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们扎根偏远地区,从容、笃定,守护着我们的国家和她的人民。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民警被责任激发出的英雄气概,以及常人难以想象的非凡坚守。驻地海拔5373米的西藏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山南边境管理支队普玛江塘边境派出所,中国海拔最高的派出所,一个极度缺氧、平均气温零下7摄氏度的冰封之地,一群移民管理警察长年驻扎。  相似文献   

2.
西藏的风,一年一场,从春刮到冬。没有到过西藏的人想象不到这里风的滋味,尘土、沙粒、干粪集中在一起漫天飞舞,打在人脸上的感觉如针刺一般,说来就来,常常搞突袭。嘎拉边境检查站隶属西藏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日喀则边境管理支队,是从日喀则市进出边境县城亚东途中最繁忙的检查点,地处康马县康马镇,海拔4300多米。当地老百姓时常调侃道:日喀则有“三宝”——岗巴县的羊,亚东县的鱼,康马县的风……而康马的风,又以嘎拉边境检查站至嘎拉乡这个区域最具“特色”。  相似文献   

3.
镜像     
《小康》2017,(20)
<正>电"惠"边民6月24日,国网安徽电力和山南供电公司参建人员在西藏山南市洛扎县隆啦村10千伏移民搬迁点新建工程架线施工。西藏山南市洛扎县隆啦村地处海拔4800米的的边境地区,地处喜马拉雅南麓,与不丹国隔山相望,是山南地区距离边境线最近的村之一。由于搬迁点远离大电网负荷中心而未能通电。为解决隆啦村搬迁点的用电问题,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国网山南供电公司等多方力量组成建设队伍,于6月底彻底解决该村的用电问题。  相似文献   

4.
山南地区,位于冈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以南,雅鲁藏布江中游,平均海拔3600米,以藏民族的发祥地享誉西藏。神猴同罗刹女繁衍高原人类的美丽神话,就诞生在山南泽当的贡布日山上。  相似文献   

5.
陈拓  凌影 《福建乡土》2011,(1):55-56
我不知道哪里是天的边缘,哪里是地的边缘,但我觉得,这里仿佛就是它们的边缘。 随着一路西去的兰(州)郎(木寺)公路,翻过海拔4000米,分界碌曲、玛曲两县的西倾山南支主峰郭莽梁,到达黄河首曲的玛曲县城。  相似文献   

6.
林芝素有西藏小江南的美誉,对于希望在西藏找寻美的人来说,走进林芝的挑战性其实比诱惑性要高出百倍。走进林芝必会路过通麦,这路之险是没有体会过的人无法从图片中感受到的。7月22日,“西部行”西藏小分队从林芝地区八一镇出发。通过海拔4720米的色季拉山口后,真正体验到了通麦天险的“险”。  相似文献   

7.
张东波 《半月谈》2004,(12):78-79
在巍巍帕米尔高原,在海拔7548米的慕士塔格峰下,驻守着一支英雄的部队——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武警中队。电影《冰山上的来客》那动人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那优美的旋律就从这里唱遍全国。  相似文献   

8.
《小康》2017,(11)
<正>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浪卡子县的普玛江塘,平均海拔5373米,是我国海拔最高的乡。1000多名干部群众和8名边防官兵生活在这里。他们用忠诚的坚守、勇敢的担当和开拓奋进的精神,在“生命禁区”共同谱写了人生绚烂的篇章。湛蓝的天,洁白的云,枯黄的牧草,成群结队的牛羊,绵绵雪山……这是3月的普玛江塘。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浪卡子县的普玛江塘,平均海拔5373米,面积1200平方公里,我国海拔最高的乡。它犹如地球上隆起的一块大坝子,耸立在祖国的西南边缘。  相似文献   

9.
西藏阿里西北的边境县——日土,海拔5347米。一片碧蓝的湖水倒映着雪山,湖边排列着几顶帐篷,中间飘扬着五星红旗。这就是泉水湖公安检查站。记者下车快走了几步,立刻感到呼吸急促。几个小时过后,一个个嘴唇变成了紫黑色。"生命禁区"的称谓果然不是虚传,可检查站的民警已经在这里度过了春夏秋冬。  相似文献   

10.
在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在海拔5326米的“雪域边防第一哨”——兰巴拉边防工作站、在西藏最大口岸友谊桥头“国门第一哨”,在雪域高原边防一线,处处留下了这位藏族将军坚实的足迹。  相似文献   

11.
金秋九月,广东省政协赴藏考察团在西藏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素有“雪域江南”、“高原明珠”之称的波密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从成都飞往昌都的班机飞越莽莽群山,降落在班达机场。班达机场海拔4000多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机场。走下飞机,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西藏阳光灿烂  相似文献   

12.
时间_2010年4月7日采访地点_山南地区乃东县在藏职务:山南地委组织部副部长原工作单位:湖北省委组织部从九省通衢之地的武汉来到雪域高原山南,由海拔50米左右升高到近4000米。海拔的升高,对身体是一个挑战,更是对精神、对党性的考验。党性是抽象的,它不是一件衣服,什么样式和颜色一眼可知,而是关键时刻才能得到印证。说真心话,到了西  相似文献   

13.
真爱相随     
我是在坐汽车颠簸了九个小时穿过数百里的原始森林后,在河南最西端与陕西交界处,在那片被人戏称为“小西藏”的地方第一次见到关颖颖的。她是太平公安派出所所长张全泽的妻子。由于这里海拔3000多米,一年有六个多月大雪封山,很难得有机会来这里。我听她讲六年如一日如何热心为当地群众服务,以所为家,在艰苦的环境中开创事业的新天地。于是便有了笔下这个普通警察家庭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甘肃省的西南角,海拔3300-4800米的青藏高原的东麓——甘南藏族自治州,有个玛曲县,是个以藏民族为主体的纯牧业区。地处甘、青、川三省要冲,占九曲黄河第一弯,这里黄河从东向西流。在全县1.O191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活着3.4万多各民族群众,其中藏民占89%。原来这里几乎没有工业,藏民们过着贫困的生活。孰木知,这里沉睡的草原上还是矿藏富集的宝地,矿产资源种类之多,储量之大,尚难以准确的数字估量。仅从1991年首采黄金资源开始,就使玛曲县经济上发生了迅猛的变化。到1996年底,短短的五年间,玛曲县就跃居全国产金万…  相似文献   

15.
当你恋恋地走出西藏,瞥过告别的最后一眼时,你会深深地赞叹:西藏太壮美、太壮观、太神奇、太漂亮了,简直是天国仙境!她,给你冲击力最强烈的是那里的山,留下最深印记的还是那里的山。自飞机上俯视见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山尖,漫步大地看到的是一望无垠的山脚,那真是上看是山,下看是山,横看是山,侧看是山。大山、小山、神山、圣山、雪山、青山,灰色的山、紫色的山;山牵着山,山抱着山;满眼的山,满脑的山。西藏,山之母。她南有喜马拉雅山,西有喀喇昆仑山,北有昆仑山,东有横断山脉。在这里海拔5000米  相似文献   

16.
遥远的圣地  有人将平均海拔4千5百米以上,拥有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这些气势磅礴盖世无双的山脉的地域——阿里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它与地球上的南、北极相提并论,称为“地球的第三极”。  阿里以它的遥远、荒芜和神秘吸引着世人,并不只是它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奇异的自然景观,还有西藏土生土长的原始宗教“苯教”,的发源地就在阿里象泉河域一带,至今苯教仍在藏北和四川某些藏区流行。相传在阿里还形成了西藏最早的原始部落联盟“古象雄王国”,产生了最初的文明。公元7世纪古象雄国被崛起于西藏山南一…  相似文献   

17.
难忘西藏行     
那是2002年初夏的事情了,我们一行几人结伴去西藏旅游,抱着到西藏看一看的想法,去了拉萨、日喀则、江孜、定日和珠峰自然保护区。从西藏回来后,感受是非常深刻的,从内心中引发的感想,是我去过的任何地方都无法比拟的。西藏的确是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藏族兄弟又是那么的勤劳善良、朴实憨厚,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光彩夺目的西藏文化,你看,从布达拉宫到随处可见的建筑艺术,从《格萨尔王传》到多彩多姿的民间文学,从《大藏经》到特色鲜明的藏传佛教文化……等等,就是这片土地,西藏文化浸润着这片圣洁的土地,使雪域高原和那里的人们不断焕发着神奇的光彩和动人的传说。  相似文献   

18.
《今日广西》2007,(8):13-14
珠峰北坳,海拔7028米,2004年5月7日她光顾了这里,广西人的足迹第一次成功地印在珠峰雪地上;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海拔8201米,2004年9月25日被她登顶,她成为第二位成功登顶卓奥友峰的中国女性,汉族女性第一次在卓奥友峰之巅微笑;2006年5月14日,她又一次在珠峰上突破了自我,攀到了她人生的最高海拔——8680米;  相似文献   

19.
蔡世彦 《台声》2011,(11):98-99
8月7日晚,我们随旅行团兴高采烈地登上T27次特快列车,直奔向往已久的雪域高原——西藏。列车行走4000多公里,跨过7个省市,44个小时后,平安到达海拔3600多米的拉萨。  相似文献   

20.
西藏建设上规模宏大的四十三项工程(其中二十五项建在拉萨),经过一年的紧张施工,已有三十四项相继竣工,它使这个向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高原地区,以新的面貌迎接西藏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一九六五年九月至一九八五年九月)。这批重点工程是我国政府为加快西藏经济文化建设而采取的措施。它们是由国家投资,由内地各省调集建筑技术力量,负责各项工程的建设。这些工程包括西藏体育馆、西藏大学、拉萨电教楼、拉萨饭店、拉萨剧场、拉萨贸易中心大楼、日喀则太阳能试验站、日喀则人民医院门诊大楼,江孜饭店、江孜体育馆、羊八井地热试验站、泽当医院、泽当羣众艺术馆等。本刊去年第十二期曾报道过这批工程开始施工的情景,而今天,当我们踏进西藏首府拉萨市时,一座座新建高楼已平地升起。新落成的有拉萨宾馆、拉萨体育场、拉萨剧院,等等。与布达拉宫遥遥相对的拉萨饭店从外表看,基座坚固、稳重,有的房檐绘有藏族风格的吉祥花彩画图案;有的处所又将江南的园林等内地的建筑风格同藏族的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