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贵清 《公民导刊》2011,(11):56-56
读《公民导刊》10期《杨柳村的大忙人》一文后,我觉得杨柳村人,真有福分!这福分源自他们选准了一个人大代表——李廷茂!作者在通讯里,分三个章节,生动地展现了镇人大代表、村委会副主任李廷茂为民服务的形象!他为村民代言——每天徒步10公里,走村串户,上门了解群众所想所盼。  相似文献   

2.
党建动态     
正罗城"干群连心室"打通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以干群连心室为平台,大力推行"互联网+民情回单"服务机制,通过"一室一卡一单"模式,着力解决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问题。该县通过整合政务服务中心现有资源,在各乡镇挂牌成立干群连心室,利用政务信息平台、服务QQ群、微信群等信息资源,了解群众所盼,受理群众诉求。今年以来,各乡镇"干群连心室"共帮助群众解决问题2200多件。各乡镇还把镇领导、包村干部、村委干部的联系方式印成联系卡,在进村入户时  相似文献   

3.
以基层派出所日常工作场景为实例,通过引入移动警务系统,开发专用APP程序,解决一线民警入户采集等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多种创新技术的应用,最终实现多类数据的全方位一次性采集,减少社区民警工作内容,同时减少因入户核查给群众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江阴市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努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停在嘴上”、“走在路上”、“隔靴挠痒”等问题.做到学习教育入脑入心、查摆问题溜边沉底、整改落实有力有效,确保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一是解决“身在基层心不在”的问题,着力从思想观念上打通“最后一公里”。教育党员干部要“扑下身子”,更要“放下架子”.切实在思想观念上与群众“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5.
《前进》2014,(11)
<正>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武乡县大力弘扬太行精神,通过改进干部作风,提高行政效率、服务项目建设,把一件件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架起了党群关系"连心桥"。激活了干群关系"鱼水情"。一是领导带头,示范引导,"问症"基层转作风。县党政领导纷纷深入基层一线.把群众最真实的声音带回来,紧紧围绕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方案。逐一回应群众关切。文山会海、铺张浪费、工作疲沓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工作作风得到明显转变,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松州》2015,(2)
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是我们党当前需要及时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问题,既有人的问题,也有体制机制的问题。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事关执政之基,事关人心向背,是新形势下执政党建设和服务型政府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实现我们党一党执政和长期执政的重大战略问题。上率下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也是事关民风纯正、社会和谐、国家安定、民族昌盛的问题,是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之所在。本课题综合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党建观点,把从严治党与解决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联系起来,指出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的本质,是党的建设弱化、党的纪律松弛,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就是从严治党的问题,提出了"重拾传统、继往开来,重塑形象、从严治党,依法治国、执政为民"党建工作新思路。本课题结合翁旗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实证研究,本着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既进行了理论创新,又更加注重实践的操作性,紧密结合新时期新形势下党建工作、政府工作和群众工作的时代课题,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党和政府的领导、加强和改善党和政府的群众工作等方式方法,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玉龙县委高度重视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始终坚持领导带头,充分发挥表率作用,拆掉干群“隔心墙”,打通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神经末梢”,自觉深入群众、融入群众、服务群众,努力把困难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阻力化解在基层,着力从思想上、感情上、行动上、作风上、制度上全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3月12日至14日,昭通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林带领民族事业科和民族工作队的相关人员,赴挂钩帮扶特困民族村寨彝良县洛旺乡怀来村狮子坪头自然村开展民情调研。本次民情调研共入户走访8户,召开了座谈会,与10多名苗族群众面对面座谈,与当地苗族群众一起研究怎样解决交通建设问题、怎样解决学前儿童就近入学问题、怎样发展经济、怎样在既定时间内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等,并听取了群众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干部坐办公室的时间少了,往村里跑的时间多了;群众对干部主动接近的多了,绕开走的少了。2014年以来,浦北县投入1500多万元建成了71个党建工作站,273个党群服务中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形成覆盖全县的全新工作网络。同时,积极探索实行"村(社区)-党建工作站-镇(街道)-县"四级联动机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  相似文献   

10.
李哲 《协商论坛》2017,(5):32-33
近年来,淮阳县政协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探索委员联络机制,通过在乡镇设立政协联络组,搭建履职平台,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使群众感觉离政协很近,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天津市公安局各基层派出所坚持把加强群众工作作为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路子,取得了宝贵经验。现将几种有效的工作方法介绍如下:一、抓民警下片入户,培养居民区的“百事通”。塘沽分局于家堡派出所针对户籍民警下片难,群众基础日渐薄弱的情况,通过建立规章制度,狠抓民警下片入户密切联系群众,带动了基础工作的全面发展。首先,他们在民警中普遍开展群众观点教育,从思想上解决部分民警不愿下片的问题。针对一些户籍民警不会做群众工作、不熟悉群众工作方法的情况,采取“上大课”与“开小灶”…  相似文献   

12.
津南区委开展“敲百姓门”活动,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党的宗旨具体化。全区2790名干部参加活动,入户19000余户次,为群众解决各种问题2000多件。广大干部在通过“敲百姓门”的活动,与群众沟通了思想,交了朋友,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去年以来,百色市右江区活跃着一支"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队伍,他们走村入户、访贫问苦,切实为群众解决道路交通、饮水工程、产业发展、清洁乡村等问题,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称赞。去年4月,自治区安监局的王佩鑫到右江区汪甸瑶族乡长平村担任第一书记。进驻长平村的第一个帮扶项目是社区服务站建设,仅三个月时间,王佩鑫争取到了30万元的建设资金。首战告捷的王佩鑫甭提多兴奋,接下来,他想方设法引进资金600多万  相似文献   

14.
《创造》2014,(6):22-23
正"最后一公里"表面看是距离,实质反映的是隔阂,是对群众缺乏感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最后一公里"表面看是距离,实质反映的是隔阂,是对群众缺乏感情。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基层党员干部要在思想深处、党风党纪、政风政纪等方面认真查找问题,特别是认真对照正确权力观、利益观、是非观、政绩观,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补  相似文献   

15.
长高村是长汀县濯田镇的深度贫困村,距集镇13公里,小高岭自然村离村部4.8公里,地处深山,坡陡弯多偏僻难行,出行靠的是泥土路,村民们都盼望能开通水泥路。转机来自2017年,这一年龙岩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派出年轻干部李凌到长高村驻村挂职o李凌进村入户,访贫问苦,深切地感受到小高岭群众的穷根就是不通水泥路。要致富,先修路。  相似文献   

16.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好不好,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在农村得到贯彻落实,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能否有效地解决,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宝坻区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紧密联系当前改革和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组织了430多名乡镇机关干部进村入户,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思想政治工作。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祖言 《今日浙江》2014,(6):30-30
正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是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点任务。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最后一公里"是一切工作的神经末梢,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贵在拆除党群干群间的"隔心墙",使党员干部同群众心相通、情相联。观照当下,由于心不通造成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并不鲜见:有的满足于看材料听汇报,上网不上门、通话不见  相似文献   

18.
<正>变输血为造血,为群众出实招,办好事;由群众上访到干部主动下访,服务基层,面向群众;由群众"找"干部办事到干部"等"群众办事。2014年,在全县范围内推广"零公里"服务中心建设,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成为临高县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和践行群众路线,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为实现临高绿色崛起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组织保障,为探索  相似文献   

19.
张雄 《现代领导》2014,(4):38-38
福建省建瓯市自2013年下半年起深入开展“我和群众零距离”活动.把服务做到群众的心坎上,让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较好地解决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赢得了基层群众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20.
《前进》2015,(12)
<正>民事代办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办事难问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抓手。民事代办制度运行几年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解决群众有事不会办、办不了和运作慢、费用多等问题。另一方面,民事代办实践也告诉我们推行民事代办制度必须要适应新形势。当前打造民事代办制度"升级版"是新时期民事代办制度各项措施落实到村级"末梢神经",打通权力清单"最后一公里",架通村民"便民服务连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