系向前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2.
东京专电日本首相宫泽喜一同美国总统克林顿4月16日在华盛顿举行的首脑会谈及其后的事态表明,日美之间的矛盾又有了新的发展,两国间存在的贸易摩擦不仅难以解决,而且还将进一步激化。宫泽是4月15日至18日访问美国的。这次首脑会谈的特点与过去的会谈是迥然不同的。过去会谈的基  相似文献   

3.
华盛顿专电 美苏两国外长九月十九日和二十日在华盛顿举行了两天会谈,讨论了拟议中的两国首脑第二次会晤的准备工作以及有关问题。会谈结果表明,尽管双方在军备控制的某些问题上的立场有所接近,但仍未能就首脑会晤的日期和议程达成协议。  相似文献   

4.
伦敦专电 日本和欧洲共同体7月4日在伦敦举行首脑会谈,重点讨论了如何减少日本对欧共体的巨额贸易顺差和进一步加强双边合作的问题。会谈取得了成果,英国首相梅杰称这次会谈为“有价值的”讨论,日本和欧共体将“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 这次会谈是在日本宫泽首相访问美国同布什总统会谈之后和西方七国慕尼黑首脑会议召开前进行的。这是日本和欧共体之间的第二次首脑会谈。第一次于1991年7月在荷兰海牙举行,以后每年举行一次。海  相似文献   

5.
全球要闻     
《瞭望》1997,(16)
美以会谈 未获实质成果 美国总统克林顿4月7日在白宫同来访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举行了会谈。两人未能在打破中东和平僵局的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克林顿拒绝了内塔尼亚胡提出的由美国出面组织中东问题美、巴、以三方首脑会谈的建议,认为三方首脑会议的时机尚不成熟。 克林顿在同内塔尼亚胡举行会谈前发表讲话,要求巴勒斯坦领导  相似文献   

6.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在美国马里兰州举行首脑会谈,就以色列进一步从约旦河西岸撤军等问题,达成临时和平协议,标志巴以和谈朝着最终解决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这也是中东和平进程的又一重要成果。巴以首脑会谈是在中东和平进程严重受...  相似文献   

7.
江培柱 《党政论坛》2008,(20):62-64
“添了麻烦”掀起波澜田中首相一行抵京的当日下午,中日双方就邦交正常化的谈判立即正式展开。谈判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中日两国总理与首相的小范围限制性会谈;二是两国外长的会谈;三是双方主管官员级别的工作会谈。两位总理和首相主要就重大的原则问题进行陈述并交换意见,外长根据首脑会谈的精神和指示,商讨起草联合声明,由主管负责官员具体落实文字。  相似文献   

8.
汉城专电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参加了东京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后,于7月10日至11日对韩国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正式工作访问。克林顿访韩是有关各方正在加紧围绕解决朝鲜核问题之际进行的,因而受到国际舆论的关注。访问期间,克林顿同韩国总统金泳三就朝鲜核问题、地区形势以及双边关系举行了会谈。两国总统把朝鲜核问题作为会谈的主要议  相似文献   

9.
"添了麻烦"掀起波澜田中首相一行抵京的当日下午,中日双方就邦交正常化的谈判立即正式展开。谈判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中日两国总理与首相的小范围限制性会谈;二是两国外长的会谈;三是双方主管官员级别的工作会谈。两位总理和首相主要就重大的原则问题进行陈述并交换意见,外长根据首脑会谈的精神和指示,商讨起草联合声明,由主管负责官员具体落实文字。日方参加上述后两个层面会谈的成员分别有大平外相、二阶堂进宫房长官、外务省亚洲局局长吉田健三、  相似文献   

10.
莫斯科专电 莫斯科天气阴霾,浓雾弥漫。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凑巧在这个时候来到莫斯科,于22日和23日同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举行了会谈。 根据今年9月苏美外长华盛顿会谈达成的协议,这次两国外长的使命是:最后敲定苏美消除中程导弹和中短程导弹条约(以下简称“中导条约”)文本,为两国首脑今秋会晤签署这一条约作准备,并就战略核武器、太空军备和其他问题进行讨论。 这次莫斯科会谈的结果怎样?23日晚两国外长分  相似文献   

11.
东京专电 日本首相宫泽喜一和韩国总统卢泰愚11月8日在日本的古都京都举行了一次“不拘形式”的非正式会谈。双方在共同关心的问题上表明了某些共识,但是并未能触及影响两国关系的悬案。可以说,这是一次回避矛盾的首脑会谈。  相似文献   

12.
姜毅 《瞭望》2001,(33)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来访的朝鲜领导人金正日于8月4日举行了会谈,俄朝关系再次成为世界舆论关注的热点。会后双方发表的《莫斯科宣言》是此次俄朝首脑会谈最重要的成果。宣言称此次俄朝首脑会谈是努力加强亚太及世界和平与安全进程中“历史性的里程碑”。金正日强调,宣言表明,朝俄关系是面向未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美苏首脑即将面对面地进行会谈。这总是当前国际政治中一个积极的事态发展。作者从华盛顿发来的这条专电剖析说,尽管对谈判的前景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的则是,不可能通过一次会谈就出现真正的缓和。人们希望,美苏首脑拿出诚意,为缓和作出真正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6月22日至23日对韩国进行了工作访问,双方强调两国应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加强磋商与合作,同意建立面向未来的韩日关系。 这次首脑会谈的议题非常广泛:两国共同举办2002年世界杯足  相似文献   

15.
9月13日下午,刚刚抵达纽约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布什举行了会晤。众所周知,胡锦涛主席原计划对美国进行的国事访问由于美国发生飓风灾情而被推迟,因而这次两国首脑会谈实际上是一个迟到的峰会。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元首之间的会晤,无论见面的形式如何、地点选在何处、会谈内容怎样,都是世界瞩目的重大事件。作为一次正式的会谈,此次会晤实际上是两国最高级别的战略对话。  相似文献   

16.
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本月十一日和十二日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的会晤以失败而告终,不欢而散,会晤后双方互相指责。这再一次表明当前两个超级大国对抗的尖锐性和对话的复杂性。 戈尔巴乔夫和里根在两天里先后举行四轮共长达十一个多小时的会谈;两国外长举行数小时单独会谈;双方的高级助手十一日还组成两个小组,分别就军备问题以及“人权、地区性冲突和双边关系”通宵达旦举行会谈。但结果不仅未能就军备控制与地区性冲突等问题达成协议,而且连原定戈尔巴乔夫今年访美举行两国首脑第二次正式会晤的日期也没有定下来。 在这次会晤中,双方在裁减战略武器和中程导弹问题上曾一度达成协议,但是会晤还是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7.
华盛顿专电 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10月30日来华盛顿进行了闪电式访问,同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和总统里根举行了一天会谈。会谈后里根宣布,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将于12月7日访美。里根定于明年上半年访苏。历时两年的美苏首脑互访计划几经周折终将实现在即。 美苏就戈尔巴乔夫将访问美国发表的联合公报说,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在华盛顿会晤期间将签署一项彻底销毁两国的中程和中短程导弹的协议,并将全面  相似文献   

18.
华盛顿专电 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同美国国务卿舒尔茨于3月下旬在华盛顿为苏美首脑莫斯科会晤做准备而进行的三天会谈,经过“艰苦的”讨价还价,由于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在重大问题上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的分歧几乎都依然如故。双  相似文献   

19.
戈尔巴乔夫访美和消除中导条约的签署以及美苏首脑的广泛会谈,引起人们对美苏关系发展趋势的注意和猜测。 笔者以为,只有具体考察这两个超级大国关系演变的历史,并尽可能全面分析目前影响它们关系的种种因素,才能大体看出其走势。  相似文献   

20.
全球要闻     
《瞭望》1997,(12)
北约与俄加紧磋商东扩问题 随着美苏首脑赫尔辛基会晤的临近,北约就其东扩加紧同俄罗斯磋商。3月9日-10日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再访莫斯科。据透露,索拉纳在同俄外长普里马科夫三个小时的秘密会谈中,提交了一份有关双方未来关系的框架协议。协议包括涉及民主、人权等问题的总则、建立俄在其中只有表决权而无否决权的“协商机制”以及诸如双方在维和行动等方面进行合作等三部分组成。据说,此协议主要内容已得到北约16国的赞同。但是,该文件却避开了俄坚持要北约明确表态的两个要害问题,即北约承诺不在新成员国领土上建立军事设施和部署外国军队。 会谈结束后,双方发表了一项只有4行字的联合声明,称“会谈取得积极进展。双方都在设法使其立场接近些,并将继续讨论。” 事后,俄外交部又发表了一项低调声明,说俄方在消除双方分歧上“做了积极工作”,但“在一些问题上,分歧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