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青岛韩资企业非正常撤离:现状、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青岛韩资企业非正常撤离的现状、原因和影响.结合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总结青岛与韩国经贸关系20年的经验教训,提出了青岛市相关部门现在和今后要着重做好的五项工作:一是把近期工作重点放在预防韩资企业非法撤离事件的发生上;二是始终不渝地把对韩招商放在青岛对外经贸的重要位置;三是建立科学的外资监管机制和高效的外资跟踪机制;四是打造更为优良的外商(韩商)投资软环境;五是发布更为完善的外商(韩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相似文献   

2.
驻青岛韩资企业文化探讨——以泰光公司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9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韩国在华投资迅速增加,山东半岛因历史、地理、文化、经济、交通等方面的因素,成为韩国投资最多的地区。到1997年底,山东省共批准韩资企业2526家,合同韩资额36.7亿美元,实际利用韩资21.6亿美元。其中青岛市上述两项指标分别是17.41亿美元和10.18亿美元,均占山东省的47%。可以说韩资企业对青岛经济发展和扩大对外贸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韩国企业在青岛能够得到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韩国独特的企业文化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企业离不开文化,文化是企业远播声名、不断壮大的工具和助剂。  相似文献   

3.
青岛是中国内地韩资企业最多的地区,被称为"韩国对华投资的缩影"。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市抓住了韩国国际资本转移的有利机遇,目前,青岛与韩国之间已经建立起多领域、高层次和全方位的经贸合作格局,成为中国城市与韩国友好合作的成功典范。本文阐述了青岛与韩国经贸合作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青岛与韩国经贸合作存在的困难,提出了解决这些困难的方案对策。  相似文献   

4.
“民间大使”崔荣哲提起青岛茶山人造首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崔荣哲,确实有些不同凡响。早在中韩建交之前,他就和少数几位韩国企业家到青岛,投资建起山东最初几家韩资企业。在青岛贸促会支持下,他的公司迅速发展起来。1991年投产时,当年就出口140万美元,第二年达...  相似文献   

5.
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韩两国正式建交后,中韩经贸合作发展迅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韩国虽然比其他国家和地区至少晚10年来华投资,却后来居上,继美国、日本、新加坡之后成为中国第四大投资来源国。据中国外经贸部统计,截至2000年底,中国累计批准韩商投资项目15289项,合同韩资金额187.1亿美元,实际使用韩资金额100.3亿美元。从中国吸收韩资的地区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6.
当时由于日本限制对韩出口,韩国经济深受打击,随后韩国政府力促材料、零部件和设备产业竞争力强化对策,其结果是如今韩国国内已可充分进行自主供应,日本对韩出口限制成为了韩国搞活相关产业的"疫苗"。上个世纪韩国曾是日本的殖民地,被后者吞并了36年。战后几十年,这两个东亚世仇国家在多个领域一直明争暗斗。但在经济上,韩国却一直以日本为师,可以说是"学习日本、模仿日本、赶超日本"。90年代后,日本经济进入停滞时代,经历了"失去的20年",韩国趁势直追,30年后,韩国得到了下面一张挺拿得出手的成绩单。  相似文献   

7.
论艾森豪威尔政府对韩国的援助政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梁志 《美国研究》2001,15(4):78-97
NSC5514、NSC6018/1号文件是艾森豪威尔政府对韩援助政策的纲领性文件,它们包含了该政府对韩援助政策的主要原则.本文以上述两个文件为中心,参照相关的美国外交关系文件,考察了艾森豪威尔政府对韩援助政策的形成背景和内容,并从不同的角度对艾森豪威尔政府对韩援助政策的特点、影响作一考察.  相似文献   

8.
随着数字产业的不断壮大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化,数字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已成为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和降低能源消耗的核心力量,为经济绿色转型和低碳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数字产业对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创新交互以及生态治理平台化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数字产业的飞速发展也伴随着能源高消耗、碳排放量增加等挑战,政府和企业应采取制定数字化绿色标准体系、鼓励技术创新、优化能源结构等措施,确保经济社会的平稳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9.
滨海新区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级,其对现代化的路经选择必然为日韩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与此同时也提出了新挑战.本文以滨海新区的区域定位及规划为基础,指出日、韩企业改变企业战略是获得发展机遇的前提.同时指出,滨海新区的发展必然会降低日、韩企业在华投资成本,这将对东北亚地区事业网络的重新构建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报告通过政策调研、企业访谈以及问卷调查三种方式,对2011年欧盟在华投资企业的投资和经营状况以及投资环境进行了综合分析。调研报告认为,由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中国部分地区正在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过渡。这种过渡带来的变化并非是投资环境恶化。欧盟在华投资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并对中国市场抱有充足的信心。绝大多数欧盟企业将会维持或扩大现有投资规模,不会减少投资和撤资。但与此同时,欧盟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对中国的投资环境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原材料、能源、土地供应、人才培养、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等是影响欧盟在华投资企业经营的主要因素。欧盟在华企业本土化进程缓慢,经营灵活度不够,成为企业发展的掣肘。此外,欧盟企业在推广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作出了贡献,但同欧洲标准相比,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已进入民主巩固阶段,对过去转型的分析有助于对现阶段民主巩固问题的理解.地处东南亚地区的菲律宾与印度尼西亚提供了可资比较的民主转型经验,以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中关于民主转型原因--威权政体政绩与合法性下降、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宗教变化、外部因素直接影响和示范效应等五个因素分析为基础,菲律宾与印度尼西亚的比较可以得出结论:威权政体政绩与合法性下降这一因素可能是第三波民主化转型的普遍原因,而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宗教变化、外部因素直接影响和示范效应等四个因素可能只是适用范围较小的民主转型原因.  相似文献   

12.
牛林杰 《当代韩国》2015,(3):117-120
<正>2015年7月9日,由山东大学(威海)中韩关系研究中心和山东大学韩国学院主办的"第一届中韩关系论坛"在威海举行。韩国驻青岛领事馆总领事李寿尊,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山东大学(威海)党委书记仝兴华,中国社科院国际学部委员、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山东大学(威海)中韩关系研究中心理事长张蕴岭,中国前驻外大使、中韩建交谈判中方代表张瑞杰,中韩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首任驻韩国大使张庭延,韩国前驻华大使权丙铉、辛正承,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事务总长、韩国前驻联合国大使朴仁国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科院、山  相似文献   

13.
亚洲金融危机使印尼华人企业集团受到致命打击,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华人企业集团进行了一系列战略重组、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迄今这一进程仍在继续进行中.伴随着所在国经济的复苏,华人企业集团已开始走出经营低谷,竞争优势逐渐得到恢复并有新的发展.虽然金融危机结束了华人企业集团经营发展的黄金时期,但由于华人企业集团的经济转型近年出现许多有利条件,可以预期,印尼华人企业集团将通过不断调整内部经营结构和经营策略,逐步摆脱困境并重新获得生机.  相似文献   

14.
杨成玉 《德国研究》2021,36(3):79-97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浪潮下,欧盟较早提出碳中和目标并将绿色发展作为一项兼具政策制定、技术迭代、产业转型、社会变革、意识形态建设的"系统性工程"和打造"竞争优势"的重要路径.通过对欧盟绿色发展的分析发现,多年来欧盟强化法律和政策保障,树立绿色发展目标、设置市场规则、规制企业行为,提出一系列转型目标和发展规划,同时在国际气...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投资规模、目的、领域和区域分布等方面分析韩国企业与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的变迁过程及其特点。近年来,韩El企业在对华投资目的上越来越倾向于开拓中国市场。对华投资的行业类别上,虽然投资产业集中在制造业的格局没有改变,但是在批发零售业、金融业等非制造业领域也呈现增长趋势。今后,在强化技术开发和零部件采购本地化的基础上,开发建立适应中国消费市场变化的产品与销售体制,积极拓展内陆地区以及二、三级城市市场将是韩日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新阶段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了中国不断调整对韩政策的背景、过程及内容,指出“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是目前中国对韩关系的基本定位。同时,对中国对韩政策的前景及面临的挑战作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7.
2019年来.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入贯彻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部署,紧紧围绕争当区域性产业发展排头兵、新时代园区转型领跑者的发展定位,坚持改革创新,聚焦产业建设,注重招商引资、项目推进、企业帮扶、功能配套,着力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99年6月下旬,应韩国外交通商部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刘吉、夫人缨彤珠,以及本院亚太所研究人员金奖姬一行3人赴韩进行了为期5天的学术访问和产业考察。访韩期间,我们与韩国的政府官员、学者、教授、企业家等就韩国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的改革进行了比较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为克服金融危机、重振经济,韩国进行了“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要求的还要多”(IMF总裁康德苏语)的改革。韩国进行的改革被国内人士概括为“4+l改革”,“4”是指企业、金融、劳动力市场、公共部门等4个方面的改革,“l”是指对外开放。政府…  相似文献   

19.
韩、中、日三国一致决定成立“信息技术(IT)标准化论坛”,共同培育新一代移动通信等IT产业。正在参加在摩洛哥举行的国际电信联盟(ITU)会议的信息通讯部长官李相哲表示,今年9月24日举行第一次韩中日信息通讯部长会谈,就成立“IT标准化论坛”达  相似文献   

20.
狮虎之战,哪个为王?百科答案:生活在不同的纬度,两者不可能较量。本题无解。但,今年春节",狮虎相遇",方韩掐架。貌似零概率的较量爆发。两个网络巨人而且还公知着哪,咋瞬间沦为普罗消费、大众玩资?那个叫做"麦田"的大概永远不会想到自己会像突尼斯自焚小贩一样,宣布了一场消费的结束,又引发了一场掐架的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